高校师生/党群共建路径设计及实践探索

2016-12-19 12:46吕厦敏孙帅
计算机教育 2016年10期

吕厦敏 孙帅

摘要:师生党群共建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通过支部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文章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调研数据出发,分析当前师生共建基本态,探讨本科生一研究生一教师一体化共建活动的设计思路,提出青年教师在创新共建路径应当发挥的关键作用,以丰富的组织形式助力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在国际化形势下营造党建氛围。

关键词:师生共建;党群共建;高校人才培养;师资国际化

0引言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作为高校集体建设的基本单元,基层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是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优势平台,承载了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笔者以计算机学科院系为切入视角,探索如何创新师生/党群共建机制,对于高校院系的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共建基本态分析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建设主要依托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展开,师生共建、党群共建是联合教师、学生及党员、群众的重要形式。笔者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学生中(不含新生)进行了一次共建主题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0份,共回收有效答卷134份,其中本科生82份、研究生52份,参与率60%,样本有效率84%。从问卷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本科生参与院内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要显著高于研究生,随着在读年级的增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显著递减,这一数据在高年级研究生中勉强过半,甚至高达35%的研究生明确表示基本不参加或不会主动参加院里的学生活动。

在院里开展的系列学生活动中,受欢迎程度TOP5依次为春秋游、体育竞赛、文艺嘉年华、联谊活动、学术活动。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热情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是“没有时间”及“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不过具体的理由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的分布有很大不同,高达40.4%的研究生表示“自己玩耍更自在”,表现出较强自主活动意识。

从师生共建角度看,学生对于生师关系的描述较为积极,绝大多数学生与导师有或者期待有课堂外的交流,但令人意外的是,仍有5.2%学生表示“不愿在课堂外与老师有过多接触”(主要是本科生),调研情况如图1所示。

从教师角度来看,数据样本特征明显,包括:

(1)教师群体绝大多数(82%)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晋升压力较大,虽支持师生共建活动的组织开展,但参与活动的时间投入有限;

(2)党员教师、承担班主任等公共服务的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

(3)本院教师身份党员比例近四成,但一线教学科研师资力量仍是以海归青年教师及外籍教师为主,他们对于党建类活动缺乏兴趣,更欢迎出游类、学术类、文体类共建活动。

从横向调研情况来看,上述基本态特征在国内高校的师生共建形态中比较典型。在国外,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流高校中,教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自由、宽松、民主和温馨一直是其致力于营造的师生关系基本态,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形式更为随意,交流内容不局限于学术,生活、爱情、道德等,双方都在这种友好而融洽的氛围中获得了思想与境界的提升。欧美名校的实践为我们师生共建提供了借鉴。

师生共建机制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从组织实践角度看,师生共建的参与度、深入度与辐射度都直接影响着共建的成效。探索与时俱进的共建机制,有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助力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2共建路径分析

2.1理论背景

师生共建形式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群众路线的具象载体。高等教育的育人工作渗透在课堂教学、科研创新、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实践就业等各个环节内;也同时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不同定位中。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理念强调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多维度、全方位互动与融合,同时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师生共建的成效取决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师生关系定位有深入的阐述:“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与会者就重塑师生关系、坚持群众路线、以师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主体等观点达成广泛共识。

2.2共建形式

师生共建强调师与生的共同参与、交流、互动,以建立融合为途径,以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为目标。在课题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对于教师参与的师生共建活动形式表现出了积极的支持态度,68.6%的同学欢迎老师的参与,其中多数同学进一步表示“如果是熟悉的老师参加会更好一些”。仅有不到6%的学生表示“不希望有老师参加,会很拘束”。调研情况如图2所示。

共建形式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展开设计。

(1)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共建。这种方式契合人才培养的个性教育需求,更强调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因人而异的互动主观能动性。交叉信息研究院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一体化施行“1对1”导师责任制,尤其是针对本科“姚班”学生,双向选择设置新生导师,在阶梯式培养的初期,即基础知识强化训练阶段就加以引导,以个体共建方式强化因材施教与深耕精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个体共建是第一课堂的深度延伸,具体承载方式多是Office Hour或Coffee Hour,形式轻松但成效显著。同时,可将讲席教授、兼职教授、访问教授等纳入“1对1”导师体系中,广泛打通师生个体共建的师资通道。

(2)找到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点,开展特色集体共建活动。特色共建可以是依托教师的学科特色和专业权威,以第二课堂报告或实践的形式实现教学相长的交流(如学术经验分享、社会实践调研、职业发展引导等);还可以是脱离专业背景的娱乐化共建(如春秋游活动、文艺联欢、体育竞技等)。运用特色共建方式需要注重对群体特征的把握,找准结合点。例如研究院在本院2015年度校友论坛中,特别邀请了两位明星创业学长Face++创始人唐文斌(2006级)和BeeCloud创始人黄君贤(2004级),充分结合本院计算机学科毕业生的发展优势,分享创业经历。适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契机,本次论坛成为历年来师生参与最为踊跃的一场校友活动。

(3)借助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交优势,建立更为宽泛的虚拟共建形式。以方兴未艾的微博/微信和曾风靡一时的人人网为代表,高校师生共建正处于一个创新的微时代。微时代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交流反馈更为及时,这些特点使得共建形式具备更多可能性,能够突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纸质材料学习。教师通过微信群和微博话题就可以实现与学生即时交流。例如“茶园资讯”“交叉信息院研究生会”和“Geek 50”等公众号,面向全院师生及特定群体推送最新的院内动态、活动信息,甫一推出关注人数即过百,受众面覆盖学生、教师和家长,这已成为本院师生学术和课余生活的一大亮点,也是院集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轻松”平台。

从形式上看,师生共建与党群共建相辅相成。依托基层党组织的平台优势,共建注重加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发挥学生及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员与群众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研究院的学生党员及教师党员比例低于学校的平均值,在这样的党建工作背景下,党员教师和学生的表率示范作用产生的积极影响效果更为关键、有效,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尤为重要。同时,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在共建中自发保持自身的模范性和先进性,加强自身的理论和行为修养,也是保障党对群众影响力及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2.3从形式到内涵

师生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共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共建的内涵归根结底是感情共建。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共建的开展需要保证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尽可能的同步投入。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时需要考虑双方的特点,在共建目标、共建主题和共建形式上达成共识,同时要收集共建活动效果的反馈和意见以便及时总结和改进,促进长效共建机制的建立。

年轻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前沿的学科交叉背景与活跃的学术创新互动是研究院的突出特色。围绕这一特点寻求共建的活动承载形式,是将设计理念落实到实践的主要依据。

师生共建形式的内涵应当与人才培养的导向保持一致。例如在上述喜闻乐见的共建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共建导向就是树立科研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以学术分享为例,基于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理念,研究院围绕“学术分享”开展的师生共建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茶会、座谈、出游等,以此创造平台鼓励优秀学术人才与同学们分享科研成果、学术感悟,活动话题者往往是同学们朝夕相处的青年教师,甚至是同窗学友。如中组部青年千人引进人才马雄峰博士、国家奖学金及清华特等奖学金双料得主祖充同学等,他们在创新学术科研方面充分发挥了身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种来自身边的榜样力量,感染力更强。值得一提的是,从问卷反馈来看,有20%左右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基本态度是“如果同班同学或同宿舍同学拉我去,我可能会参加”,这种情况下,活动的组织更应该重视典型带头作用。

从活动组织开展成效看,师生在共建过程中呈现良好的互动性,建立并深化师生友谊,进而缩小师生心理距离。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有个别心理危机案例也正是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得以提早发现并进行干预。可以说,共建过程就是“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带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践过程。

3结语

师生共建在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建设。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群众路线的思路出发,共建的开展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建立师生一体化共建思路,加强学生与教师、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交流,挖掘平台资源、转化平台优势,以丰富的组织形式助力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结合实践案例与问卷调查的成果,我们大致归纳了师生共建助力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设计要素: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找准共建双方的契合点;

·形式轻松,畅所欲言——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

·平等交流,延伸互动——提升共建环节的内涵;

·及时总结,有效覆盖——寻求常态化、规范化的可延续发展。

从研究院的教师结构来看,年轻化、国际化的身份标签与党建共建活动之间存在一个协调空间。随着国内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积极营造党建氛围,完善师生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助力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该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的探索和实践也不囿于此次调研成果,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深化。

(编辑:彭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