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丽华++李燕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是CAFTA前沿地带和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最便捷的贸易通道;基于CAFTA框架下,它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等领域快速发展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但目前在会计协调方面还未签订任何协议,且相关研究尚少。文章基于CAFTA下北部湾会计区域协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旨在探讨构建会计协调机制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CAFTA;北部湾经济区;会计协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143
1CAFTA进程下北部湾会计协调的必要性
1.1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需要
CAFTA建成后,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跨国集团公司活动范围的扩展,使得北部湾与东盟各国联系越加密切,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2014年北部湾实现商品出口总值2103477万美元,约占广西商品出口总值的86%;2015年北部湾港口吞吐能力达2.25亿吨,完成货物吞吐量超2亿吨;同时北部湾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或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40余条,出海通关网络已伸向全球。此外,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长。会计作为一种商业用语,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如企业对外贸易时,需要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以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资信水平;企业对外投资时,需要通过财务信息掌握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加强管理;企业引用外资或到国外发行股票融资时,需要向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等。但是,由于各国会计体系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故而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投资风险增加,经营效率低下,所以要真正实现该区域资本的自由流动必然要求各国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倘若各国在进行贸易往来或投融资合作时,才试图调整双边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不仅大大增加交易成本,而且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可见,加强会计区域协调在双边经贸合作中是极其必要的。
1.2中国与东盟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需要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余晓燕(2010)认为中国与东盟迫切需要一种共同工具来抵御金融危机,更需要一种机制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即逐步成为各国经贸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的另外一种语言,加强会计区域协调,建立会计风险防范系统,亦可以减轻金融危机给双边各国造成的损失。
1.3实现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的阶段性工作
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之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各国的会计体系参差不齐。所以,中国与东盟会计趋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妄想一蹴既成,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而北部湾经济区是CAFTA的前沿地带和区域性经贸交流中心,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最便捷的贸易通道。文章坚持循序渐进、示范原则,立足北部湾,推进会计的协调化,逐步实现区域会计趋同,并期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会计多边协调的进程。
2构建北部湾会计协调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CAFTA的成立,给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但东盟各国会计体系的差异势必会降低会计服务质量和提高会计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区域内的合作。基于此,我们立足北部湾,提出会计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
2.1北部湾会计区域协调应遵循原则
(1)先双边后区域。基于东盟各国政治、法律、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要立马实现中国东盟会计趋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当采取双边谈判和协调的方式,优先选择与关系密切、经贸往来频繁、会计体系较为接近的国家进行协调,进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会计协调的范围。
(2)先实质再形式。一般地,会计核算滞后于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优先解决双边经贸合作、投融资活动中的会计实务问题,不必等待形式协调后方可为之。再者,东盟会计环境的复杂性,各国政治体制的差异性,短时间内亦难以就会计准则体系达成一致意见,即形式上的协调。调查表明,目前东盟各国也未与中国会计管理机构或部门就会计协调问题进行过相关对话。
(3)求大同,存小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快速发展,会计趋同是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针对中国东盟各国会计体系千差万别的现状,我们既要正视各国会计的差异性,注重经济发展演变中的求同作用;同时又要认识到各国会计准则均蕴含着本国国情,他们不会轻易削弱自已的主权。所以,会计差异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坚持协调趋势一致,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2.2北部湾会计区域协调的对策建议
基于欧盟的成功经验,在总结分析AFA进行会计多边协调工作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北部湾会计区域协调,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思考与努力:
(1)改善会计服务的区域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北部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较落后,致使会计信息市场起步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信息传递不及时、失真严重,直接影响地区和东盟各国正确的宏观决策。所以我们应当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完备的会计机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会计核算流程,严格按照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执行业务,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应加强对东盟各国市场的调查研究,积极开拓会计信息市场,培养东盟会计人才,加快会计服务国际化步伐,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从而提高北部湾整个会计市场的国内外竞争实力。
(2)政府加强财务会计问题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应积极与东盟各国的会计管理部门或机构就财务与会计问题进行有关对话,为企业的跨国投资扫除障碍。同时,通过国际交流,双边可以深入了解各国的会计体系,探析理论和实务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促进会计协调与合作。另外,广西、云南等地方政府也应积极抓住机遇,利用CAFTA会计服务出口示范基地的示范引导作用,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如在人员进出境手续、税收优惠、外汇问题和担保问题等方面尽可能给予财政、信贷扶持,为各大会计机构进驻东盟市场提供支持服务。
(3)促进会计职业团体的区域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当大力促进各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以及区域性国际会计组织的发展,因为强大的会计职业团体不仅能够促进会计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是区域性会计协调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加快培养一批通晓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具备外语沟通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能够在东盟各国开展会计服务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以便为企业到东盟市场开展业务提供更好的会计、审计智力支持。
(4)扩展会计教育区域合作,培养东盟会计人才。北部湾与东盟地缘相邻、文化相近,双边在教育交流、联合办学、语言推广、人才培训、科研合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便利优势。据调查,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东盟来华留学生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数聚集于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且留学项目以贸易类、语言类居多,而从事会计与财务专业的人数甚少。所以我们应当扩展会计教育区域合作,培养一批精通中国与东盟会计的人才。首先,可以在大学中开设国际贸易、外贸会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国际财务管理以及东盟财务与会计等双语课程;其次,开展各种会计培训,强化会计信息宣传力度,深化会计信息的认可度;最后,推进合作办学,促进双边会计理念相互融合,奠定基础。
(5)促进会计语言的统一。中国与东盟是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主要语言多达十几种,且差异甚大,这给各国交流与合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制约着经贸往来与会计协调的发展。所以,中国东盟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基础供双边交流使用,即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语言的统一是极其重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汉语的学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余晓燕(2010)曾认为加快汉语教育的推广,有利于会计语言的统一,能够更好地推动各国在会计领域合作的实现性。所以,笔者认为CAFTA进程下各国应当加强汉语与英语的学习与教育,争取尽早实现会计语言的统一,从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芷,梁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机制研究之浅析[J].法律博览,2016(2).
[2]余晓燕,李付学.中国与东盟会计教育区域合作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7).
[3]陈红,陈林.“桥头堡”建设中的中国东盟会计协调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