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岐黄论坛上,以“中药资源现状与发展战略”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药的品质是中医药的生命,应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建设中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体系等措施,将中药资源这一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好,发展好。
在演讲一开始,黄璐琦院士还提到在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黄璐琦院士认为,“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给大家提出了一种警示,就是中药材的质量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解读 鲁湾
“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在业内已经流传了很久,现在见诸于公开媒体国家权威人士的疾呼,可见中药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许多患者在使用中药后,感到效果微微,或者认为中药功效慢,或者认为不对症。他们并不知道现在使用的中药已经不是祖先药方中的中药。名字还是那个名字,其中的药物成分已经不同了。过去的中药材大都是野生的,现在的中药材像种庄稼一样被大规模种植。为了提高产量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化肥和激素,如有润肺止咳作用的中药材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再如经常使用的党参使用化肥和激素后,产量也翻番。这些药材表面看壮壮实实,丰满光鲜,实际上已经没有原来的药效成分,吃了这样的中药岂能有效果。
而且中药历来讲究原产地,称为“道地药材”。中药材的“道地说”是指一种药材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产生的。古今中医医生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许多中医处方上甚至特意标上“川”、“广”、“云”等字样。这是因为各地所处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同,因此药物本身质量,也就是治疗作用有显著差异。如在我国分布很广的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就有16种不同的来源,差异很大。再如使用很广的大黄品种也很多,各个品种之间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
中医经典中也都重视药材产地。《内经》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本草经集注》也认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更明确指出:用药必依土地。现在,不分东西南北到处播种药材,药材原来的有用成分已经南辕北辙,何来药效。
更为严重的是不良商家大量使用农药,甚至在重金属超标的土地上种植药材,致使药材农药残留严重,重金属含量超标。前不久岷县“毒当归”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中药材在加工运输环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炮制环节的马路暴晒,硫磺熏蒸;包装环节的无规范滥包装,无标识;贮存流转环节的霉变生虫,掺假造假。这些都影响了药材的效果。
许多专家甚至断言,中医将亡于中药。拯救中药已经成为拯救中医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