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的审美特征

2016-12-19 05:08刘乐君张文倩
景德镇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彩瓷万历五彩

刘乐君 张文倩

一、何谓“青花五彩”

明嘉靖、万历时期出现了盛极一时的“青花五彩”。“青花五彩”是指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陶瓷彩绘方式,以红、黄、绿、紫及釉下青花所组成的色调。首先在未烧成的泥坯上用青花料绘出蓝色部分的图案,罩上透明釉后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瓷器,然后在已经烧成后的釉面上用釉上彩颜料进行绘制,最后入烤花炉经800℃左右的低温烘烤而成。

“青花五彩”的成熟基于前代斗彩的成功烧制,斗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在成化时臻于成熟。“成化斗彩”这一名词也由于它的成就广为人知,与嘉靖、万历时的青花五彩同属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结合的装饰品种。但二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斗彩的绘制方法为先用釉下青花颜料在坯体上按照图案勾勒所有轮廓,罩上透明釉后烧成淡描的青花瓷器,最后在烧成的青花瓷器上按照青花轮廓用釉上五彩进行加彩、填色后入烤花炉烧成。青花是整个画面的主色,釉上彩仅仅作为整体画面的点缀。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中青花已经不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与釉上彩一样作为色的价值在一件瓷器中同等存在,在需要蓝色的地方则使用青花,在需要红、黄、绿等颜色的时候则使用釉上彩,彩绘不再受轮廓线的限制,而是自行设计图案并根据纹样颜色进行彩绘。釉上彩绘的比例占主要地位,多于成化斗彩中釉上彩的比例。

不容置疑的是,成化的斗彩为明代中晚期嘉靖和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提供了的技术支持和艺术上的铺垫,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既争奇斗艳,又和谐统一,形成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语言,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使陶瓷整体风格更加浓翠红艳了。成化斗彩为嘉靖、万历时青花五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嘉靖、万历时青花五彩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二、明嘉靖、万历时期瓷器生产的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处于明代中晚期。嘉靖朝内忧外患不断,而皇帝却热衷于神仙方术、一心炼仙丹,期望长生不老,把与道教相关的图式和纹样大量运用在陶瓷装饰上,这一特点一直影响和延续到万历时期。统治阶级的个人审美喜好和奢华的追求,对一些陶瓷工艺品需求量巨大,反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各种手工作坊应运而生,为明代嘉靖、万历时的青花五彩瓷器取得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述了当年景德镇制瓷业的一派繁荣:“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日四时雷电镇。”宋应星也在《天工开物》中也有所记录:“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明世宗实录》中记载:“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景德镇不仅有颇具规模的官窑,还有许多民窑。足以看出当时江西浮梁县景德镇作为制瓷业中心的繁荣景象。

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由于制瓷原料日渐枯竭已经不能和永乐至正德时的产品相比了,但这并没有阻碍制瓷业的进步,反而促使制瓷人在用料和装饰上更下工夫以弥补原料缺少导致的瓷质上的不足。当时,景德镇陶瓷业还出现了“官搭民烧”,也就是说御窑厂常把宫廷的任务分派给民窑来完成,说明了当时的民窑在生产水平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在制瓷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又由于在嘉靖以后,统治阶级对工艺品的追求,瓷器在烧造数量上比前朝有突破性的增加,官窑无法完成巨大的制瓷量,只能将一部分任务分派给民窑烧造。“官搭民烧”成为嘉靖、万历时期官窑制瓷的特点。

三、明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的审美特征

1、“大器古拙”是明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器的胎釉特征

青花五彩瓷在嘉靖、万历时期快速发展,在胎质和釉色上都离不开本时代的总体面貌。与明早期相比,嘉万时期的制作原料逐渐枯竭,质量不精,成为了明代制瓷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胎釉上,正德以前制胎技艺较精,胎质由于麻仓土的加入更为细腻,釉面的白度也高。至嘉靖、万历,胎体厚重,工艺较粗,有的形体不太周正,釉面泛青釉,器底多为涩底。有的器物釉面存在许多黑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在没有彩绘的空白处尤为明显。

“嘉靖一朝的官窑瓷器烧造的数量,仅从有文字记载计算,已达近60万件,再加上弘治以来的‘烧造未完者30余万件,估计将在近百万件。”如此众多的烧造任务,使得工匠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就很难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在提高瓷器的质量上下功夫。而且官窑也无法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只好把“钦限”任务交给民窑完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官窑瓷数量就不一定能保证质量,这也是瓷器质量不及早期的原因之一。胎质不够紧密、器型不够周正、用笔相对潦草、画面相对不够精致成为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的特点。这种种的不足显出的朴拙之气正好与粗朴的胎质相呼应,却也十分相宜,另有一番意趣。另外,制瓷人在用料用色和装饰上更下工夫以弥补原料不够精细、数量大而导致的瓷器质量上的不足。在国内外的许多博物馆中,都可见到数量多、种类丰富的嘉靖万历五彩瓷传世作品。

2、“浓翠红艳”是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器的色彩特点

明嘉靖、万历时期是青花五彩瓷器的快速发展期,生产出来的青花五彩瓷器纹饰紧凑、色泽饱满浓艳。颜色以红、绿、黄、蓝、紫等为主,尤其突出红色(如图1)。人们对五彩色彩的认识和偏好使得五彩瓷在当时得以流行,嘉靖时期的五彩瓷既不同于明成化时期的斗彩瓷那样追求一种色调和谐、温润恬静的五彩效果,也不同于后世清康熙时期的浑厚大气、雅致精细的五彩,而是突出大红、大绿、大黄、大紫、大蓝的满密热闹的视觉冲击效果,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成为这一时期五彩瓷的显著特征。由于图案花纹几乎布满全器,加上满密的图案纹饰与红、绿、黄、蓝、紫的组合,就有了浓翠红艳的感觉。

其中蓝彩为釉下青花料(以钴为着色剂)。嘉靖时青花料用回青加上瑞州石子青相调配,颜色蓝中泛紫红,有一种浓重而鲜艳的意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朱琰所著《陶说》中称:“嘉靖尚浓,回青之色幽倩可爱”。万历早期的青花调配与发色和嘉靖时相似,但到万历中晚期时从外国进口的回青已经没有了,青花料的配制只能用国产钴料。(图2)为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花鸟纹折沿盘,其青花料色泽鲜艳明亮,红、黄、绿、紫这些彩料与今天的釉上彩料一样,以铅为助溶剂,以铜、锡、铁、钴、锰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调配而成。

这一时期所用的红彩为矾红(以铁为着色剂),在青花五彩器中对于矾红的运用达到极致。明朝黄一心《事物绀珠》有记载说:“嘉靖窑回青盛作,鲜红土断绝,烧法亦不如前,惟可烧矾红色。”可以得出嘉靖时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只能以矾红代替。由于着色剂的改变,“枣皮色”的矾红在五彩中的大量运用也成为嘉靖、万历时五彩瓷器的突出特点。在一件作品中矾红出现的比例也普遍多于其他颜色,甚至在嘉靖时还多用矾红涂“地”或勾勒或涂饰图案中开光部分。釉下青花和釉上的矾红色是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的主体颜色,具有强烈的装饰视觉效果。

绿彩在青花五彩瓷器中的运用比例也较高,五彩瓷中的绿色有三种层次:发色较深的大绿、浅绿色的水绿、黄绿色的苦绿。在嘉靖、万历的青花五彩纹饰中,树木、枝叶、水草、海水等多用绿彩表现,其中也有部分用釉下蓝彩(青花)表示,使画面更为丰富,层次更加鲜明。大绿和釉下青花往往是整幅画面里颜色最深的,如果用得太少或是不用整个画面则会显得轻飘,缺少对比。黄彩是整个青花五彩瓷中最亮丽的色彩,因此,虽然用色比例不大却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功效。在嘉靖时期,经常使用黄彩表现花蕊,另外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画法是“黄上红”,先用红彩勾勒轮廓或结构,再上黄色,万历时还常常用黄彩来表现花果等,颜色鲜艳欲滴。而紫色在五彩瓷器中所用比例甚少,但同样是用色虽少却效果精良,多用于山石、树干的着色,对浓翠红艳的青花五彩有较好的协调与中和作用。

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在瓷器上的运用,使作品富有明亮鲜艳、色彩华丽的美感。盛行的金彩让青花五彩瓷画面在热闹、繁杂的画面上顿时安静和沉稳了下来,彰显金碧辉煌的皇家气派。

3、“游仙与民乐”是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特点

嘉靖和万历时期由于皇帝尊崇道教,而道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帝王的倡导下又得以加强。“道教”既不像佛教那样附加了许多清规戒律,也不像基督教那样清修并将美好生活寄托于事后天国,而是更加倾向对现实生活的清修,是一种以生为乐,修行在今生,长生不死的立竿见影似的修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追求现实生活的质量,尤其重视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它在积极倡导各种自由和美妙的现实生活时,企图使人在世就如同神仙般一样的生活,甚至奢望长生不老等。道教题材的装饰纹样在明代嘉靖陶瓷中应用十分广泛,内容包括祥云纹、仙鹤纹、仙桃纹、葫芦纹、灵芝纹、仙草纹、如意纹、璎珞纹、高士纹、达摩、魁星、布袋和尚、仙翁、八卦纹、八仙纹和暗八仙纹等,以及其延伸出的与道教文化相关的神仙故事,如“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福禄寿三星”、“仙人乘槎”等。(图3)是明代嘉靖时期青花五彩瓷罐,肩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的主体纹饰以仙鹤、祥云、仙草为主,间以笏板、笛子、宝剑、花篮等形象的暗八仙纹,器型通身以散点式构图来凸显与道教相关的纹饰,主题十分突出,寓意鲜明,也是该时代较典型的装饰纹样。

明代中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市井文化繁荣。除了帝王喜好的道教题材纹饰,民间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游乐题材也很受欢迎,常见纹饰有狮球、婴戏、山石花果、鹊桃、石榴、荷塘游鸭、进宝图、蕉石、玉兔、螃蟹、团螭、梅花、山水等,这些纹饰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气息浓郁,受人喜爱。同时,民窑瓷器的烧造数量和规模也十分空前,(图4)是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小孩儿的头大,后脑勺大,和身体不成比例。此时瓷器上绘的山水风景画面,绝大多数是背景,作为主题纹饰出现则主要在天启。(图4)是一件嘉靖青花五彩开光婴戏纹方斗碗,从造型并不周正、胎体较厚重并有瑕疵的口沿等特点我们可以判断为民窑作品,瓷碗为四方开光,每个开光均绘制有婴戏的情景,或放风筝、或踢毽子、或蹴鞠、或赶鸭子等一派自然清新的童乐,浓艳的色彩搭配粗犷率真,寥寥数笔尽显神韵的人物动态和神态的细节描写,使作品具有亲切感。

四、结语

明代陶瓷既没有像宋代陶瓷追求脱俗的唯美雅致,也不似清代陶瓷繁复严谨的御用宫廷气质,而是从中晚期的嘉靖万历开始更追求一种自由清新的趋向,青花五彩瓷从清雅的成化斗彩瓷中走来,形成了胎釉制作上的大器古拙、色彩搭配上的浓翠红艳和题材装饰上的游仙与民乐的时代特点。既有凸显帝王特殊审美的一面,又有追求现实生活情趣、贴近平民化意味的一面。这一时期青花五彩瓷不仅代表了明代中晚期彩绘瓷的重要成就,并且对后世的清代彩瓷艺术高峰奠定了基础,其艺术成就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彩瓷万历五彩
马晓军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五彩森林
探析宋三彩瓷枕的艺术风格
五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