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
摘要:工艺作为造物活动的一种,既包含物质创作部分又包含精神创造部分。在工艺领域,可以将“形”分为功能形态和装饰形态两种。
关键词:陶瓷 工艺领域 功能形态
功能形态和装饰形态是人类意图性目的的产物,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创作而产生的事物。其中,功能形态是工艺形态的基础,是既能与装饰形态组合在一起,又能自己单独存在。而装饰形态,在工艺品范畴内只能依附于功能形态之上。因为它一旦单独存在,就不再是工艺品上的一种形态,而是变成作为独立事物存在的装饰品。所以相对于装饰形态,功能形态则是工艺所独有的,是纯美术和装饰艺术领域所不具备的一个特别研究对象。
功能形态是功能事物在空间中所采取的空间形式,以某种空间占据状态向我们进行视觉上的展现。要理解什么是功能形态,首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功能。
本文所说的功能,即实用功能,是事物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实用功能的范畴。这种满足不仅包括即时的现实需求,也包括潜在需求。霍华德·里萨蒂在其著作《工艺理论:功能与审美的表现》一书中,将工艺品的实用功能整理归纳为三个大范畴,即装盛、覆盖和支撑。对应的功能形态就是装盛功能形态、覆盖功能形态和支撑功能形态。其中,装盛功能形态事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容器”。占据了工艺领域里相当大的部分,包含的事物有碗、盏、花瓶、坛子、锅、马克杯、瓶、皮包、旅行包和盒子等等。覆盖功能形态体现于遮挡人类身体或者和人类生活有关事物的人造物上,包括衣服、毯子、褥子、手帕、裙子、屏风、窗帘等。支撑功能形态则体现于具有支持和支撑人体和人类生活有关的事物上,包括桌子、椅子、床、书架、床榻等等。
事实上,中国古人很早就关注到功能形态的存在。这从古人关于工艺品的命名中就能印证。以“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命名为例。“明成化”是点明制造时间,“斗彩鸡缸”是在描述装饰形态,而“杯”指的就是功能形态。
如果将“明宣德青花海兽高足杯”(图1)与“明宣德青花人物纹高足碗”(图2)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仅从图像上来看两者除了装饰内容上有区别以外,形态都非常相似。但从名字来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杯一个是碗。这是因为在尺寸上两者有所区别。“明宣德青花海兽高足杯”高9cm、口径9.95cm、底径4.5 cm,“明宣德青花人物纹高足碗”高10.2 cm、口径15.5 cm、足径4.5 cm。就像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碟子作为盘子的缩小版,杯也是碗的缩小版。这尺寸的缩小实质反映的是功能的不同,使得“缩小版的碗”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功能形态,它的样子就被概念定义为“杯”。
不仅如此,中国古人还将功能形态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以装盛功能形态为例,《考工记》记载:“陶人为甗,实二脯,厚半寸,唇寸。盆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甑实二鬴,厚半寸,辱寸,七穿。鬲实五觳,厚半寸,辱寸。庾实二觳,厚半寸,辱寸。”这段文字介绍了当时制陶人制造的甗、盆、甑、鬲、庾5种容器。并详细介绍了容量大小、壁厚、口沿尺寸。在介绍甑时还特意强调了底部有七个小孔(因为甑是一种类似蒸笼的蒸食炊具,小孔是透蒸汽之用)。《江西省大志——陶书》关于记载青花颜料章节《回青》中,特别按照器皿形制为索引,介绍使用青花颜料的量。每个器皿形制介绍部分都有对该形制的形态描述。范围涵盖了鱼缸、瓷缸、碗、盘、酒坛、拜砖、案酒碟、果碟、菜碟、小碟、茶盅、酒盏、醋注、相斗、盖碟、牡丹瓶、圆罐、方管、盒、毛血盘、坛、膳碗、靶盅、磬口瓶等。清代朱琰的《陶说》中第4、5、6卷把中国从先秦时期到清代各个朝代时期的或著名或特别的陶瓷器型都详细地总结。内容不仅包括形态特征、尺寸、功能、使用方法,还引经据典地介绍来历和历代对该器型评价。范围包括了尊、罍、缶、瓮、簋、登、擎壶、觚等几十种。类似这种关于陶瓷功能形态的介绍在《景德镇陶录》《訇雅》《饮流斋说瓷》《南窑笔记》中也都有出现。
通过这些历史文献,从另一个角度也能说明:古人很早就对容器的功能形态进行了详细的命名与区分。这些类似缸、碗、盘、坛、瓶的名称单词,其实就是一种功能形态的抽象概念化的表现,每一个单词都代表着该抽象概念所对应的具体形态。双手可以捧住的半球状开口且圆且深的容器形态是“碗”,但如果碗壁向下展开成一个且圆且浅的平面的话,这个形态就不能叫做“碗”而是叫做“盘”。如果盘缩小成为用单手可以抓住甚至可以放在手心的尺寸,那就不能叫“盘”而是称“碟”。
事实上,这些功能形态名词早已深深地嵌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这种根植于社会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绝大部分人都能弄清碗、盘和碟的区别,很少有人会“指碗为盘”。因为碗、盘、碟的具体功能形态的形象和与之对应的抽象概念名词,很容易深深植入我们的大脑成为一个抽象概念被记忆,成为我们社会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以“觚”为例,可以进一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功能形态的这个特点。“觚”是中国古代饮酒器。它的功能形态是柱体、敞口、细颈,呈喇叭形状。陶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平底、无圈足,夏商时较为流行。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平底下加圈足,商周时代较为流行,西周后逐渐消失。直到元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仿青铜的瓷质觚。把各个时代的觚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材质、比例、平面装饰、立体装饰、制造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差异,总体都是符合“柱体、敞口、细颈,呈喇叭形状”的这个关于功能形态的抽象描述。但凡使用和认知过“觚”这个单词的人看到它们时,就能很容易认出它们,而不会把它们跟“瓶”的功能形态进行混淆。
总而言之,古代中国人对功能形态早有关注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功能形态早已进入我们的文化体系,几乎每一个功能形态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单词。但这些重视功能形态的传统,在当代工艺研究中有所忽略。认为古人只重视工艺的材料与技术研究,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古人对功能形态的细分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是没有专门提出“功能形态”这个概念而已。功能形态是体现工艺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范畴的核心部分。加强对于功能形态的研究,对新时代下的“大工艺”及“手工艺”思潮的构建与推进,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