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2016-12-19 09:11:02沈延斌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天津政策人才

沈延斌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 300074)

天津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沈延斌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 300074)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的必要条件,人才对政策的需求则是制定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要参考。本文在分析天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不同种类人才对天津创新创业政策的需求,并针对目前创新资助政策、创业资助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天津;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问卷调查;政策需求

1 引言

创新与创业是实现各类人才自身价值的两个不同的环节,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的成效和创业的成败根本依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需要通过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

在具体实践中,技术创新活动又可依据活动内容,划分为创新启动、创新实施和创新实现三个环节。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根据影响因素的来源,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各类因素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类。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科技基础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内部环境因素包括领导者素质、技术资源存量和经费投入保障三个方面。创业实践过程从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到企业发展成熟,大致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创业活动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国家宏观层面的因素和区域层面的因素。其中,市场需求、创业文化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创业活动的最主要因素。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人才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保护创新创业成果的必要手段。天津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北方重要的产业重镇和人才高地。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紧密结合天津发展实际,制定完善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是当前天津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分析天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现状和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不同种类人才对创新创业政策的需求,并针对目前政策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天津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现状

近年来,天津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人才环境不断优先。通过收集整理2010-2016年天津市级层面颁布的人才相关政策措施(表1),可以看到,为吸引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天津市针对不同层次人才构建了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一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户籍、医疗、保险、住房、子女配偶安置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来津创新创业;二是针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项目申报、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倾斜;三是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搭建了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发展股权投资、信用贷款,扶持新产品、杀手锏产品开发等。

天津近年来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支持力度大。对高层次人才解决生活、科研等多方面的问题,对科技人员创业允许离岗创业;二是注重软环境建设。由原来的单纯对“人”资助,转化为对创新创业环境的培育,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奖励新产品、杀手锏产品,鼓励产学研合作;三是金融助力创新创业。金融在创新创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信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1]。

表1 天津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构成

3 政策需求的问卷调查

为全面了解各类人才对创新创业政策的需求,面向天津市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人才做了问卷调查,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调研对象的57%,83%的调研对象为天津本地人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实际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0份。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信息统计,大部分受访者对天津创新创业政策满意程度较高,充分体现了天津现有政策的优越性,但政策各方面之间的满意程度差别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创新创业各因素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均较高(>50%),表明各因素对人才开展创新创业而言均较为重要[2]。同时,受访者对各因素重要性认同度也存在明显差别(表2),其中,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认同度最高,创业启动资金和薪酬福利次之,而看重城市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的人才比例最小。

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对创新创业各因素重要性的认同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3-4]。科技领军人才关注创新创业环境和创业启动资金。高级管理人才对创新创业环境、个人职业发展认同度最高。高级技术人才看重个人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环境。高级技能人才则更加关注薪酬福利和个人职业发展(表3)。

3.1 各类政策需求情况

(1)创新资助

此次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对创新资助政策各个方面都有很高需求,其中对科研启动资金和研发公共技术平台的需求较高。在调查的各类人才中,科技领军人才科研启动资金和研发公共技术平台的需求最大,研发成果奖励需求最低;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对科研启动资金需求最大,专利补贴需求最低;高级技能人才对研发公共技术平台需求最高,专利补贴需求最低(表4)。

(2)创业扶持

从表5中可以看出,科技领军人才对项目孵化器建设需求明显高于其他方面,对税收优惠的需求比例最低;高级管理人才更看重经营场地,对其他方面要求也较高;高级技术人才对税收优惠的需求最高,其他方面要求差别不大;高级技能人才更看重经营场地和产业化合作。

(3)金融支持

总体上看,受访者对金融支持政策有很高需求,其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对其认同度最高。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对科研创新过程中的投融资方式倾向于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科技项目和创新基金),金融机构贷款次之,对私人借贷方式明显不认同(图1)。创业融资政策倾向于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支持,其次选择从金融机构贷款,而对私人借贷方式认同度最低(图2)。

表2 创新创业因素重要性总体认同度

表3 各类人才对创新创业因素重要性认同度

3.2 人才政策满意度与需求关联分析

将天津现有人才对当前政策的满意程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为5、4、3、2、1,将所有受访者对该政策的赋值取平均数作为该项政策的现实满意度。同样,将各类人才对天津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要性认同情况按照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赋值为5、4、3、2、1,将所有受访者对该政策的赋值取平均数作为该项政策期望值。对政策各方面现实满意度和政策期望值数据(表6)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启动资金、融资渠道、住房、公共技术平台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期望值最高,其次是股权激励、创业场地、研发成果奖励、税收优惠、配偶子女生活、专利补贴。政策期望值与政策现实满意度比较而言,启动资金、融资渠道、住房和公共技术平台政策的期望与现实落差较大,应重点加强这方面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表4 创新资助政策需求情况

表5 各类人才对创业扶持政策需求比例

图1 创新过程投融资方式选择分布

图2 创业过程投融资方式选择分布

表6 天津创新创业政策现实满意度和政策期望值

4 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构建

4.1 创新资助政策

目前,天津创新资助政策主要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以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而针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以及高级技能的创新政策比较缺乏。创新资助政策主要集中在科研启动经费、实验室建设、创新平台开放以及新品开发等方面,其中对创新领军人才经费资助力度较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类人才对科研启动资金和研发公共平台的需求普遍较高,而对科研启动资金认同度及对研发公共平台认同度最低,为87.5%和81.3%,表明创新资助政策重点应放在创新环境建设上。通过创新环境优化,对天津各类科研和建设项目进行扶持,重点鼓励和支持研发公共平台、创新基地、技术平台、资源开放共享等项目,建设和完善以公共平台为代表的创新环境保障体系。

(1)政策实现全覆盖。实现层次全覆盖和类型全覆盖。在覆盖层次方面,不仅体现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而且对中层人才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覆盖类型方面,人才政策要实现科技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全覆盖。

(2)完善公共平台建设。综合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构建开放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天津创新软环境。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大型科研设备共享、资源条件保障、试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等功能。创新运行机制和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

(2)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科研启动资金实现倾斜。采用“人才引进”和“项目实施”相结合的科研启动资金资助方式。对天津重点发展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同时,针对科技投入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制订配套的使用办法、实施细则和资格认定等政策,强化各类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执行结果的全过程管理,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有效引导科技财政资金优先用于开发前景好、预期价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建设。

4.2 创业资助政策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天津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从“解放”创业人入手,辅以税收减免、技术转移等相关措施,构建了新型的创业资助政策。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目前创业资助政策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现行的政策措施里,鼓励在津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这对于激发各类科技人员创业热情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来讲,在操作层面上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实现政策的“双赢”[7]。二是现行政策与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受访者调查问卷里,受访者对经营场所和孵化器建设比较关注,其次是产业化合作以及税收减免等创业发展环境。

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一般路径,要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和创业环境建设,实现对创业行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帮扶,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促进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发展。

(1)完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数量和质量,这是天津创业措施迈出的一大步。要真正落实贯彻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政策,需要从科技人员以及科研院所两方面来考虑。从科技人员角度来讲,3年内保留原有身份和职称及以档案工资正常晋升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促进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从科研院所来讲,如果科技人员3年离岗创业期间创业成功,允许科研院所对其企业享有部分股权,则会极大地促进科研院所支持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实现“双赢”。

(2)完善创业所需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完善创业人员比较关心的经营场所以及税收政策,为创业企业提供便利。在经营场地方面,对于租赁场所的,给予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对于购置土地的创业企业,依照国家法律,优先选择各个创业园区土地,并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在税收方面,应进一步创新优惠方式,以消费型增值税、税式奖励、技术费用税前抵扣、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科研耗材优惠通关等方式辅助传统的税收减免措施,降低创业企业的运行成本。

(3)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将现有的企业孵化资金、企业成长资金、企业上市改制资金等与孵化器建设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流入上述创业扶持资金,弱化政府在其中的干预,使创业企业在得到全过程资金扶持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的竞争和筛选,实现健康成长,更好地扶持竞争实力强的成熟企业发展。

4.3 金融支持政策

人才创新创业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创新创业开展的有力保障。天津在制定创新创业政策的同时,非常重视金融发挥的作用,先后制定了风险投资、信用贷款、担保机构的鼓励政策,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根据受访者调查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金融支持政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是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有待强化。人才创新创业经常遇到的瓶颈问题是资金问题,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由于面临研发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企业成长风险,风险投资机构难以判断其盈利前景而不愿介入,有效地引导投资向创业初期延伸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财政资金使用有待创新。在受访者的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受访者比较倾向于政府支持,即科技项目和创新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财政科技的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对创新创业各阶段都有相应金融产品支持的格局。

针对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加强对投资的引导和支持,鼓励投资机构向人才创业初期投资。创新财政科技的投入方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中。

(1)强化对投资的引导和支持。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设立的天使投资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扩大创新创业的直接投资来源。一是加快天使投资发展。利用财政资金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引导和带动商业天使投资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向人才创业初期投资;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建立激励制度,对包括政府担保资金和民间担保资金在内的各类担保资金以及投资天津的VC/PE给予适当奖励[8]。

(2)创新财政科技的使用方式。针对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融资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形成相互承接的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支持创业企业无间断、全过程的金融支持链条。针对创新创业初期,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天使资金、成果转化资金以及小额贷款共同投入的支持方式;针对创新创业中期,重点通过周转金和创投资金加以支持;针对创新创业成熟期,以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并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为主。

(3)拓宽创新创业活动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统借统还、知识产权权利质押贷款等金融手段与新型金融信贷产品,解决创新创业融资瓶颈,减少政策性直接投资的比重。同时,创新运作模式,搭建集信贷、投资、保险、担保、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平台[9-10]。

5 结语

天津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以各类人才对政策需求为基础,针对当前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缺失,构建具有较强适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天津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营造更加开放、和谐的政策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5-6]。

近年来,天津市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吸引人才来津创新创业,呈现出支持力度大、软环境建设扎实推进等特点,各类人才对天津创新创业政策满意度较高,但是政策满意度与政策期望值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未来天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各类人才的需求,逐步完善研发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强化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在天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新环境。

[1] 乔章凤. 天津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及应对建议[J].天津经济, 2015(11), 50-52.

[2] 李荣杏,陈芸,胡俊峰. 长三角各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9-75.

[3] 李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体系与孵化机制构建[J].发展研究, 2014(1):104-108.

[4] 顾承卫.新时期我国地方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政策分析[J].科研管理, 2015(S1): 272-278.

[5] 李东升, 张再生.天津市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 183-187.

[6] 沈延斌, 张田力, 徐大海,等.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需求与对策研究[J].经济界,2015(6):64-68.

[7] 李丽莉.吉林省人才政策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1):21-26.

[8] 刘耘.关于佛山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及环境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85-89.

[9] 芦春凡,朱巍.俄罗斯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政策的改革与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7):21-21.

[10] 童明荣, 廖绍云.“八大路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J].宁波通讯,2016(9): 29-31.

Research on the Policy System of Innova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Supporting Talent in Tianjin

SHEN Yanbin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074)

Perfect policy system of talents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constructing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imulating the enthusiasm of talents. Talents demand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system of Tianj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studies the demands of talents to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weakness in innovation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Tianjin, tal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questionnaire survey, policy requirement.

F420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6.04.014

沈延斌(1977-),男,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新技术情报研究。

天津市科协科技思想库重点决策咨询项目“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研究”(TJKX1407)。

2016年7月11日。

猜你喜欢
天津政策人才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如果天津有“画”说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3:06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天津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天津之眼》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