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刚
(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转型背景下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宇刚
(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在产业转型背景下高校服装专业要满足行业新型市场竞争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产业转型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构建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产业转型;服装专业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我国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正处于转型期,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与公共服务发展需求的高技术人才。但是仍然有不少新建高校受限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有效满足新型市场竞争下服装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对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1 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问题
高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特定人才的学校。从广义上讲,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服务社会;但从狭义上讲,高校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研究哪门学科,提供什么社会服务并无明确规定[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行业也随之快速增长,服装企业数量与规模也不断扩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服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从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也未从重知识传授向重方法引导转变,导致服装专业教学与服装市场需求脱节。在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整个市场的了解少之又少。高校中出现“死读书”的错位现象非常严重,缺少将知识巧妙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出现衔接困难,看似满腹经纶,实则茫然到无从入手。总之,国内高校目前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非常普遍[2]。目前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教学方法老旧。当前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方法多以传统教学方法居多,主要为指导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文稿等。尽管部分高校利用模拟实验室进行实务教学,但与服装行业市场需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2)师资队伍薄弱。服装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战经验。目前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具备服装专业高级技师或注册服装设计专业资格的“双师型” 教师寥寥无几。这导致在教学期间出现实践性部分讲述模糊不清的现象,难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3)实训配备不足。高校服装专业一般都设有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室,从其现有配备来看软硬件设备相对老旧,无法满足服装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模拟需求,达不到实践与培训教学的目的。部分高校还存在实训配备不齐全的问题,因此在此条件下很难培养出服装应用型人才。
在产业转型背景下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能力应是全面的。首先要画好图,这是服装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了解各种面料的相关信息,包括价格、性能、来源等等;再次是制作过程,从设计到产品生产再到投入市场,整个过程都需要参与其中[3]。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服装企业对服装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其中硬件是指学生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胜任不同岗位的技术需求;软件是指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优良的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等。
3.1 创新课程结构
高校服装专业应针对服装行业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结构与内容,开发以服装企业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例如,将服装材料课程按照服装企业面辅料采购工作内容,设计为服装面辅料采购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服装面辅料的介绍、成本预算、采购流程等;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面辅料的相关知识,懂得正确判断面辅料质量好坏,进而完成采购等相关工作。这种依照岗位需求设计的课程内容,既完美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能满足服装企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 重组教学内容
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服装企业的全面型人才需求。因此高校服装专业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服装企业实际工作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即根据转型背景下服装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需摒弃理论课中同产业需求关联不大的内容,如电子电工学、服装厂房设计等。另外,还应将课程内容中重叠的部分进行重组,如删除服装概论、服装美学等课程中形式美法则的重复部分。要随时关注并收集服装行业的新资讯,包括新工艺、新技术等,以不断扩充知识面,更新教学内容,进而促进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4]。
3.3 转变教学模式
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化应用型课程建设,改变学科型课程中教师强迫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型课程教学,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操作技术。此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完全不符合转型后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应将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应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典型工作项目进行技术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地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进行产品陈列展示中的模特出样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再在课堂上组织讨论,以达到引领式的合作教学。这种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4 营造教学情境
为了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营造教学情境以建设多样化新型教学模式,进而实现高校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以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为例,可以把服装企业品牌的建设过程设为教学内容,对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配,比如由教师担任品牌设计总监,学生担任设计助理,教室则为工作室。此外,也可采用项目设计、应用模拟、企业实训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掌握服装品牌运营过程中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能力需求。在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并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然,教学情境必须在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营造,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
3.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的建立上,学校应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因为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有赖于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质量,具有实践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作为服装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还应具备将课程设计、实验操作、实训经验等相关知识有效融合的教学技巧。当然,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无法一蹴而就,因此在教师的应聘上,高校必须利用各种渠道获得这样的优质教师,如可从服装企业或行业技术部门中挖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学历技术人员。对于学校现有教师高校应与服装企业合作,每年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定岗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以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其技术水平,不断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1] 柏 昕.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6):136-138.
[2] 朱 宁.服装产业转型时期的民办高校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2014,33:94-95.
[3] 王庆惠.应用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3,(7):99-101.
[4] 刘凤霞.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5-137.
Research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oth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Transition Background
CHEN Yu-gang
(Branch of Clothing Engineering, Jiangxi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Nanchang 33020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i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othing want to meet the new competitive market demand for applied talents, it must constantly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othing, combination with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the new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was propose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clothing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new mode
2015-12-19;
2015-12-31
2014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针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XJG-14-26-5)
陈宇刚(1980-),男,江西樟树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服装、皮革产品艺术设计。
G642
A
1673-0356(2016)02-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