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伟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结构视阈下,商贸流通业在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引导合理消费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商贸流通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各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空间不均衡、人才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商贸流通业存在的问题,要从政策上、人才培养上扶持、加大对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借助电子商务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大力推进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缩小城乡商贸流通发展差距,缩小中西部商贸流通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其在国民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 现代商贸流通业 优化路径
产业结构视阈下现代商贸流通业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还是现代城镇化建设中,商贸流通业的双向流通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从资源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承担着扩大内需重任的商贸流通业更显重要。
(一)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产业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稳步提升,2015年的贡献率超过了57%。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对第三产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其他第三产业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以及交通优势的集中体现,一个商贸流通网点的发展,会带来经济资源的汇集,从而为其他第三产业,比如金融服务业、餐饮业等提供发展机会,进而形成整个第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规模、质量的提升,又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外,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市场需求越大,企业的发展机会越大。作为联通经济发展中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关键环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代表着市场需求,自然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力量向有市场需求的领域转移,从而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发达的商贸流通业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流动效率,促进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类似于内部交易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在商贸流通业传递出来的市场需求导向下,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将会出现有利于长远发展方向的调整,逐步实现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商贸流通业有助于产业链整合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和规范产业链。从微笑曲线理论可以看到,商贸流通业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通过加大商贸流通业在制造业中的投资力度,可以大大提升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比如,苏宁电器与生产厂商的合作,阿里巴巴与生产厂商的合作,可以实现市场需求对生产端的改造,甚至于可以实现订单式生产,以类似于B2B的方式,提高整个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效率。与此同时,在新常态下,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去库存、去产能,都关系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质量,而商贸流通业对市场需求的掌握具有先天优势,其可以为生产环节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需求信息,实现对生产产能的科学调节,以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实现新型的、更具效率的发展。
(四)商贸流通以其导向性引导合理消费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起着比较明显的引导作用,且这种引导作用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变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贸流通业的服务水平与效率都比以前有了较大提升,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高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并在日益发达的物流配送网络支撑下,完成整个购物过程。这种配合了人们不断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的消费方式,大大刺激了消费。特别是现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拥有众多碎片化时间的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消费,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环境下,面对纷繁的商品和服务展示,消费者会比较依赖诸如用户评价、商品售卖统计情况等辅助手段。这实际上正是一种消费引导,通过此类信息的统计,会使得消费者更愿意作出消费决策。无论是消费量的提高还是消费结构的引导,最终得益的都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比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娱乐、休闲等服务以及日用品和服务消费,消费的合理引导在其中都起到比较突出的作用。
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行业发展规模还是管理技术水平,都比十年前有了巨大进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商贸流通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水平不高
虽然近年来商贸流通产业整体发展很快,但行业技术水平不高却是硬伤。以商贸流通业占份额最大的零售业为例,国内零售企业对引进国外先进业态的积极性很高,但往往集中在表面形式的引进上,对新兴业态出现的原因,也就是新兴业态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机制理解不深,只学到了形而没有学到神。比如仓储超市和购物中心这类新业态,只是在原来的企业基础上进行了名字和外形改变,管理经营方式也没有改变。如此一来,一方面,新型业态对整个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影响力十分有限,还是处于靠规模拉动销售而竞争力得不到提升的状态。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新业态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对其它产业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加之重生产、轻流通的固有观念,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各行业的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均衡状况,制约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使其先导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各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分类也越来越复杂,涵盖了物流运输、餐饮住宿、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由于缺乏统一的流通市场标准,特别是缺乏质量判断标准,各个行业的市场主体的流通服务水平相差巨大,其中有苏宁这样可以排进全球销售额500强的企业,也有一些规模小的商贸流通企业。可以说,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后,面对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商贸流通企业巨头,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劣势。虽然我们学到了形式,多元化、现代化的商贸流通方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对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需求,与占行业主要力量的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实现扭转。商贸流通各行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发展空间不均衡
一方面,与其它行业一样,我国商贸流通业也面临着城乡二元发展和如何实现统一市场的问题。一直以来,城乡二元发展机制,让城市与农村的商贸流通业一直秉承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相对而言,无论是在政策倾斜还是资金、人才的投入上,城市商贸流通业得到的支持都远超农村。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也比农村地区要高得多,仓储超市、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店、直营店等商贸流通现代业态大量地出现在城市。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承担着商贸流通主体的还是夫妻店、露天集市等传统方式,农村商贸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是十分严峻的问题,直接造成了目前工业品难以下乡、农产品难以进城的现象。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影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商贸流通业依托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商贸流通业同样发展十分不健全。虽然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受制于商贸流通业的滞后,很难发挥资源优势,反过来又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人才支撑不足
服务业的基础是服务,而行业人才供给情况是决定其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层次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从政府角度来看,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缺乏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规划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也缺乏对国际商贸流通发展现状的理解,特别是对行业发展趋势不了解,使得我国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规划问题较多,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规划不科学、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问题。二是从企业角度来看,接受过商贸流通专业教育的人才匮乏,特别是在物流配送环节,从业人员大多是受教育层次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这样的人才配置,制约着商贸流通企业对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阻碍商贸流通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与国际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由于商贸流通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差、资金能力不足、人才流动性大,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培养大多不够重视,更制约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三是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现有院校的商贸流通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培养手段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企业用人所需。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闭门造车的弊端,校企合作机制不全,人才适用性不高。
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业优化路径
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商贸流通业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其它产业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和辐射作用。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通过优化商贸流通业实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一)加大政府扶持,完善发展环境
发展商贸流通业,受益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无论是先导效应还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都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商贸流通业是较早实现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政府鲜少出台商贸流通业相关的扶持政策,造成一些经济欠发达、缺少内生发展力量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应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科学发展,为其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环境。
从政策上扶持。比如,对商贸流通业给予税收、收费等减免优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实行补贴,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发展速度。对进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制定全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属于全国商贸流通网络的区域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用地予以支持。
从人才培养上扶持。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物流配送人员大多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即使是许多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也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人才素质不高制约商贸流通业对先进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用。应进一步健全商贸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引导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商贸流通业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商贸流通业人员低税政策,引导人才的流入,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人才整体素质。通过税费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商贸流通人才培养工作。
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一方面,要加大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加快形成全国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为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提升提供更大支持。针对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异问题,要加大全国商贸流通发展的统筹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等方法,大力构建全国统一的商贸流通体系。着重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为商贸流通业升级提供帮助。
引导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支持。而且商贸流通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在扩大内需上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但应该看到,国民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需求,主要是对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需求,需要加大引导,使商贸流通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商贸流通业转变,积极开展产业模式创新、领域创新。比如,鼓励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和实力,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在农村地区推广小型连锁超市与村民服务站为一体的商贸流通终端等。
(二)鼓励行业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借助电子商务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在我国产业调整结构之机,面对国外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内商贸流通业要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要借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弯道超车。相对于传统的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更适应于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消费购物中越来越重视时间、便捷、丰富等要求。通过电子商务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络上选择、支付就可以完成购物,不满意还随时可以退货,可供选择的商家也很多,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应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网络。比如,推进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特别是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在农村建立集物流配送和村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
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创新。创新是商贸流通业发展不竭的源泉,也是商贸流通业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推进零售业的创新。零售业作为商贸流通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商贸流通业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零售业是连接消费者与生产者、中间商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水平影响商品的效益与生产商的发展。沃尔玛、家乐福等全球知名的零售连锁企业在中国市场已进入到三四线城市,一旦形成更完善的网络,其采购、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会进一步放大,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创新势在必行。要从提升零售网点的便利性与服务水平,打造连锁零售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和规模效应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进批发行业的创新。重点围绕如何实现更突出的资源集聚,更快的物流配送服务,更健全的市场信息服务等进行创新,形成批发企业的新竞争优势,促进其向现代批发企业转变。
大力推进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在我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获得规模优势已不是难事,但管理水平往往难以获得同步提升。相对而言,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要远比外在表现形式的创新难得多,而这些正是国外商贸流通企业重要的产业竞争优势。应该通过向国际商贸流通巨头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和国内市场环境进行创新,要学习其对先进商贸流通设备的运用,如在商贸流通中引进冷链物流,提高我国农产品、生鲜产品的物流运输质量。通过各个企业的引进学习,结合校企合作,逐步发展成为可以在全行业推进使用的新的管理体系,从而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
(三)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缩小城乡商贸流通发展差距。城乡商贸流通存在的差距,不利于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商贸流通市场,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国统一的、更有效率的商贸流通体系。针对农村居民不同于城市的消费习惯,建设现代农村商贸流通业态。比如,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取代目前效率低下的露天集贸市场。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建设新型村民服务中心,赋予其商品销售、农产品收购以及自选超市等功能,完成对农村夫妻店、代售点等模式的更替。另一方面,推进商贸流通人才向农村的转移。现代商贸流通人才不足,是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强化与商贸流通相关的免费专业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特别是针对有创业意愿的进城务工返乡人员,开展免费培训。出台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缩小东中西部商贸流通区域发展差距。商贸流通业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针对中西部商贸流通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从政策上扶持、引导其发展。一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居民购买力,进而推动其商贸流通业发展。结合国家正在推行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并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促进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的发展。二是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快中西部商贸流通区域中心建设,打造更加完善的中西部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促进其商贸流通业发展。三是鼓励东部发达地区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从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信贷扶持等方面,鼓励有实力的东部商贸流通企业,将连锁经营范围拓展到中西部地区,推动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换代。比如,在当地城乡建设大型廉价超市,既为当地的资源运出来提供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又为先进工农业产品、生产资料的进入提供可能,打造与外界连通的、便捷的商贸双向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