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的词汇选择探析

2016-12-17 20:40李从容胡昊
科技视界 2016年26期

李从容 胡昊

【摘 要】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是不可多得的英语话语研究学习的学术文章。本文从译者视角,探析英译文本词汇选择的成因,从不同角度理解词汇应用,促进词汇学习。

【关键词】文体分析;词汇选择;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

【Abstract】It is worthwhile that academic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interpretation version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ress Conference. From a language user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lish version in the terms of lexical choice in public speeches, where there is a purpose that learners have got a full view of vocabulary by understanding them.

【Key words】Stylistic analysis;Lexical choice;Interpretation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ress Conference

0 引言

政治演说是针对国家的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理答记者问属于此类文体,它们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也是外界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权威窗口, 基于此,它们的英译本是不可多得的英语话语研究学习的学术文章。本文从翻译文体学的视角在词汇层面上从语言使用者、情感世界、社交世界、时空因素等四个层面详细分析两会报道翻译,从而探讨英译文本的词汇选择成因,以期从多角度理解词汇应用,促进词汇学习。

1 翻译文体研究概述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体学研究盛行起来。根据语言学模式划分,文体学有形式主义文体学,功能主义文体学,话语文体学,语用文体学等,这些流派从语言的结构,文化,意义等方面分析文本,得出在特定的条件下,话语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层面上的特点。

近来,翻译学者对于文体学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先行者Popovie更是认为文体对等是使译文产生具有源文等同意义的充分条件。Leiss在她的翻译文本功能理论中指出对于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客观地分析源文本,从而有助于译者了解不同功能的文本所具有的源语言特点,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翻译的相关问题可以用文体学的理论讨论。

于是,文体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接入点:译者文体。目前,译者文体的研究主要是法政式文体研究方法,意指译者首选的、反复出现的语言行为/语言惯用模式,或指特定策略使用的惯常方式。基于此,本文通过阅读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从词汇层面上探讨译者在政论文体翻译时的言语行为。

2 本研究使用的文本及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文本是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翻译文本。相对于单向由演说者发表演说的口译,两会总理答记者问口译更具挑战性。首先,内容涉及大到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工业,环境保护问题,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的菜篮子等社会问题。由此,词汇范围非常广泛。其次,受众人群来自于海内外不同文化,教育和阶层背景,由此,词汇的使用域宽泛。最具挑战性的是,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角色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给译者的词汇选择带来困难。

以“总理答记者问”和“口译”为主题在 CNKI 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模糊检索,同时时间设定在 2000 年至 2015 年间,共检索出119篇文章,总理答记者问有关论文87篇,主要是语言学,语用学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其中词汇研究有6篇,分别从词汇衔接,词类转换,词汇意义,特色词汇和古诗词翻译的角度论述和阐释。

3 词汇选择的分析与讨论

本文针对“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在语言使用者、情感世界、社交世界、时空四个因素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语言使用者言语行文进行分析与讨论。

3.1 语言使用者

文体特征与语言使用者是分不开的。本文的语言使用者以译者为主体,还包括讲话者,听众。“总理答记者问”的讲话者和听众是动态的,角色在不断变化,而且身份众多。讲话者代表政府,国家,企业,民众也包括总理本人。听众有来自国内外的直接提问者,在场的听众,间接提问者,不在现场的听众和旁观者。因此,译者扮演总理的角色,平衡各种身份,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3.1.1 突出语言使用者的身份

1)请你问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问题当“当头炮”。

译文:Youve had the first opportunity to ask a question, and you made your questions all about the financial sector.

尽管原文表达是“第一个问题”,但是译者为了体现李克强总理的亲民的个人风格特征,因而翻译时添加了名词“opportunity”, 不仅使句子结构平衡,行文生动,同时,活跃了现场交流氛围,实现了总理和听众之间的形式上的交流和互动。

3.1.2 突出语言使用者身份的动态变化

2)这也是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译文:I want to remin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local authorities that they must to do their job properly, otherwise they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

总理的原话使用“你”,代表在记者招待会场的或不在场的地方政府部门或领导人,寓意在于强调直接交流,而不是第三方的转达。但是如果译者按照原文本翻译为“you”, 势必使提问也是直接听众--路透社记者感到困惑。译者根据信息交流的目的,译为“they”,改变语言使用者身份,使得信息传递顺畅。

3.2 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

政论文体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在于说服公众接受并支持自己的观点。基于此,译文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心理世界,使之得到情感上的人认同。

3.2.1 人称代词的应用

在演说文体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很高。在演说过程当中,演讲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表演说者本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达到信息直接交流的目的,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为了使陈述的观点得到听众认可,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使用也非常频繁。“总理答记者问”中,“we/us/our” 有时代表中国政府,中国, 中国人民,清晰表明总理坚定的立场,强烈的情感,不仅使本国听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也使得外国听众感受到总理强烈的情感。情感的准确表达是政论文体信息传递不可缺少的部分。

3)活力来自于民间。

译文:Our people represent the largest source of vitality.

译者应用“our”寓意在于强调人民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蕴涵了政府和人民是团结的整体,有极强的说服力。

“we/us/our”有时代表讲话者和听众,使得两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拉近两方的距离,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因而,听者在感情上呼应演说者,达成与演说者一直的观点和合作的态度。

3.2.2 情态动词的使用

在政治演说文体中,语言使用者通常利用情态动词传达不同的政治意图。“总理答记者问”中,情态动词“will”使用频率最高,其语法功能表达说话者的意志和决心,2015年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译者使用达79次。

4)政府要清理搭台。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要实行三证合一。

译文The government will eliminate roadblocks and pave the way for people to tap their entrepreneurship. Market access will be further relaxed; business license and all the required certificates will be requir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one single certificate.

译者选择 连续使用“will”,寓意总理对人民坚定的承诺和政府执行承诺的信心。基于此,译者的翻译体现了总理的情感意图,情态动词“will”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效果,使不同立场的语言使用者感受到中国政府简证放权,职能转变的决心。

3.2.3 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的选择

“总理答记者问”文本在形容词选择上,名词类型或客观现象的形容词较多:financial (经济的), China-Japan(中日双边的), social (社会的), environmental (环境的), development (发展方面的)等,体现了该类型文本强调信息传达功能。但某些看似表达演讲者主观判断或评价的形容词也传达了被公认的客观现实。

5)我们愿意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译文:We want to further enhance personnel interflow between the two sides so it can bring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two sides people even closer to each other.

尽管源文本中没有出现表示比较的词语,但译者选用了 “further” 和 “closer”既说明两岸人民一直以来的血浓于水的心相连的关系和中国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一直以来做出的努力的客观事实,也表达了中国将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人民间的联系的愿望。因此,译者通过使用比较级加深听众对于两岸关系的理解和认同。

3.3 社交世界的阐释

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社会因素如文化,宗教和教育背景等都会影响交流目的的达成。在“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中,语言使用者众多,身份复杂,译者解码源语时,社交因素的处理非常关键。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研究成果众多,倾向于重视内容,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具体的翻译方法有完全直译,完全音译,直译加音译,直译加解释,音译加解释等。

但是在“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阅读中,译者更多采取归化策略。例如在1)例句中的“当头炮”,译者并没有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而是脱离原语外壳,翻译为“all about the financial sector”,在微软比应网络词典中“all” 解释是“dominated in mood or character by something”,意为某事物决定性的属性,与“当头炮”的文化寓意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恰好一致。

3.4 时空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政论文体中,时空因素也非常重要,受到翻译学者的广泛关注。资深翻译家程镇球就曾说过政治文献的翻译有较强的时间性。“总理答记者问”文本中出现很多表示时空概念的词语,如:recent,current, now, last year, this year, a few days ago, the other day, in the first two months of this year,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that,here, in China等,给听众清晰的时间和场合对比,帮助其更好理解。同时,礼貌问候语,如,谢谢你--“thank you”, 在非常正式庄重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场合,寓意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更好达到交流的目的。

4 结论

本文通过阅读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从四个方面分析词汇选择的原因,得出了在词汇层面上的该文本的翻译文体特征:1)平衡表达复杂的语言使用者。2)寻求语言使用者在情感上的认同。3)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具有文化归化倾向。4)绝对时空词语频率高。这些翻译文体特征统一为政论演说文体信息交流的目的服务。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没有分析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中各个行业的行话或专业术语的翻译。尽管本文有诸多的局限性,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管窥多元性词汇选择,对于词汇学习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崔亚妮,陈建生.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方梦之.应用文体内部学的翻译体系[J].上海翻译,2004.

[3]Jef Verschueren.语用学诠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罗靖论.语境对话语中词汇理解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5]汪少华.视角的选取与词汇选择过程解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6]王方路.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