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系小文做了一个调查报告,进入了全校提案大赛的前十名。小文的报告近万字,是关于校园安全设备的,她看到:“一课”(第一课室大楼的简称,是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又高又大)的厕所灯近一半是坏的,走廊是完全黑暗的,厕所的门各种损坏,录像监视系统形同虚设,保安人数太少。
小文做这个调查是因为她了解到,这个楼里发生了针对女生的骚扰事件。
戛然而止很可惜
2014年寒假,校方进行了一连串动作,之后“一课”走廊的灯都亮了,厕所设备也修好了,“一课”楼下增设了保安亭。“学校相当积极。”韩益民肯定了学校的行动。韩益民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从1995年至今,在华师教书已有20年。他开设了一门全校公选课“公益与社会变迁”,以小组形式,鼓励学生进入公益行动现场,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
除了和校方沟通外,韩益民就曾经在同学中做过一些尝试。2013年底,韩益民在微博和博客上公布了自己的邮箱,意图收集有遭受过校园性骚扰事件同学的经历。随后又将收集到的20多人匿名信件整理放在微博上,希望以此加强同学们对此事的关注和防狼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向校方反映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和几个关注此事的同学策划,在学生集中的地方张贴标语,“当时我们写了很多‘注意防狼的标语贴在课室的大厅、饮水机、和洗手间旁边。只要是学生会关注的地方我们都贴上了。”
遗憾的是,随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离校,新生入校,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大都戛然而止。
蓄力,发声
几年下来的探索让韩益民有诸多反思,现在他将反性骚扰的关键点放在学生自身——鼓励学生自己发声。
“乖孩子”是华师的学生在外人眼中的标签,这在某种程度上喻示着很多遭遇性骚扰的学生在处理方法上倾向于选择“自认倒霉”。北京师范大学康宸玮调查发现,很多的受骚扰女性却是连报案都没有。不报案因素有:不想体验警察在询问案件细节时带来的不舒服;不想让自己曾卷入性骚扰的事实引起公众的注意;害怕报案后遭到报复和进一步的攻击;还有一些受害者并不知道性骚扰是犯罪,反而觉得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应该责怪自己;对警方处理后果失望。
在一次校园安全讨论会上,韩益民提及校园性骚扰事件,组织方的两个指导老师表示对此事全然不知。一个在华师工作8年的辅导员疑惑:“怎么做了8年的辅导员,没有一个学生跟我说。”
在传播心理上,对此有解释,叫“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但是,学生自己的沉默态度可能让骚扰者有机可乘。为鼓励大家发声,2016年五四青年节那天,韩益民所带领的七个学生建立了CASH(Campus Anti-Sexual Harassment的缩写)行动组公众号,他们意图通过公众号传播校园性骚扰案件及相关问题。
很快他们了解了两个骚扰事件,他们找到了被骚扰者,了解案发当时的详细情况,整理后将整个事件反馈给保卫处,保卫处反性骚扰小组的组长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我是这次反性骚扰小组的组长,住在北区16栋519,接到报案可以迅速出击,同学们遇到性骚扰事故可以随时拨打我电话。”这一信息和事件的调查反馈一起,放在了他们新开不到一个月的cash公众号推送中,阅读量达到3000多。
就读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黄冰瑶是小组的负责人,在黄冰瑶看来,成员大多有一种同理心。“我们聚集起来的想法大多处于个人的责任感或使命感。看不惯,那我们就试着做一些事情吧。”
加强学生们的权利意识和发声的欲望是小组成员的目标之一。“希望更多的人有这样一个意识——在性骚扰发生的时候,不去歧视被骚扰者穿的太少、走夜路等等,不是一味让人们自保或防卫,而是在对性骚扰者谴责的基础之上,能够去反思公共空间的安全问题。”黄冰瑶说。
反性骚扰小组计划在这学期里与校媒和其他组织合作,举办几次线下活动,策划反性骚扰电影沙龙或分享会,目的在于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对性骚扰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她们的维权意识。除此之外,在同学当中去宣传某款实验过后的警报器被韩益民和小组成员们视为一项可行措施。学校女生们可以购买十几块钱的报警器,装在钥匙袋上,看到那些性骚扰的人时可以随时按动警报器,警报器的范围可能是50平方米或者更大。警报器可以第一时间发出求助信号,让周围的人过来抓住这些犯案者。
不过,韩益民也点到了抓到这些惯犯的难度——好几次从保安追赶下逃脱的性骚扰者大多已经摸清了学校死角和逃跑路线。因此,小组人员更多地寄希望于警报器达到恐吓效果,“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恐吓,抓、打让性骚扰者意识到华师人也不是很好欺负的,到这里作案成本还是很高的,慢慢他就会退出华师。”
团队成员大多以学生为主,投入时间毕竟有限,行动落实只能一点点来。“不管反性骚扰还是别的议题,都是一个持久战,不能想着一蹴而就。”黄冰瑶将这个反校园性骚扰定义为“蓄力”的过程。“力量攒得足够多就能质变,当然,量变的过程一定会很漫长,很难熬,但会有团队伙伴一起发力。”
责任编辑:张蕾磊
Tips
关于防狼知识,大多是尽量不走夜路、不要独自一人外出这类以规避为主的论调。其实,增强安全意识很重要,同时还可以借助防狼器具等做好应对的准备。防狼器具比如防狼喷雾、防狼伸缩棍等大家都可以方便地买到,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熟悉使用方法,随身携带,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这样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防狼喷雾是一种非常便捷型的防身武器,当女性遇到侵害时,只需掏出喷雾器,对准歹徒的眼、鼻等皮肤暴露部位喷射,就能让对方无法睁开眼睛并开始剧烈咳嗽,丧失攻击能力。
报警器,由于近些年的女性伤害案例,小型的女性防狼警报器也成为女性防身的又一利器。从外观来说造型可爱,当遇到可疑人员尾随或接近时,你拉响报警器后,130分贝的音量,会让可疑人员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能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
防狼手电筒,便携且颇有威力。防狼手电筒有弱光、强光、爆闪三档,用它直射危险人物的眼睛可使之眩晕,暂时失去侵犯能力。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跑。如果在有选择的地方不要原路直着往回跑,而是往两侧跑。因为人的习惯是往前看,返身直线跑很容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