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娥 韩晓群 许小枚
(东莞市清溪镇清溪医院内一科,广东 东莞 523660)
·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韩月娥*韩晓群 许小枚
(东莞市清溪镇清溪医院内一科,广东 东莞 523660)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呼吸科收治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HR及RR的变化,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前后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0.0%。结论: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并且创伤性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满意,但是在使用过中还需要合并适合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融合护患关系。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开展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探究,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研究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呼吸科收治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62~83岁,病程11个月~17年。
诊断标准:所有的入组患者均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4];重症呼吸衰竭的标准:PaO2升高≥80 mmHg,伴有严重的酸中毒(pH≤7.2)以及意识障碍。本次治疗及护理均取得患者或者家属的同意,并与我方签订知情协议。
1.2 治疗方法
首先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激素、营养支持和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措施。然后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的使用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需要配合的事项,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给予患者带上面罩接上氧气管,使得氧气的流量为4~6 L/min,打开呼吸机调节吸气压为6~18 cmH2O。呼吸管道接上面罩,调节面罩使其不漏气。
1.3 护理方法
本次护理我们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及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不了解使得患者排斥使用无创呼吸机,因此在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前应该向患者和家属充分说明无创呼吸机的应用目的、方法及其治疗过程中配合运用等具体方法。在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带上面罩从而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此时护士应该设法与患者建立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如按床玲、笔谈和手势等,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②面罩的选择的佩戴。选择面罩时要根据患者的面部大小,面罩的松紧度以允许通过1指为佳,但是要防止过松出现漏气和面罩脱落等。初次使用面罩的患者护士要向其说明,面罩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具体的佩戴方法,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护士可以世界示范佩戴方法,消除患者对于面罩的复杂认识。对于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应该绝对进行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一切牵拉呼吸管道的不必要活动,此外护士要定期检查面罩松紧度,必要时可以在鼻翼两侧填塞棉球,从而保证面罩的密闭性并预防压疮。③预防并发症。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口咽干燥、胃肠胀气、面罩压迫、鼻翼皮肤受损、漏气、排痰障碍等,因此要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比如加用湿化器、负压引流、选择合适的面罩、调整面罩固定的位置、间歇松开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主动排痰等。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通气量不足等多是由于痰多引起堵塞,因此要及时排除痰液,增加排气量[5]。⑤撤机后的护理。撤机后要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的吸氧处理,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自行锻炼呼吸功能。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HR及RR的变化,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护理满意程度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5分为满意,≥70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使用SPSS23.0统计数据包,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满意情况
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发现30名患者中,12例满意,15例一般满意,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90.0%。
2.2 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前后差异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辅助患者进行呼吸,使得患者更为舒适,因为具有无创性,因此更容易为患者接受[6,7]。虽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呼吸疲劳等临床特点。而无创呼吸正压通气可以预防呼吸衰竭引起的些许并发症,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通过呼吸机的治疗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使得患者可以从急性期顺利的过度到平稳期。此外由于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突出等优点因此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8,9]。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不了解使得患者比较排斥使用。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长期的接受临床治疗[10],而且这样的患者群体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其身体机能、精神鲸须等都比较差,很难长时间的接受呼吸机的干预治疗[11],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指导,使得患者充分了解该机器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即要保证不漏气,又要保证不压迫患者[12]。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此时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并且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13,14]。
表1 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s)
根据以上的情况,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先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先让患者接受该种临床治疗方式从而增加护理顺应性。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增加患者的治疗安全感,使得患者安心接受治疗。然后给予合适的面罩,在护士的精心和耐心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有效的佩戴面罩,在符合佩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患者不必要的负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口咽干燥等临床并发症,此时我们本着“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减轻患者的临床负担。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时立即汇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最后是撤机后的护理,在撤机以后继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肌的锻炼,使得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并减少撤机后的不良反应。
经过以上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我们发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达90.0%,这在当前紧张医患关系大环境中显得十分重要,此外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也得到例明显的改善。以此说明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中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生命健康。
[1] 李 艳.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教育,2016,8(7):103-105.
[2] 周小红.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5-7.
[3]张梅娟,颜兰娣.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37-38.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0.
[5] 陈玉兰.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2):159-162.
[6] 李艳静 , 徐东波.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7):1048-1049.
[7] 曹启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07-4708.
[8] 杨秀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0):109-110.
[9] 于思筠.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2):80-82.
[10] 谭心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睡眠质量比较及各参数与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
[11] 霍志荣,陈锦暖,吴 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无创通气治疗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1):64-65.
[12] 宋威蓉,初巍巍,王 莉,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5,8(9): 43-45.
[13] 王建云.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4):94-95.
[14] 陈 莉,王凤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172-3173.
10.3969/j.issn.2095-9664.2016.04.28
R47
A
2095-9664(2016)04-0095-03
2016-07-08)
*通讯作者:Email:hyell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