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苍中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饲料处)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解读
□檀苍中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饲料处)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国家对饲料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对《规范》的概念意义还不是太清楚。有必要把这个《规范》给大家解读一下。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是2013年底农业部11次会议通过的,在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 1号令颁布的,2015年 7月1日正式实施。是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的部门规章。是对《条例》第17,18,19,20条进行了细化。从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具有强制性。为什么说具有强制性?就是《规范》依据《条例》第40条规定,饲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规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饲料的原料,并处以5~10万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所以具有强制性。
《规范》的作用,一是提高饲料生产企业负责人的现代化管理思想认识。二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日常管理标准化、程序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提高一线职工的基本素质和生产技能。四是全面保障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保证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
《规范》实施的意义是程序化操作,记录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全过程追溯。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守则,也是监管部门监管的重要依据。
《规范》的主要内容,分为八章 44条(19项管理制度、12个管理操作规程、60种记录表格、24种其他文件材料)。我现在把内容进行了筛选,把一些重点的东西拿出来供大家学习。
规定了立法依据、适用范围、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和饲料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
一、饲料生产企业应当履行的4项义务:
(一)饲料生产企业有按照《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进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的义务;
(二)饲料生产企业有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企业执行《规范》的情况,履行年度备案的义务;
(三)饲料生产企业有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履行饲料年度备案的义务;
(四)饲料生产企业之间有委托生产行为的,委托方和受委托方有分别向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的义务。
二、饲料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
《规范》总则里的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订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没有监督检查,等于没有履职尽责)。
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履行监督责任进行监督检查呢?
(一)制订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二)实施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三)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饲料生产企业,按照《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处罚应留存立案、调查和处罚的证据,并归档保管。
对饲料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商评价、原料采购和验收、原料仓储管理和原料进货台账等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饲料原料质量安全直接决定着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好原料的采购与管理是饲料生产的首要环节。以下是几项关键点:
(一)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统称原料)的采购管理,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统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
(二)企业应当逐批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查验或者检验,还应当每3个月至少选择5种原料,自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其主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原料安全性评价,并保存原始凭证。
(三)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原料进货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进货台账的内容要填全,包括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供应商的名称、联系方式、产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或者检验信息、进货日期、经办人等信息。
生产过程控制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设计文件及工艺参数控制、作业岗位操作与记录、防止交叉污染及外来污染、产品配方管理、产品标签管理、产品混合均匀度控制、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
这一章是实施规范的核心环节,是确保饲料生产质量安全、有效、稳定的关键。以下是几项关键点:
(一)企业应当制定工艺设计文件,设定好合理的生产工艺参数。
(二)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三)不得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
(四)企业应当对生产配方中添加比例小于0.2%的原料进行预混合。
(五)产品标签的设计要求及内容应符合《饲料标签》(GB10648)标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签这一条很重要,各个企业要认真按照规范去做。
(六)企业应当每6个月按照产品类别(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进行至少1次混合均匀度验证,并做好验证记录。混合机发生故障维修后,也要进行混合度验证。
产品质量控制这一章内容主要包括现场质量巡查、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仪器与设备、试剂与溶液、检验能力验证、产品留样观察、不合格品管理等内容。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有好的质量才有好的市场。以下是几项关键点:
(一)企业应当每周从其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抽取五个批次的产品自行检验主要成分指标。主要成分指标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企业应当每年选择 5个检验项目,采取一项或多项措施进行检验能力验证,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三)企业应当对每批次产品实施留样观察,填写并保存好留样观察记录,保存时间应当超过产品保质期1个月。
这一章是从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产品仓储的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仓储管理制度的建立、产品出入库记录、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车辆运输管理等内容,以确保产品的可溯性。
产品的贮存与运输是产品交付给客户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产品生产与客户使用在时间、空间以及品种和数量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同步,贮存和运输就发挥着重要的缓冲和储备作用。以下是几项关键点:
(一)库位规划应结合仓库面积、仓库空间、储存产品的品种、数量、储存周转期等进行整体设计,要严格按规划好的布局存放,库房要悬挂库位规划图。
(二)环境要求应具备产品标签中规定的储存条件,对温湿度有特定要求的产品,应明确温湿度标准,设置温湿度测定装置和监控设施,并定时检查温湿度是否符合标准。
(三)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应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示。禁止投放市场。
(四)运输环节尽量做到专车专用,要教育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五)要建立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客户投诉的管理、产品召回的管理和召回产品的处理。
《规范》体现的理念就是重视和服务客户。在产品的销售、使用过程中,衍生出产品投诉和产品召回的重要环节。通过客户的投诉等信息反馈,企业可以发现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而推动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对已确认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通过主动召回防止缺陷产品给养殖动物、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是企业对社会和客户应有的责任。
这一章的内容包括人员培训、场区环境卫生和记录管理。
人员培训、环境卫生、记录管理是确保饲料质量安全的基础工作,体现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能力。
这一章的内容规定了实施《规范》的时间。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