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曲霉菌病的防治心得

2016-12-17 15:08:10于波
北方牧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棚舍曲霉菌鸭群

□ 于波

肉鸭曲霉菌病的防治心得

□于波

肉鸭的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在肉鸭养殖过程中,尤以夏秋多雨时节(南方梅雨时节)最易发生。临床上常见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其中肉鸭最多发,多成急性爆发性,常造成大批死亡。感染本病较轻的虽然死亡不大,但易造成生长缓慢并易继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今年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方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多日未见阳光,本病发生较重。

感染本病的鸭群,初期可见鸭群中出现部分鸭只不喜饮食,严重的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缩脖、呆在一边;翅下垂、羽毛杂乱,眯眼似睡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患鸭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当患鸭张口吸气时,常可见颈部气囊明显肿大、一起一伏;呼气时如打哈欠。随着呼吸困难的加重,常可见患鸭颈部向上前方伸的很长,一伸一缩比较明显。并有部分严重患鸭排出黄色或绿色稀粪。

患鸭后期出现食欲废绝,发生麻痹现象或发生阵发性抽搐;患鸭不时摇头,头向后弯,严重者甚至不能保持身体平衡而跌倒,呈现挣扎而不能站立的状态,逐渐消瘦死亡。剖检病死鸭常可发现肺部有针尖大或更大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结节。在气囊或腹腔浆膜上可见到淡黄色或淡灰色的干酪样块状物,并伴有气囊浑浊。

在临床中,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以鸭舍潮湿、通风不佳、舍内温度又适宜霉菌的繁殖;部分养殖户管理不细致,被霉菌感染的垫料或饲料在上述因素的促成下发生霉变,养户未及时处置,从而引发本病。要确诊本病首选实验室诊断。临床上不具备实验条件时,调查垫料、饲料、供水管线(供水管线不及时消毒清理是引起慢性霉菌中毒的最常见因素)是否存在霉变可能;并尽可能多的解剖病鸭和死鸭,寻找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综合分析,以做出发生本病的判断。

发生本病时,根据分析确定发病因素后,及时去除发病病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减轻损害。因为本病发生时损失较大且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防止发生本病的最根本办法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措施。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根本。加强养殖棚舍的清洁卫生工作,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并积极管理,最大限度的排除容易诱发饲料和垫料发生霉变的不利因素。比如,多通风,及时排除养殖棚舍内的湿气,保持舍内干燥卫生;饲料合理储存防止霉变;养殖器具定期清理消毒等等。

对于已经发生本病且病情轻微的鸭群,可采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5天,并在饲料中按每千克体重1~2万国际单位的的制霉菌素进行饲喂,每天两次,连用3~5天,可取得一定效果。或使用脱霉类产品,也有不错疗效。

猜你喜欢
棚舍曲霉菌鸭群
鸡曲霉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鉴别与防治
冬季养羊三要点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21年1期)2021-03-29 00:40:00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湖南农业(2020年12期)2020-12-21 05:19:22
保育猪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预防分析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新农民(2020年36期)2020-02-02 08:23:56
肺曲霉菌合并肺放线菌感染一例
佩特曲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13
如何修建肉鸭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