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标准化工作指要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标准化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做了大量基础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技术验证、产业示范、产品试验等)工作。12年来,协会通过思想确立、组织构建、规则制定、技术验证、产品试验、成果集成等标准化行动,先后发布了紧扣“协会标准”的系列工作有41项。可以说,协会标准化工作起步早,着眼高,工作扎实,步子稳健,经得起时间检验。今天,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发“土十条”,构筑“土肥和谐”新关系,首制《腐植酸有机肥料》“协会标准”,就是稳健地开展协会标准化工作的最好说明。现将协会标准化工作按时序摘 要如下。
1、2005年,正式启动标准化工作,《构筑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专业(产品)标准体系势在必行》,见本刊2005年第2期。
2、2006年,正式成立了“协会(专业)标准专家评审委员会”,见中腐协〔2006〕22号文件。
3、2007年,《腐植酸》杂志增设“协会(专业)标准讨论”专栏;发布《腐植酸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标准(讨论稿)》,见本刊2007年第3期。
4、2008年,发布《一体化育苗营养基适议指标(讨论稿)》,见本刊2008年第1期;发布《腐植酸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粉剂)标准(讨论稿)》,见本刊2008年第3期;发布《腐植酸类液态原料包装标准(讨论稿)》,见本刊2008年第6期。
5、2009年,协助成立了“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工作组”;代表全行业对实施国家标准GB 18877-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出意见和建议;转发国家标准《腐植酸加工原料分类(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09年第1期;转发国家标准《腐植酸类肥料分类(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09年第2期;转发国家标准《固体腐植酸加工原料产品包装(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09年第3期;转发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腐植酸有机肥料标准(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09年第4期;发布“协会标准的制定流程”,见本刊2009年第5期。
6、2010年,转发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工作组《腐植酸钠》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10年第4期。
7、2011年,成立“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见中腐协〔2011〕8号文件;发布全国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最新修订《腐植酸铵肥料分析方法(报批稿)》,见本刊2011年第6期。
8、2012年,发布《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草案)》,见本刊2012年第3期;发布《腐植酸有机肥料(草案)》,见本刊2012年第4期;转发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农业用腐植酸和黄腐酸原料产品分类(讨论稿)》,见本刊2012年第6期。
9、2013年,与中国标准化协会签署了联合制订“协会(团体)标准”的战略合作协议;发布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起草的《腐植酸类肥料分类(讨论稿)》,见本刊2013年第1期。
10、2014年,协会提出“让我们给地球安装一个标准环(碳链)”的口号;发布《腐植酸复混肥料(草案)》,见本刊2014年第5期。
11、2015年,确立“腐植酸标准化工作元年”;协会协助全国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升格为“腐植酸肥料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发布《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的制定流程》,见本刊2015年第3期;发布《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构成》,见本刊2015年第5期;发布《腐植酸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草案)》等文件和管理办法,见本刊2015年第6期。
12、2016年,发布《腐植酸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送审稿)》《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送审稿)》《腐植酸复混肥料(送审稿)》,见本刊2016年第1期;发布《荧光光谱技术快速判定产品中腐植酸原料碳系数的方法(送审稿)》《总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送审稿)》《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容量法(送审稿)》《腐植酸肥料中氯含量的测定(送审稿)》,见本刊2016年第2期;发布《腐植酸原料样品的采集、分析、制备和贮存(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16年第4期;发布《腐植酸样品pH值的测定(征求意见稿)》,见本刊2016年第5期。
12年来,协会伴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对指导腐植酸肥料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