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高校传播的基本路径

2016-12-17 02:44
关键词:头脑理论政治

李 野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高校传播的基本路径

李野

中国梦是富强梦、人民梦、实干梦,它内在地要求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攀升、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要求全体人民在执政党领导下真抓实干。中国梦要想走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面临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等多方面挑战。要保证中国梦传播的效果,必须做好课前调研,找准中国梦的切入点;创新中国梦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党史国史的修养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梦;路径

梦想是鼓舞个人奋斗的目标,是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论断,[1]并在2013年3月的就职宣言中9次提到中国梦,初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梦内涵、特征、意义和基本要求的基本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梦“三进”的关键是进头脑,尤其是如何使中国梦走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构成了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分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中国梦进大学生头脑面临的挑战和现实路径。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要使中国梦走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首先需要搞清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中国梦以全球化时代为历史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现实依托,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几代人追求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本质上是富强梦、人民梦、实干梦。

(一)中国梦是富强梦,要求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攀升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自己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璀璨的精神文明。在明代以前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成果中,由中国人民发明创造的成果占了一半左右。中国作为一个长期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国,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西方列强国家的侵略,中国国力国运衰弱,内忧外患频仍,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各阶级先进分子为谋得国家富强前赴后继,乃至为国捐躯。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开始便投身于推动中国制度变革的社会实践,在《少年中国说》中更是喊出了“建立一个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的口号,终生致力于探索一条使中国繁荣富强的道路。孙中山在领导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斗争中,多次组建革命政党和革命团体,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试图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探索到了一条真正能使中国走向富强、振兴的正确道路。纵观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民族近代史,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始终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是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的首要意义在于实现国家富强,中国梦是求富求强梦。

(二)中国梦是人民梦,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人民群众是这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创造者和建设者,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观察世界、改造世界、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方面,中国梦内在地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安康幸福当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梦要求执政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倾听基层群众呼声,把实现民族复兴与谋求人民福祉统一起来,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梦内在地要求将人民群众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中国梦要求把人民群众当作民族复兴伟业的直接受益者,紧密团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依托,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中国梦是实干梦,要求全体人民在执政党领导下真抓实干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的理论果实,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在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科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吸引着无数革命家、政治家为之奋斗和实践。在世界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曾经有过短短数年内相继建立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辉煌历史,也有过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一夜之间垮台的惨痛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制度实践和制度创新,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既无前人经验可资借鉴,又无现成模式可供参考。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和建设蓝图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假设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先后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克服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左”倾错误,团结全党全体人民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调整,制定了“三步走”的科学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真抓实干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改革前期积累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社会利益格局越来越复杂,公民政治参与热情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都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也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的实干才能获得解决。

二、中国梦在高校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国梦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但在后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日益受到挑战,政治信息来源的权威性遭到极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载体、渠道和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梦要想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必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中国梦宣传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按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格局,中国梦进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相关活动来承担。但是,本世纪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较之上个世纪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中国梦处在各种思潮、学说包围之中,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政治价值观念体系和学说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洞开,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各种西方思潮纷纭而来,加之本土思想的复归,中国变成了各种思想自由交流的公开市场。不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给予解释,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儒学等形形色色的新理论或旧学说的新变种应运而生,[3]争相对现实社会运动的规律和矛盾、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作出各自的解释。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政治理论观点、思想和学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处在这种思想战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像包含着各种政治立场的商品一样自由贸易,符合受众需求、具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受到追捧,相反陈旧的观点和过时的理论往往被弃置一旁,乃至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梦传播所凭借的传统渠道严重萎缩。大众传媒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保持着强大的传播功能,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日益普及。博客、微博等新的传播方式由于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个性化和亲和力的特点更是受到青年人的热捧,各种时政新闻类、娱乐类、体育类、生活类媒体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关照生活、建立自我的各种平台。在大众传媒推动下,海量信息被生产复制出来,迎合不同受众群体不同的阅读和视听习惯,不同的心理偏好和需求。在信息爆炸的空间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传播格局中,难以发挥强大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党史国史修养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梦能否真正走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组织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相关教学实践等活动。目前而言,中国梦进头脑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中国梦进头脑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高的党史国史修养。中国梦本质上是170多年来中华民族数代儿女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它根源于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也只有在解读历史中才能得到科学、全面的解释。抛开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梦就会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中国梦讲的精确、讲的生动、讲的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离不开授课教师对党史国史丰富知识的熟稔把握、对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历史修养。二是中国梦进头脑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强的理论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外学术交流活动空前增多,中国在引进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许多偏见和谬误。许多学者在研究社会科学时,习惯使用西方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视角观察分析中国现实,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食洋不化、生搬硬套的不良现象。不仅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荡然无存,甚至连科学的方法、理性的头脑和独立的立场也弃置不顾。中国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富有中国国情特色的土生土长的理论成果,不仅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理论自觉,也要求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建立高度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避免和改变言必称欧美的思维习惯。

(三)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政治参与热情爆发期和90年代中期“离开政治”低谷期之后,新世纪以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升温。他们不仅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热点问题表现出极大兴趣,也经常对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表达立场和观点。有些大学生还参加了保护生态环境协会、保护动植物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多种公益性组织,其政治活动参与范围和参与程度都有较大提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当代青年大学生与当下社会发生日益密切的联系,新兴大众传播方式成为大学生表达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一项针对大学生微博内容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微博61.3%的内容属于记录生活的内容;49.7%属于表达自己看法的内容。这些微博内容有55%的主题涉及当下社会舆论热点问题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4]中组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在校大学生达到395万人,吸收大学生党员124万人,吸收大学生党员总数相当于当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9.7%,大学生党员总数占到全体大学生人数的8%,基本实现了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0年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达到历史最高145万人,参加考试达到93万人,[5]其中应届毕业大学生成为“考公族”绝对主力。这两项数据有力地表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在稳步提升。这种政治参与热情在中国梦教育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中国梦的灌输,而是进行独立思考、批判和建构,并通过一些新媒体平台表达出来。

三、中国梦在高校传播的路径选择

(一)做好课前调研,找准中国梦进大学生头脑的切入点

中国梦诞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并不遥远,也不晦涩,学生接受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较小。但越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往往也越难以讲得深刻透彻、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所以,在中国梦内容讲授之前,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对中国梦的态度、理解难点、心理期待等问题,从而找准中国梦进课堂、进头脑的切入点。一是要根据年龄、性别、民族、性格特征、兴趣、活跃程度等指标,将所有授课对象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群体。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各个类型学生群体中的典型代表进行对话沟通,了解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基本看法、理解程度和心理期望等问题。将上述问题归纳成几个方面的大问题,充分查阅相关材料,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设计教学环节,对其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准备、集中讲授。二是要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对他们的博客、微博等自我观点的表达平台的了解,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倾向和关注的热点话题。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和中国梦问题结合起来,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到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中国梦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要在新学期教学计划的安排制定过程中,适当增加关于中国梦问题的课时数,通过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关注中国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中国梦问题的课堂授课之前,可以设置学生参与环节,让学生通过发言回忆自己梦想的变化过程,讲述自己关于中国梦的基本认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判断和期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梦问题的关注度,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对中国梦认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对症下药。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经历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个人梦想,讲述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然后把学生梦想和教师本人梦想加以对比,增强学生在中国梦认识问题上的历史纵深感。除了课堂授课之外,还应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中国梦进大学生头脑中的作用。通过创造条件,组织学生以参观考察博物馆、专题展览馆、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旅游景点等方式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深刻意义和基本要求。通过把课堂教学和实践调研结合起来,贯通中国梦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整体过程,巩固和升华课堂教学的成果,实现中国梦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教师对中国梦问题的研究水平

中国梦作为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仅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崭新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也是新的知识点。“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高校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决定中国梦进大学生头脑有效性的主要前提因素。要保证中国梦理论走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首先要保证中国梦走进高校教师的头脑。一是要围绕中国梦问题对高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中国梦专题培训计划,对高校教师进行短期轮训,确保将中国梦理论走进高校教师的头脑,为进一步做好中国梦在高等院校的宣传教育准备组织力量。二是要增强高校教师的党史国史修养。具有深刻的党史国史修养是做好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国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重温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17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对于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研修党史国史成为当前高校教师必须加强的重要基本功。[7]三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对中国梦的研究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科研中设立中国梦研究专项,鼓励学校、学会等机构要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中国梦主题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组织开展中国梦读书、学习、授课竞赛,多渠道、多方式增强中国梦研究的水平。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国梦走进大学生头脑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8]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引导、熏陶塑造、规范行为、传播信息等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对于促进中国梦进大学生头脑具有显著作用。一是要加强校园媒体建设。要在现有的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广泛开设与中国梦相关的栏目或节目,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在引导大学生更新关于中国梦的思想观念、加强中国梦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增加大学生与校园媒体的互动,使校园媒体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二是要编印中国梦普及类出版物。抓紧组织专家学者编印一批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普及读物,在教辅图书中增设关于中国梦的篇章,突出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要加强校园各类组织平台建设。要高度重视各类团体组织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的协同带动作用,以党组织、团组织为核心,以大学生社团为外围,组织各类以中国梦为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紧紧抓住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平台,积极探索完善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结论

中国梦是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凝聚中国社会各阶层共识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的发展目标。中国梦进头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举措。落实这项工作除了从上述创新理念、培育人才队伍、创新传播方式等入手之外,还应进一步探索中国梦进头脑的具体机制,进一步探索在不同人群中推进中国梦认同的个性化途径,这都构成了未来中国梦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1]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3] 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2.

[4] 王俊秀,杨宜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82.

[5] 人社部.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R].(2015-05-28)[2015-07-20].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505/t20150528_162040.htm.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7] 习近平.党史国史这门课必须修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6-27(01).

[8]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8.

【责任编辑李丽】

D643

A

1009-5101(2016)05-0148-05

2015-11-25

李野,长春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长春130122)

猜你喜欢
头脑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头脑对对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超级头脑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