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明 易玄 吴蕾慧
[摘 要] 鉴于审计课程的综合性、实务性及其在经管类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研究不仅对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技能,而且对提高卓越会计专业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15所国内高校审计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并从卓越人才培养的审计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变革,优化实践教学的支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即应制定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审计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优化审计实践教学的环境支持。
[关键词] 卓越人才;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 D320[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为推动高校质量内涵建设,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教育部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鉴于审计课程的综合性、实务性及其在经济管理类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等,提升审计实践操作能力既是经管类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Bryan Howiesona,Phil Hancockb等人(2014)研究了大学和会计从业者各自扮演的角色问题,并指出大学基础教育没有重视会计从业者的角色和责任,企业应该多为大学提供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JonathanC.Njoku等人(2010)认为会计专业教师应该发展成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融合的“混合专家”,这种融合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可以实现各种专业能力的互补建设。张荣(2014)分析了风险基础审计对职业判断能力提出新挑战,并提出一系列改进审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金春云,秦桂莲(2013)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庞卉(2012)、马志娟(2012)、刘世全(2013)等以审计职能拓展为背景,分析了审计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提出了审计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但上述研究大部分围绕审计实践教学环节,对关于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采用文献调查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审计实践教学模式现状,收集用人单位对现行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建议,设计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高校审计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通过审计实践课程学习运用审计理论知识进行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探讨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我国高等院校审计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解我国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学现状,笔者对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5所国内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院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审计学》都被安排成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报告审计的实践能力。立信、南审还开设了审计学专业,具体细分为ACCA、IT审计、内部审计、工程审计方向等。北大采用“研究型学习”+“参与式讨论”+“团队化实践”培养模式,超过24%学生毕业到事务所或咨询公司从事审计和管理咨询工作。对外经贸和浙工商利用MPACC、MAUD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务导师资源以及来自于外贸、商业、财政金融行业丰富的校友资源,构建政、企、校协同培养体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培训师资队伍和开发课程资源,进而优化培养方案、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管理型卓越人才。立信学院通过“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校外实习”3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执业的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长理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以“校企”联合教学为特色,集“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双师指导”于一体。其中课程改革实施“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每4位学生为一组,实行“双导师制”,突出学生的个性;“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强调实践资料的真实性与实务导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都能结合自身特色,注重提高学生审计实践能力。实践操作形式主要包括:
(一)手工审计实验
根据提供被审计案例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一定时期的财务报告及证、账等资料,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审计基本原理,对案例企业经营活动及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审计,填制工作底稿并撰写审计报告。通过手工模拟,学生熟悉了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及编制方法。但也存在诸如对被审单位及其基本情况的了解不深,难以锻炼学生在风险评估与应对过程中收集证据、解释证据的专业技能。
(二)审计软件实验
常见的商品化审计软件包括:用友审易、TeamMate、审计之星等。这些审计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库供学生查询,提供了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模板,对学生掌握无纸化审计技能提供了帮助。遗憾的是不少审计软件实验教学还停留在熟悉软件功能的层面。因为难以做到对被审案例企业单位财务软件的无缝连接,财务报告及其他经营数据导入部分还存在“孤岛”现象。偏重审计软件操作,忽略审计执行过程,学生对审计软件环境下审计目标、程序、证据以及审计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难以理解。
(三)校外审计实习
校外实习一般安排在学校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或者由学生联系校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单位指定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审计实践报告和实习日志,需要经实践指导老师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返校后再提交给专业实习的校内导师。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根据被审计单位基本情況了解审计实施现状与基本流程,熟悉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依据、证据获取途径以及审计报告编制方法等。但据笔者了解,目前,校外审计实习学生多被安排在主要业务岗位上,从事简单重复的凭证抽查、Excel表输入、工作底稿的归档等工作。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进度、实习内容与目标的匹配性管控难,审计实践内容、方法、质量测评并不具备系统性,而且忽略风险评估、进一步审计程序等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因而审计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实践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相应环境资源为支撑的有机整体。因此,审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围绕这三大要素展开。
(一)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审计实践教学目标制定
根据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计划文件精神,卓越会计人才是指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国际化特征的能够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或独立审计)业务,为经济管理活动和财务报告提供确认与咨询服务的专门人才。进一步可分解为可观测的三个标准:坚守职业责任,创新审计思维,维护公众利益的个人素质标准;持续学习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知识标准;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履行确认与咨询职能的职业技能标准。各高校要在卓越会计师能力需求调研的情况下,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制定审计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
按照实践技能层次和实验内容深度的递进原则,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阶段、专业实践阶段和综合提升阶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阶段主要通过情境模拟和案例教学方式巩固理论学习成果。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报告审计情境的仿真和模拟,比如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重要性的判断,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等,都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由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审计过程中的逻辑与规律。对于案例设计的思考题,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外充分准备,搜集与案例有关的会计与审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演进,了解一定数量上市公司的特定交易、事项及相关会计处理实务,以保证课堂讨论的效果。专业实践阶段是对学生是对审计岗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专业实践包括校内课程实验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校内实验主要以个人为实验单位,运用计算机软件(Excel或审计软件)完成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过程中的审计工作底稿。校外的企业实习或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主要是熟悉不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控制环境,参与审计项目团队实践风险导向审计流程,掌握审计确认和咨询的实际操作技能。综合提升阶段主要通过学科知识竞赛、创新性项目设计与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整体性,同时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优化审计实践教学的环境支持
审计实践教学模式实施需要相关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持。首先是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行业协会、监管机构的实务培训,参加权威职业资格考试(ACCA,CICPA),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水平。也可以从实务界聘请校外合作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或举行实务专题讲座。其次是建设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随着“创新创业”战略下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联系的深入,实践基地的人才“孵化器”作用日益显现。再次是优化审计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包括学科专业资源、软硬件条件、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实验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和共享开放的机制,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等,保证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促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卓越人才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Bryan Howieson, et al. Who should teach what? Australian perceptions of the roles of universities and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14(32):259-275
[2]Jonathan C. Njoku, et al.Fusion of expertise among accounting faculty: towards an expertisemodel for academia in accounting [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10
[3]梁慧媛.审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2(1):117-118
[4]贾锦芳.高职高专审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192-193
[5]谢志明,易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9):276-277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