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校 赵喜哲
【摘 要】本文提出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控系统,旨在通过异常信息可视化、智能化升级管控、短信群发的模式,实现异常信息的快速传递及有效的压力传导,提高异常责任部门处理问题的时效性,提高企业执行力,不断提高生产运行异常管理信息化水平,将生产异常对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控
一、引言
企业的管理包括正常情况的维持和异常情况的处置管理,而异常情况的发生及延迟解决不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制造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轨道车辆制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打造国际级现代化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多品种、小批量和出口产品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致使生产过程环境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容易引起生产异常。当前,轨道车辆制造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两大方面。对于大多轨道车辆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生产异常情况时有发生,生产异常时常会造成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线中断,甚至较长时间的停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及交期。因此,要打造国际级现代化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生产异常进行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生产异常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将生产异常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某轨道车辆制造企业生产异常管理现状
(一)生产现场异常的分类
生产现场异常大致分为人力资源异常、设备问题异常、工艺问题异常、能源问题异常、物料问题异常、技术问题异常、品质保证异常、突发异常等。
(二)异常信息响应程序
1.生产现场异常信息采集与传递。
(1)生产异常问题发生后,操作者立即将生产异常信息填写到SQDCM看板的《改善公报》上。
(2)对于30分钟内未能解决的异常,管理人员将生产异常信息发布在公司的生产现场留言板上。
2.生产现场异常信息传递。
(1)操作者通过手机短信、电话沟通等方式,将生产现场采集的异常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的管理人员。
(2)管理人员将制定的异常处理方案和指令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及时传递给现场的操作人员,同时利用“FeiQ.exe”、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主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传递生产异常信息。
3.异常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于2小时内没有关闭的生产异常问题,生产单位向归口管理部门反馈,归口管理部门在8小时内,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落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生产单位。
(2)对于8小时没有关闭的生产异常问题,生产单位向公司生产部门主管副部长反馈生产异常信息,由主管副部长协调解决。
(3)对于16小时没有关闭的生产异常问题,由公司生产部门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进行落实。
4.异常问题统计与处理。
(1)2小时以上的生产异常,由各中心、分公司记录、统计,对异常持续时间在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问题,由各中心、分公司制定临时措施,并编写《异常问题处理报告》。
(2)对异常持续时间达8小时以上的问题,由异常问题的责任部门组织编写《异常问题处理报告》,报公司生产部门存档。
(3)每季度对异常统计在累计持续时间前3位、发生频次前3位的异常问题,由公司专家团队牵头组织攻关,并编制《重点攻关项目报告单》,制定长期对策,杜绝异常再发生。
三、异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生产异常的责任单位界定不清,延缓了问题的解决。
2.缺少必要的压力传导机制。
3.评价机制不健全,异常信息上网对责任单位触动不大。
4.相关单位对异常管理不重视,把异常当成正常。
5.准时交付率较低,加班常态化。
6.与轨道车辆制造同行相比生产周期长、在产资金占用过多。
7.异常频发、主要工序生产时常处于中断状态。某轨道车辆制造企业2015年各主要工序生产异常累计停产1507天、累计频次586次(8小时以上统计口径)。
四、对异常信息可视化、升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立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
1.预警信息录入。由操作者把即将影响生产的信息录入到异常信息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中,注明生产需求时间后在处理问题第一责任人栏中选择相应的人员,系统中将显示出第一责任人姓名、档案号、异常创建人、异常生效时间、异常反馈时间、异常内容等信息,同时本单位领导将收到生产异常信息短信。
2.主管领导审核。异常信息录入以后,由本单位有审核权限的领导在2小时内审核,在审核栏打“V”确认以后信息完成上传,所有开权限的人员信息共享,同时问题处理第一责任人将收到短信群发平台的相关信息及异常信息的电子邮件。
3.到了生产需求期以后,预警信息将自动转为生产异常信息,并开始计时(按有效工作日统计)。
(二)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异常信息升级管理
1.异常问题在4小时没内有关闭,系统自动将异常信息以短信及电子邮件的形式转给责任问题所在单位的主管副部长。
2.异常问题在8小时内没有关闭,系统自动将异常信息以短信及电子邮件的形式转给责任问题所在单位行政正职领导,该领导在办公室可视化终端显示平台上将显示因本部门责任导致的生产中断问题。
3.异常问题在16小时内没有关闭,系统自动将异常信息以短信及电子邮件的形式转给负责责任单位业务的副总工程师,该领导办公室可视化终端显示平台上将显示需解决的生产中断问题。
4.异常问题在24小时内没有关闭,系统自动将停产信息转给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领导在收到短信群发平台的异常信息的同时,在可视化终端显示平台上将显示亟待解决的产中断问题。
5.异常问题在32小时内没有关闭,系统自动将停产信息转给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在可视化终端显示平台上将看到重大停产信息(可手动关闭)。
(三)终端信息显示平台设置
1.公司领导办公室: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2.技术部门领导办公室:总工程师、主管工艺、设计副总师、开发部部长。
3.管理部室办公室:生产物控部部长、生产经理办公室主任、业务部部长、采购部部长、资产部部长、质量保证部部长、动力厂厂长。
4.生产单位总经理办公室:高速中心、转向架中心、客车中心、动检中心、冲压分公司、内饰件分公司。
五、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除了给企业带来直观经济效益外,更为重要的是可望实现企业生产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信息传递流畅有效。通过实施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异常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准确的异常信息,杜绝信息传递的错误及延后,整体提升了生产异常信息的反馈速度。
2.产能得到明显提升。生产异常得到及时处理,减少了停产时间,从而提升了整体产能。
3.异常反应能力提速增效。以前的生产异常信息逐级人工反馈,效率低,现在由计算机网络终端自动完成。
4.责任明确并落地生效。以往生产发生异常时,各个部门之间容易相互推诿塞责,给问题的解决带来诸多不便。实施生产异常可视化、升级管理系统后,由于实施了压力传导,大大缩短了异常处置时间。
5.企业竞争力得以增强。上述思路建立的异常可视化为核心的生产异常升级管控系统,给管理人员处理生产异常问题设定了时限,减少异常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实现更少的在制品、更短的交货周期、更优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作者简介:
赵喜哲(1971-)男,吉林德惠人,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物控部高级工程师。
李中校(1962-),吉林长春人,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物控部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