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卫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
珍贵的档案史料《吴煦档案》
钱文卫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
清苏松太道吴煦向英国商人借款镇压太平军的借据
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中,有一大宗总数数万件且无须辨伪的档案史料,是历经晚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任苏松太道道员、江海关监督、江苏布政使、督带常胜军正任、二品顶戴等要职,一度曾在上海滩的政治、经济、军事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风云人物吴煦,在苏南和上海地区任职期间所形成及抄存的公务档案和来往信函。这些原始档案时间跨度为乾隆至同治年间,内容极其丰富,既是吴煦官场活动的详细记录,也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吴煦档案发现于1953年2月,当时杭州市文管会的陈训慈(陈布雷的胞弟)听说在一个废品收购站中有太平天国的零散文献,立即前去封存了这些旧书旧纸,并通过了解得知,这是清督带“常胜军”的苏松太道吴煦后人当废纸出售的。在请示市文管会主任邵斐子后,组织人力去吴家旧宅继续查找,经多方努力共搜集到旧书、旧文献等九大箱计729公斤。这其中包括在国内尚属孤本的两册太平天国印书原刻本《太平军目》和《太平救世歌》,太平天国和小刀会的公文原件、抄件,如小刀会首领陈阿林的布告和翼王石达开部将吉庆元等67人联名上书天王洪秀全的“万里回朝保主”奏稿,还有堪称宝贵至极的“夹浦关票”、李鸿章通缉投奔太平军的洋枪队首领之一白齐文的布告——洋洋大观,不胜枚举。这是解放后有关太平天国史料最重要的一次发现,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此高度重视。浙江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在稍作整理后派专人送交北京,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1959年4月,中央文化部将之拨运给南京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之后,中国革命博物馆又送来吴煦档案两大箱。
作为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吴煦一生的活动是和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始终的。吴煦(1809—1872),字晓帆,号春池,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青年时便随其父、兄幕游两浙,不仅熟悉了官场内幕,还学得了衙门办案、理漕、刑讼、交际等手段。道光二十五年(1845)以捐纳得试进入官场,历任江苏宜兴、震泽、吴江、金坛、嘉定等地知县。
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及附近各县后,吴煦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中办文案。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吉尔杭阿去镇江镇压太平军,吴煦留上海办理“善后事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吴煦充桂良、花沙纳的随员,在上海办理与英、法等国商订通商税则事务,受到赏识。先后署理苏松太道、督理江海关并苏松太兵备道、盐运使署江南苏松太道和江苏布政使。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长驱直下常州、苏州,直指上海。作为上海地方官的吴煦,为了维护通商要埠的贸易繁荣,不影响买办官绅和在华列强的商业利益,与苏松粮道杨坊用重金雇用美国流氓华尔,组织了一支臭名远扬的“洋枪队”,并与驻沪领事策划“会同防剿”。又以重价租借英船,从安庆将李鸿章的五千淮军接来上海,组成中外联合势力打击太平军,进而使太平天国战事接连失利。
同治元年(1862)二月,江苏巡抚薛焕以华尔洋枪队在松江抗拒太平军“得利”,奏请将洋枪队改名“常胜军”,派吴煦督带。由于吴煦握有饷源,漫无限制,这班“洋打手”陆续增至4500人,月饷7、8万两,且日益骄蹇,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引起朝廷的不安。后来又有“常胜军”新统领白齐文殴官抢饷之闹剧,惹怒了曾国藩、李鸿章等封疆大臣,并迁怒于吴煦,使得清政府要将吴煦等“严参治罪”。最终吴煦迫于无奈交出官印,并与杨坊各出一半,偿还纹银31万两、英洋6.3万元,这是他们贪赃侵吞的公款和剥削来的民脂民膏。同治三年(1864)九月吴煦仍留江苏以道员即补,虽未官复原职,也总算得到了一个体面的下台之阶。同治四年自称已“毁家去官”的吴煦称疾归里,终在同治十一年(1872)63岁去世。
对吴煦档案进行编纂整理工作最早开始于1958年,静吾和仲丁两人初翻了吴煦档案后,编成21.3万字的《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一书,收录太平天国文书6件、有关小刀会文件12件、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关系文件14件、有关洋枪队的文件26件、外人书信19封、会防局译报选辑205则,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这是第一部披露吴煦档案的史料书。
吴煦档案十分庞杂零碎,不仅有奏折、禀报、探报、外交公文照会底稿、厘金和军饷账册、报销底册、科举试题、记事等史料文件,还有与上级、同僚、下属间的往来信函,有些则无法断定是否与吴煦有关,故不能完整编为一个全宗。1962年春,史学家罗尔纲在仔细翻阅全部档案后,定出编辑纲目和编选凡例,编成了《吴煦档案目录,附类目索引及重要问题目录索引》,为往后的编辑整理和研究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吴煦档案大致分为三大部类。“吴煦档案”类目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任职知县与委办个项差使的文件,任职苏松太道兼统“常胜军”有关政务、外交事务、海关关务、军务、军需报销、招抚难民、庶务方面的各种文件、税单、簿册等,兼署江苏布政使期间的政事、捐税、信函、账册,吴煦儿子吴宗麟的履历、家册,空白执照、封套等。时间起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止于同治五年(1866)。“江苏各衙门档案”类目分为农民革命运动卷和帝国主义侵略与人民反帝斗争卷,包括江苏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苏松太道、苏州知府、镇江知府的有关档案。“浙江各衙门档案”类目包括钱塘、仁和、湖州,天台、宁海等20个府厅县衙门的赈济、漕粮、商铺管理、科举、铨选、采铜等方面档案,时间起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终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这三大类别的档案史料,可以说事从不同角度涉及当时的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王淑慎、李武纬、罗文起等人在1964年4月编辑整理吴煦档案,书稿因动乱在橱柜中沉睡了十多年后,终于在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重新对初稿进行补选编排,完成了204万字的《吴煦档案选编》1—7辑,并于1982年至1983年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得到了史学界的极大关注。这部书将档案按问题性质分为太平天国资料、会党活动及农民抗漕斗争资料、中外交涉及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资料、清政府财政经济资料4个部分,共收录2231件档案,按奏折、照会、函牍、记事、探报、帐册等文体设类。它所涵盖的内容为了解吴煦生平,特别是对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和对外关系的研究,对“常胜军”始末的研究,对近代上海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史的探讨,都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珍贵史料。
1992年郭存孝等人又以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中外交涉以及列强侵华的研究专题,对吴煦档案进行有目的筛选,共选出200余件原始档案,影印出版了《吴煦档案墨迹选》6册,并附注来往书信收发人的小传。该书以其档案原貌选编的形式问世,为海内外学术界提供了第一手信史,特别是部分涉外档案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当时已有92岁高龄的罗尔纲还为这套书撰写了序言,并称“此举诚实学术界一件可喜的事”。
多年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一直很重视吴煦档案的科学保护工作。为了今后能更加完整地利用这些珍贵史料,2008年9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将珍藏多年一直没有整理过的数千件吴煦档案残件进行修复。在经过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后,修复工作正式在莫愁中专古籍修复中心展开。严格采取对不同档案、不同载体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进行修复,“整旧如旧”,给后人留有余地。
吴煦档案的藏量很大,为探讨近代社会经济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更有许多专题史料有待发掘,如上海江海关档案、常胜军档案、外交档案、小刀会档案和江苏、浙江衙门经济史料等。虽然吴煦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国,但他在外交活动、大兴海关经济、创立银号事业、主张对外贸易、提倡近代军事工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一生值得全面研究。可以相信,众多吴煦档案研究专集的出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