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张謇佚文《朝鲜善后六策》过程略记

2016-12-16 01:50庄安正
档案与建设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謇全集南通

庄安正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搜寻张謇佚文《朝鲜善后六策》过程略记

庄安正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所撰文稿先后被《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1994年版《张謇全集》,尤其是2012年的新版《张謇全集》集中收录,得以流传并供学者研究。但因张謇一生撰文无数,加之张謇研究热持续高涨,学者搜寻其散佚文稿的兴趣依然不减。即使在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仍有部分张謇散佚文稿被陆续发现。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其中散佚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散佚经历颇为独特,学者非常关注,蓦然隔海眺望才见踪影的一篇文稿,恐怕非张謇壬午年(即1882年)写成的《朝鲜善后六策》(以下简称《六策》)莫属!我聊感庆幸的是,自己长时间坚持参与搜寻《六策》,屡屡碰壁,终于发现《六策》在海外的藏身之处,并促其回归张謇的故乡南通。

认真回想,我最早留意到《六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南通高校将科研方向聚焦于张謇之际。记得当时我获准前往上海师范大学进修业务,为了完成中国近代史课程作业,根据进修班老师的建议,打算撰写一篇探讨张謇与袁世凯交往的论文。考虑到张、袁在吴长庆淮军营中相识相交,以及壬午年共同随吴进入朝鲜平定军乱是双方早期交往的重点,两人该期间的资料成为我颇为关注的搜寻对象,我由此注意到张謇此时写就的几篇文稿,其一便是《六策》。出乎我意料的是,翻遍《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当时《张謇全集》尚未出版),找不到《六策》全文,参考其他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也找不到《六策》存在以及他们查阅引用过的痕迹。作业后来获老师“优秀”评定成绩,又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还同时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全文刊登、《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转载,成为我研究张謇的第一项成果,但《六策》下落不明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我从此下决心搜寻。多少年后,我在张謇研究上收获了几十项成果,《六策》却仍然“云深不知处”,我体会到搜寻《六策》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我之所以对《六策》产生兴趣,着眼于《六策》的主旨与内容。“壬午军乱”是近代朝鲜国内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与稍后朝鲜的“甲申政变”,甚至中日两国间的“甲午战争”都有关联。张謇提出“善后”,估计认为不能陶醉于表面上事态平息,要着手解决朝鲜国内深层次的社会危机,否则日后还要遭遇更大的麻烦。朝鲜是近邻,又是清王朝的藩属国,朝鲜的麻烦肯定还会拖累中国。与其将来酿成大祸,不如现在未雨绸缪,防患于先。从“壬午军乱”的背景看,朝鲜内乱有着日本插手的浓厚阴影,中朝两国将来的麻烦可能仍然会来自日本。故判断张謇在朝鲜“壬午军乱”平定后随即撰写《六策》,是想通过建议朝鲜做好国内“善后”工作,推动朝鲜固本自强,以防止日本的扩张与侵略。如此看来,张謇的《六策》应该是一篇有关朝鲜内政外交(尤其是内政)的政论文。作为一介布衣,《六策》体现了张謇强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与极为难得的大局观念。1882年,即使在清王朝上层官员中,像张謇这样关注朝鲜未来命运的亦属少见。但是,张謇《六策》中提供的“六策”,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这正是我十分想知道的。

1994年版《张謇全集》出版后,我查阅了《全集》所有文稿,2012年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我再次查阅了《全集》新增加的所有文稿,结果均未找到《六策》全文。但查阅《全集》,我毕竟获得较多有关信息:一是确认了《六策》存在的真实性。张謇在《日记》中对撰写《六策》有明确记载,时间在壬午年八月十八日(即1882年9月29日),地点在天津。二是了解了张謇写作时的境况。“壬午军乱”顺利平定后,张謇随吴长庆乘海轮抵达天津休整,因海上航程“颠簸殊甚”,张謇抵津后“感寒而病”,但29日那天一气呵成,完成了《六策》。三是搞清了《六策》成文后的遭遇。张謇不久将《六策》分送中朝两国官员传阅,获得普遍好评。但掌握对朝事务的李鸿章“斥之”,“嗤为多事”,《六策》遂遭“搁置不议”。四是感受到张謇十分看重《六策》。1911年,张謇回忆这一段陈年往事,还愤愤不平,云:假设李鸿章当时对“中朝创业之大计稍稍措意,……安有日俄之争?安有立韩、覆韩之事?安有东三省今日之危?”上述收获鼓励我继续搜寻,同时我也明白必须放弃完全借助他人之力走捷径的想法,独自开辟一条《六策》的搜寻之路。

韩国延世大学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开始从事《张謇年谱长编》课题的研究,尽可能广泛地搜寻张謇各个时期的资料,以供年谱编纂采用,作为推进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于是,我的搜寻《六策》自然与年谱课题研究中的搜寻任务结合在一起,并作为搜寻中十分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搜寻到《六策》,我作过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往南通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了解,寻觅次数已记不清楚,具体过程亦无须赘述;其次是多次往上海、南京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了解《六策》的去向;还试图从前辈学者的论著中查找《六策》的蛛丝马迹。近年几种近代历史资料数据库问世后,我还想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给《六策》定位而找到它。期间我曾运用上述方法,有效地搜寻到张謇以江苏运河工程局督办名义署名的300多则呈文、咨文、训令、通令等资料,填补了张謇研究在这一领域资料上的空白,但《六策》仍然茫无头绪,深藏云雾中。至于在网络上,我倒是几次发现有关《六策》内容的信息,但均未注明资料来源,无法查核真伪,我一概未予采纳(《六策》面世后,与网络上流传的内容出入很大)。我一度对搜寻《六策》产生了悲观的想法。其他关心《六策》的大有人在,许多学者也遇到类似的困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一位学者曾与我探讨过《六策》日后能否发现的问题,我当即以个人之见,作了否定的回答。

搜寻《六策》历经挫折后,我开始回头思考造成《六策》散佚的原因,想从中发现有利于搜寻到《六策》的方向。《六策》完稿后,得以阅读的人为数不多,张謇只分送中朝两国一些官员传阅过,中国官员包括翁同龢、潘祖荫、李鸿章等人。《六策》所以在国内长期不见踪影,绝大的可能性在于不仅翁、潘、李阅读后没有留存文稿,张謇身边的底本亦不慎在某个时段遗失。惟有如此,《六策》在国内长期不见踪影才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但同时《六策》亦在黄道园、李浣西、金昌熙、赵惠人等朝鲜官员中传阅过(部分朝鲜官员当时在中国),他们认为《六策》“纯正切近,必可行”,还带回汉城(今首尔)推荐给国王李熙,据悉“王甚服膺”。由于李熙对《六策》的欣赏,这些官员甚至邀请张謇入朝担任“宾师”,辅助李熙推动朝鲜改革事宜。我头脑中一种推测随之灵光闪现:《六策》既然受到朝鲜君臣如此好评并被带回汉城,岂不说明它在朝鲜会得到妥善保存,至今亦可能有它的一块藏身之处!

二次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至今处于南北分裂状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与韩国长时间隔海相望,很少交往。加之时光匆匆,现在距张謇入朝已过百余年,韩国早已物是人非。韩国面积不大,与江苏省的面积大致相等。对韩国国情的疏离,两国语言的隔膜,一个中国学者想从韩国国内寻找张謇一个多世纪前撰写的《六策》文稿,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所幸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关系日益密切,各方面交往日益增多。

2011年7月,我随南通大学文学院其他学者前往韩国首尔的延世大学作学术交流,这本是一次搜寻《六策》的绝好机会,但因访韩行期较短,情况不熟,活动安排又较为密集,此行并无相关收获。回国后不久,我一次在文学院领导办公室偶然看到南京大学该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汉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有延世大学学者参会的一篇论文,论题便是《通过19世纪末的〈朝鲜善后六策〉来看金允植和张謇的交游》。论文不仅明确宣告了《六策》依然存在的事实,文中注释还透露《六策》即收录在延世大学一部名为《杂考》的珍贵古籍中。自然,明摆的另一个事实是韩国学者已注意到张謇的《六策》,并先于中国学者开始了研究。这些信息让我懊恼之余又很为振奋:懊恼是因为我不久前访问过延世大学,刚从韩国返回南通,短期内无法再去;振奋是因为知道了《六策》确实在韩国存在,并弄清了它具体的藏身之地。既然《六策》存在,就有寻找到它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3年11月,我前往南京参加江苏省海洋渔业局举办的一次审稿会议,会上认识了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李恭忠副教授,意外了解到他正在韩国首尔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会后很快将从南京返回韩国。我毅然将搜寻任务拜托给他,他满口承诺将全力帮忙。于是,就出现了《六策》影印件于2014年上半年从韩国返回南通的结果,2014年与1882年,已相隔了132年!《六策》全文字迹已非张謇手书,但令人欣慰的是,编辑《杂考》的韩国学者收录《六策》时誊录工整,字迹隽秀,页面上加盖的韩文红色藏书印也一目了然。这也是我所能期待的最佳结果了。

手捧《六策》,我终于弄清张謇为朝鲜“善后”提供的“六策”分别是:“通人心以固国脉”“破资格以用人才”“严澄叙以课吏治”“谋生聚以足财用”“改行阵以练兵卒”与“谨防圉以固边陲”,内容十分广泛。下一步也许更重要的工作是对《六策》内容进行分析评价了。另外,《六策》虽然回归,藏身韩国132年的大略过程怎样?是哪些韩国学者于何时、因何故将《六策》收入了《杂考》?还有没有《六策》以外的张謇文稿藏身于韩国?等等,这些衍生出来的疑问尚未弄清楚,值得进行新的探讨,寻找新的答案。但无论如何,《六策》的藏身处从云遮雾障到逐渐清晰,该文稿从飘泊海外到回归南通,我的搜寻过程可告一段落。

张謇的《六策》在海外132年,无缘与中国学者见面,某种程度上从一个微观视角折射出文运与国运间的息息相关。对我个人而言,前后花费近30年时间最终搜寻到了《六策》,不能不说与躬逢盛世,幸遇中韩两国关系日益良好的大环境,又得到来自国内多方面的关心与帮助,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搜寻获得圆满结果,同样重要的原因是我近30年的坚持,凭借着这种坚持,《六策》最终现身时的偶然性也就成为了必然性,机遇是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

猜你喜欢
张謇全集南通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本刊首任主编吴泽先生全集出版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联墨双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