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盆栽花木的技术管理

2016-12-15 14:24柳建勋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花木盆栽开花

柳建勋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对盆栽花木进行管理,总结出相关的技术经验,并较具体地介绍了其中的浇水、施肥、整形与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环节的要点。

关键词:盆栽花木;技术;管理;浇水;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盆栽花木已走进千家万户,养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如此同时,也有一部份的人为养不好花而发愁,其实,盆栽花木同样是“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否到位对它的生长状况相当重要,据本人对盆栽花木多年的管理经验,平时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浇水

盆栽花木的浇水,应根据各种花木自身的生长习性,考虑该花木的培养土成分、近期天气状况、植株的大小、生长发育阶段、花盆的大小、所放位置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后,作出浇水的次数和多少。一般来说,湿生花木多浇,旱生花木少浇;草本的多浇,木本的少浇;天气热时多浇,天冷时少浇;晴天多浇,阴天少浇;叶片大而柔软光滑无毛的多浇,叶片小而有蜡质层、茸毛、革质的少浇;生长旺盛期多浇,休眠期少浇;苗大盆小的多浇,苗小盆大的小浇。给盆栽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原则,就是说在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土壤干了,再浇第二次水,绝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才浇水;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但不能浇“半截水”,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花木其根系大多集中在盆底,浇“半截水”实际上等于没浇水。

二、施肥

盆栽花木的施肥要根据品种的不同,在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来进行。一般地说,苗期施氮肥,可以助苗成长;花前施磷肥,可以鲜花绽放;冬前施钾肥,可以苗粗干壮。但也要注意肥料的性质,如开花前施氮肥,则促进返青,反而会延迟了开花,或造成严重的落花现象。所以施肥时应把握好时间、种类和数量。植物需要的养分,主要是通过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要了解盆栽土壤的性质,才能做到合理施肥。土壤酸性偏强时,会使磷肥不易被花木吸收;而土壤含碱过多时,钙、铁、锰、锌、硼等元素的溶解降低,也容易发生供不应求的状况。还有天气热时,则土温高,有机养分分解快,反之则慢。施肥时,要确切地掌握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因各种肥料里所含的养分和数量不同,这就应根据肥料的特性来施用,注意肥料有酸性和碱性,速效和迟效的区别。根据盆栽植株在常年中真正缺少什么养分,必要时补充什么养分,这对多年盆栽花木显得格外重要,当发育不良时就会引起病变,影响美观,如不采取措施补救,很快就可能死亡。有些多年生盆栽花木长势不好,大部分是生理病害,也叫营养缺乏症。

三、整形、修剪

通过整形和修剪,使盆栽花木创造和维持良好的株形,调节生长与发育以及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例关系,促进开花结果,从而提高观赏价值。常见的整形形式有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斜干式、圆头形、圆球形、开心形、圆锥形、分层形、伞形、棚架形、悬崖式等,还有利用框架盘扎成的各种几何形图案或动物等艺术造型。通过对花木局部枝条的剪截修理措施,转移顶端优势,重新分配体内营养,有针对性地促进花卉生长与发育。在实践中,整形与修剪是相互配合完成的。根据花卉的生长特性,运用各种手法,利用框架、捆扎、做弯捏形和修剪技术,使植株按预期设计形成各种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态,以提高观赏性。当顶端优势明显时,要摘除正在生长中的嫩枝顶端生长点,破坏枝条的顶端优势,促使其下部的几个侧芽萌发成侧枝,增加分枝数量和层次,并使植株矮化,株形丰满圆整,增加开花数量,使开花整齐,并促进枝系生长得更加充实。同时也有抑制生长,推迟开花的作用。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细弱枝、病虫枝、内膛枝等,以使植株内部通风透光,枝条分布均匀,使养分集中在有效的枝条上,促进生长,开花与结果。当植株树形不理想时,则剪短大部分枝条,转移生长中心,促进其萌发侧枝,更新复壮花枝,并保持一定的树姿。及时摘除老化、病虫危害,内膛不见光而徒耗养分,影响花芽光照及掩盖花果的叶片,以及生长不良,不对称的叶片,以提高观赏性。摘除残花,疏除过多或无观赏价值的果实,使养分集中供应保留果以提高观赏质量,并防止因营养过于分散而落果。

四、病虫害防治

在盆栽花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为此,应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经常进行检查,做好药剂防治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对症下药,将其危害性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五、结语

在管理中,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冬季,要注意保护不耐寒的花木,运用覆盖,设立风障或包扎绑缚等方法进行防寒,以安全越冬。

猜你喜欢
花木盆栽开花
仙人掌盆栽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盆栽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丑八怪”的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