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红 杜敏 魏建武 杨辉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加强和落实植物保护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植物保护工作稳步进行的保证。
关键词:植物保护;可持续发展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一、植保工作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旨在采取不会耗尽资源损坏环境的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纯收入,满足未来对食品和纤维的要求,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可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更加密切相联。当农田水利逐步完善,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完成,优质、高产、良种的广泛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应用逐步普及,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灾害因素就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异常气候是第一位的灾害因素,但它是偶发性和局部性的;而有害生物是具有长期性、适应性、反复性、动态性、变异性和突发l生的特点,所造成的灾害正是灾害性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常发因素。因此,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
二、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农药流失。农药对治理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含有各种毒素。农药残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多种生物造成危害。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农药施用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20%—30%,因此农药的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或降落在地面。一小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形成危害。(因有机氯农药具有使用毒性大、难降解的特点,我国在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农畜产品污染十分普遍,不少烟草、茶叶、鸡蛋、冻鸡、蜂蜜等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各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药用量不得不成倍增加。但这又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大量天敌的死亡,形成恶性循环。
2.农用地膜。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废膜不能自行分解。滞留于田间既不利于中耕,又会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危害。土壤中废膜多时,由于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与运移,造成作物减产。农膜对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而对农产品质量和天空的污染由自身成分和焚烧产生的物质造成,属化学性质污染,危害相当严重。
3.生产残留。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9亿t)。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村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未经处理或利用的粪便和冲洗粪水,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空气,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这些都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造成了危险或潜在威胁。
三、实施可持续植物保护技术的对策
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工作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及长期性,需要制定新的植物保护技术的对策,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产、环境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平衡。
1.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尽管可持续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确认,但其理论体系、防治技术和实践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提高植保水平;与此同时,切实推行以农民田间培训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有农民参与的应用技术研究,让农民成为防治实践的决策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相关部门要定时定点地对各村镇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保证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让农民认识到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植物保护示范基地,带动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努力提高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转化率,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
2.加强生物防治。对农田植物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前提是要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大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现有的天敌资源,协调好保护天敌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证有益生物有效控制有害生物。
3.加强管理,严格执法。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列到宪法、环保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中,将农药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应对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重新审核,明文禁用高残留、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药,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法规或逐步减少的系统计划。任何违反规定、滥用农药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合理利用经济杠杆,根据农药毒性、用量和作用方法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使用农药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对农药制造商和经营者征收污染费的标准。根据农药对环境危害程度向农药使用者征税,并将新征得的税收,对生物农药的使用者和无公害农产品实施经济补贴。
4.重点扶持,奖励创新。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用政策导向与项目倾斜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快建设国家基础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重点扶持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天敌昆虫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给予重奖。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对新技术新产品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抗性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
5.健全体系,适时监控。在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全面、功能齐全的,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方法,并适时进行监控,使一切植保活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可持续植物保护或农田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