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种鸡场的种源管理及防疫管理

2016-12-15 11:57陈菜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规模化

陈菜莲

摘要:我国当前更加关注养鸡的疫病状况,也更加重视规模化种鸡场的种源管理及防疫管理问题。倘若要将养鸡的疫病风险降低至最小,那么就应该严格控制好规模化种鸡场的种源管理及防疫管理。本文探析了规模化种鸡场的种源管理及防疫管理。

关键词:规模化;种鸡场;种潭管理;防疫管理

对于鸡场鸡品种的引进问题,应该优先考虑从已经得到农业部净化评估认证的种鸡场引种鸡,还应该严格检测引入的种鸡、后备种鸡和种蛋,保障开展净化的特定病种为阴性,并且已经被彻底消毒之后才能够进入整个生产线。在平常的生产过程中,开展管理防疫的工作,需要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人手,是防疫人员管理、淘汰管理、诊疗巡查管理、监测管理、免疫管理这五个方面。

一、种源管理

种鸡场引种,最应该考虑的来源就是拥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不管是国内,还是从国外引进的种蛋以及种鸡,都必须要满足《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相关规定,所以往往会优先考虑从得到农业部净化评估认证的种鸡场引种。种鸡的引进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三证”,“三证”主要是指种鸡系谱证、动物检疫证明以及种畜禽合格证。另外,还需要严格检测鸡场所引入的种鸡、后备的种鸡、使用的种蛋,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特定开展净化的病种属于阴性。同时,还应该更加严格地隔离检测引入的种鸡,通常情况下,这种独立的隔离舍需要隔离在40天以上,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其临床的健康、净化病种感染阴性,之后才能够经过彻底消毒,最后进入生产线。

二、防疫管理分析

1.防疫人员管理

在创建一个净化动物疫病的种鸡场,先要建立出一支能力和岗位相当、责任清晰以及分工明确的净化疫病类工作小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净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及时处理好突然出现的隐性感染或临床病例。另外,养殖场还需要配备至少一名具备专业知识的兽医人员。同时,种鸡场还需要定期培训所有场内的员工,让所有场内的员工都可以掌握专业的知识,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有效地应用着,也可以相应地保障管理以及生产的制度可以有效地落实下去。在种鸡场还需要定期培训所有场内的员工时,需要重点强调让场内员工进行定期的体检,倘若场内有某个或某些员工患有人畜共患病,那么就需要将这些员工调离生产的岗位。

2.监测管理

针对特定创建的疫病净化方案以及发现、处理阳性动物的方案等,就应该严格开展无害化处理、淘汰、隔离以及净化监测等工作。针对我国相关机构制定的监测新城疫以及禽流感等病的计划,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切实开展监测疫病的全面工作,需要及时掌握好相关的风险因素、流行现状以及疫病免疫保护水平,对疫病控制策略进行适时的调整。

3.诊疗巡查管理

针对净化疫病的种鸡场,需要制定维持性监测、开展净化监测、净化方案时,做好诊疗巡查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种,处理好相关的疑似病例。倘若有疑似病例出现,那么就需要及时将其隔离开,之后实施扑杀、淘汰以及隔离治疗等措施,也需要尽早进行确诊。另外,加强监测,必要时可以加强免疫以及紧急免疫;加强消毒,并且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始终做到阻断舍间的传播。针对本场的实际状况,制定上报阶段性疫病以及动物发病情况的制度,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

针对鸡群健康状况,生产人员以及兽医管理人员需要定期(通常情况下每天)进行巡查,滋养可以及时发现病鸡,尽早将病鸡隔离,将死鸡处理掉,对其他鸡群进行彻底的消毒,必要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鸡群的转归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踪,将有关的记录做好。另外,在需要进行临床解剖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无害化处理记录和填写解剖记录,做到无害化处理以及定点解剖;临床解剖人员不能马上返回生产区,保证单向流动;在必要的时候,就应该在实验室检测采集到的样品。

4.淘汰管理

在种鸡场中,需要创建更新以及淘汰种鸡和留用后备鸡的标准,在重点关注育种指标以及生产性能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加重视疫病垂直传播的实际状况。倘若病种感染的净化比率非常低,那么在进行淘汰、分群、监测以及免疫的基础之上,种鸡场就能够和生产性能结合,将更新的周期缩短,甚至出现所有带毒鸡被一次性淘汰的状况。另外,在实施淘汰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创建种鸡场淘汰种鸡的详细记录,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定,针对由于传染病而被淘汰的鸡群,应应该将其无害化处理或者扑杀。倘若病种感染的净化比率非常高,那么在进行淘汰、分群、监测以及免疫的基础之上,就会将更新种鸡群淘汰的比率提高,对后备鸡并群的状况控制会更加严格。

5.免疫管理

针对本场以及周边流行疫病的实际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净化工作开展的效果,需要对免疫程序进行适时地调整。同时,鼓励结合自身实际以及通过特定疫病免疫净化评估认证的种鸡场,对防控疫病的成本进行评估,有步骤、分阶段以及分种群地推进由免疫净化向非免疫净化的工作。另外,按照种鸡场所制定出来的免疫制度,种鸡场需要针对本场净化工作进程、疫苗情况及各病种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免疫程序,创建出完整的免疫档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种源管理的实际状况,当前不仅仅要综合考虑种鸡场引种的实际状况,做好有效的引种管理,同时还应该做好防疫人员管理、淘汰管理、诊疗巡查管理、监测管理以及免疫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措施,严格开展无各方面的净化监测等工作,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人脸识别规模化应用面对的安全问题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