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英
摘要:森荣乡地处冕宁县西南部,南河上游,幅员面积201.37平方公里,东与复兴镇、回坪乡接壤,南与河里乡、麦地沟乡相连,北与回龙镇、哈哈乡相连,西与棉沙湾乡、马头乡接壤。乡政府驻地在瓦都营村,所辖安家、瓦都营、米谷、牦牛、曹家、呷伍、马厂7个村民委员会,54个村民小组,3267户,其中彝族14204人,藏族和汉族260人,属彝族聚居大乡。耕地面积为15964亩,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小麦为主。
关键词:种植;马铃薯
一、现状
森荣乡海拔2200千米,属于典型的二半山区,是马铃薯适应种植的地区,特别是马厂、牦牛、呷伍三个村土壤肥沃,土地疏松,土地面积也很大。从目前各农户种植情况看,种植分散、密度不够,施肥不合理等粗放式种植,具体浅析如下:
1.积极性差。虽土地宽、土质好,但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差,有些没有新的栽培技术,有些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家里老人小孩无法耕种,甚至有些整户外出,土地有些都丢慌了,没有把种植马铃薯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2.当前种植情况。2015年共种植4872亩,总产为7513吨,亩产1564公斤,其中小春马铃薯390亩,总产量为532吨,大春4482亩,产量6981盹。
(1)品种。全乡大多种植本地品种吉胡洋芋,本品种块薯大,粉质好,牙眼大。但种了几十年现抗病能力差,产量低,单株结薯3-6个,亩产大概在1300公斤左右,安家、瓦都营、曹家等部分种植会2号此品种块大,粉质差,产量比本地品种高,必究换了新品种,以前土壤中大多适应本地品种养份都已吸收,换成新品种后,产量大幅上升。
(2)播种时间。森荣乡气候不均衡,有些年霜期过长,未选择好播种期,提前播种时,霜期未过,薯苗已长出,容易霜冻,播迟发生病虫害率大,目前播种期在春节过后20天内。
(3)种植方式。大多没有变化,种植方式未轮作,播种时采用满天星,地中间划开,用牛耕一排,种薯相隔20厘米放一个,只放划开的一半,再耕一排把种薯覆盖了,然后在前排未放种薯一半再放种薯,这样一排中一半有种薯0一半为空,周而复使地全覆盖种植。
(4)施肥。播种时先把种薯放进土里,用一点农家肥盖上,再施一点磷肥,把土翻来盖上就完成了。一至到花期才施一点尿素,就等收获。
(5)管理。播种后让薯苗自然生长,到现蕾期才施一次尿素后,除草、培土一次性做完,没有追其他肥及多培几次土的概念。
(6)收获及贮藏。收马铃薯时用牛耕出来后,再用锄头抛开,或直接用锄头挖开,把马铃薯堆放在一起,再把烂的、小的分开,就驮运回家堆放。
二、如前所述,马铃薯品种退化,种植及管理粗放,没有改进栽培技术,本人征对这些情况提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马铃薯办公室牵头,加强对每个村进行宣传,有必要时聘请县农业局专家去各村开专题讲座。制做一些宣传单发放到各农户,使农户提高积极性。把县上的标准化栽培任务完成的同时,还引导种植规模,培育几家公司加农户的合作社,建1-2个马铃薯加工厂,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2.采用合理轮作。马铃薯为茄科植物,不宜运作,否则会引起严重的病虫害。同时也不能把茄科作物中的茄子、海椒、烟草、番茄等作为前后轮作,因为同科作物容易传染同样的病虫害。适宜豆类、纤维作物轮作,与这些作物种植既无共同病害,土壤疏松,有机物质残留多,可以恢复土壤肥力,根据实际情况,森荣乡以玉米—马铃薯—元根和马铃薯—元根—荞麦两种轮作方式为最佳。
3.精选种薯,采用高产抗品种。森荣乡种植马铃薯品种退化,晚疫病、青枯病等病害是高产稳产的严重阻碍。选择用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气候环境不同对品种的熟性,丰产性、抗病性,要求也不一样,二半山以下以中早熟丰产品种为主。
4.选好播种期。本乡属二半山区,以春播为主,确定马铃薯播种期的重要技术优势是生育期的温度,关键是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于月平均温度15—25度的条件下,采取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为宜,在这个期播种,气温适应,出苗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结薯早,产量也高。
5.重施底肥,增施氮、磷、钾肥。森荣乡是马铃薯主产区,加之多年种植,土壤多为酸性和微酸性,除了施足有机肥和氮磷外,还应增施钾肥。重施底肥,增施氮、磷、钾是本乡马铃薯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在肥料三要素中以钾需要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为忌氯作物,生产钾肥以硫酸钾为宜。土壤肥力中等或中偏上的地块,每亩块茎3000公斤,应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500—4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作底肥,用农家肥盖种,注意尿素不能与种薯相接接触。
6.精细下种。播种前根据薯芽情况,将壮芽、弱芽分类,实行分开种植,在土层疏松深厚和干旱的地方,播种深度一般在9厘米左右,过浅播种,易受干旱和高湿的影响,在土质粘重和雨水较多的地方,则不宜播种过深,可用细堆肥或渣肥盖种,以后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分次培土地,播种时,切块种薯切面向上,或向下,其出苗快慢差异不大,但在干旱地区,切面向下则有利出苗。
7.精细整地,采用双行垄作栽培。一般用冬闲地种植马铃薯,上年秋天深耕20厘米以上,翻耕整地,越细越好,尽量使土壤松软,这样既能抗旱防寒,又能为马铃薯根系生长和块茎发育创造良好条件。深耕20—23厘米比浅耕增产1.5%,播种前7—10天翻耕整细增温,如采用平作,加上播种质量不高,使种薯遭受冻害,造成缺苗,中后期不加强除草培土产量不高,平地或缓坡地区实行双行垄作栽培,翻种前深耕土层25—30厘米,播种时一般规格为(2.0+1.0)×1.0尺,每亩种植4000窝,即宽为2.0尺,窄行1.0尺,窝距1.0尺,对土壤肥力高,施肥水平高,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2.4×1.0)×1.0尺的规格,每亩种植3530窝。采用双行垄作栽培能有效地控制缺苗,降低烂薯率,保证全苗壮苗,同时对马铃薯根系发展和块茎形成很有利,可加大土层变温,改善质薯层的通气条件,且便于灌溉和排水。
8.收获及贮藏。收获是最后环节,关系到提高商品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马铃薯成熟时,地上植株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薯破皮后极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1周至lO天,应先将植株割掉,使块薯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收获时,小心挖出,人工捡拾堆放小堆晾晒,并随时进行分级,把破损薯、病薯单放,分开运回贮藏。贮藏时选择具备通风条件的房间,贮藏量不超总容积的三分之二即可,清扫干净,如果是水泥地面最好用树枝叶或草垫等物品隔开,不能见光,如见光就进行光合作用,薯块变绿,影响粉质及口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