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水滴灌生产关键技术

2016-12-15 09:22丛沛利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辛硫磷硫酸锌二铵

丛沛利

一、品种的选择

选对选好品种是关键,因为在农业生产要素中,品种是最为先决、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品种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高产、稳产并能抗病虫害等诸多因素而定;但最关键是看它的稳产性。目前,国内外玉米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动态是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因为它有两个增产途径.即:杂种优势、群体优势。只有较大的群体,才能有较大的光和叶面积,叶面积越大,方能有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形成生物产量,因为生物产量是籽粒产量的函数。玉米是高光效作物,通过适当密植增产的潜力很大。这些品种具有的共性为:中杆、中晚熟、叶上冲、抗性好、耐密、穗均、容重高、出米率高、品质好、无秃尖空杆,此外耐密型品种还具备小雄穗、坚茎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符合上述特征适合我市种植的品种有:联达288、北育268、郑单958、辽单565、宁玉309、东裕108等。

二、深松整地与施肥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机能耕、水能灌的高产地块。播前深松整地35~40厘米,并且利用旋耕机整平耙细,无坷拉,无根茬.达到齐、平、净、细、墒、碹。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玉米亩产800-900kg的施肥水平:农肥2t+纯N15kg+纯P10kg+纯K10kg+硫酸锌1.5kg。根据上述指标,结合农民投肥习惯,确定两种方案供农民选择。方案一:有机肥2t+二铵20kg+硫酸钾20kg+尿素3kg+硫酸锌1.5kg。方案二:有机肥2t+复合肥40kg+二铵5kg+硫酸锌1.5kg。并且要追穗肥25kg,粒肥10kg

三、种植形式

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大垄宽100cm,中间种两行玉米,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采取机械四平头整地法做成台畦,台面宽60cm,台低宽80cm,台畦高10~15cm。

四、播种时期、方法、密度

1.播种时期。一般在5月10日地表在10cm左右平均地温稳定在8-10℃,土壤含水量适中,较适宜播种。播种强调足墒播种,但要明确处理浇水与施肥的关系问题。因为玉米全生育期所需N、P、K的高峰分别出现在拔节、开花、孕穗、灌浆各个时期,足墒(冬春灌)播种时只施肥不浇水,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播种方法。分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种两种形式。

3.播种密度。紧凑耐密型品种播种密度在3800-4200株,亩;

大穗型品种播种密度在3000株/亩。

4.播种质量。要求做到整地细、底墒足,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5-6cm,要有专人跟车观察开沟、下种、下肥、覆膜覆土等情况。

5.封闭除草。对草荒严重的地块,用40%乙阿合剂200-250ml,兑水25kg喷雾。

6.播种一体机。选用播种、施肥、铺管、喷雾除草、覆膜五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地膜及滴灌系统为玉米苗期供给良好的温、光、水、气等环境,能够完全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求。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培育强壮的根,侧重地下管理。苗期少浇水,有利蹲苗。

2.拔苗期管理。拔节后玉米根、径、叶加速生长,进入雌雄分化阶段,这时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65-70%,并且在6月中旬在供应水分的同时,应用施肥罐追施穗肥。亩施尿素25kg。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为了防止早衰还应增施5kg二铵。膜下滴灌系统为玉米因需施肥提供了保证。节省了人工追肥环节,肥随水走,水肥藕和,以水调肥,水肥齐攻。

3.开花期管理。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高峰期,要求一米深土层内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这时正处于伏天,要特别预防高温、需多浇水。这时最适温度25-27℃,若温度高于32-35℃,相对湿度低于30%时,易引起柱头干枯,持续高温会造成花粉死亡。浇水能够影响田间小气候,提高产量。吐丝授粉后(7月下旬)发现果穗以下四片叶退劲早衰迹象时,应及时结合灌水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0kg。

4.灌浆期管理。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充分确保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才能有效增加穗粒数,达到籽粒饱满,防止空杆和突尖、增加千粒重。总之,玉米除苗期外,各生育期田间持水量低于60%应及时灌水,一般需灌水4-5次。

5.防治玉米螟。当玉米芯叶出现空洞时,一般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0克拌细沙5-6kg,撒于植株心叶或叶腋处;授粉后用50%辛硫磷乳液1000倍液喷施。

6.防治粘虫。用20%速灭杀丁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50%辛硫磷乳液1000倍液喷施。

7.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每隔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8.防治玉米根腐病。用50%多菌灵+40%乙磷铝1000倍液灌根。

9.控制徒长。地膜玉米前期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在玉米生长到11片叶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kg喷雾。

10.防早衰、保粒数、增粒重。为延长根系叶片的生理活性,可分别在8月15日、8月22日分两次喷施2%磷酸二氢钾+2代喷施宝。

11.适当延迟收获。以保障玉米籽粒充分完熟,充分利用秸秆营养,降低籽粒含水率,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当苞叶发黄10天以上,这时的苞叶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含水量降至25%以下,此时收获。

12.收获后要立即着手回收管带和残膜,然后进行秋整地,结合整地进行秸秆还田。亩还田量750kg,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还予农田急需的钾肥,以不断为地力培肥,形成种养结合,进而达到可持续生产的能力。

猜你喜欢
辛硫磷硫酸锌二铵
福美钠净化硫酸锌溶液的探讨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桑螟幼虫对辛硫磷抗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