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宇
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解析(1995-2015)*
林宏宇
国际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准确地衡量我们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如何评估各国的国际安全状态?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即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工具,让我们可以像利用“空气指数”(AQI)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一样,利用“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大洲、区域、国别四个层次感性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国际安全状况。对该指数的研究可以得出四个结论:从全球层面来看,长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较差,中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短期状况又呈现负面化;从大洲层面来看,欧洲地区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大洋洲次之,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从区域层面来看,可以发现与该区域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是影响该区域国际安全态势的重要因素;从国别层面来看,新西兰、瑞士和瑞典是国际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是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而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法、德)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中国次之。
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年研究报告;国际安全;国家安全
安全既是一种客观的状况,又是一种主观的感知。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体制和生活状态不受客观上的实质威胁或伤害,主观上也无强烈的遭受伤害或威胁的持续恐惧感。安全既是一种肉体上不受伤害或免于伤害的实然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免于恐惧、可以安乐生活的心灵感受。
正如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一样,国际安全也是民族国家的最基本追求。
有学者说,国际安全就像是空气,非常重要,但如果不出事,平时似乎又感觉不到。的确,国际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又无影无形。尤其是在和平时期,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衡量我们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该如何评估各国的国际安全状态呢?以前我们多是用定性的判断,对某个时期或某个国家的安全状况做出主观评价。固然,我们还是很需要这种定性的研判,但同时我们也很需要定量的分析。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IISSA),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种有效的量化工具,让我们可以像利用“空气指数”(AQI)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一样,通过“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来帮助我们更感性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国际安全状况。
通过考察分析这些数据,我们的确可以有一些有趣的、不同于以往定性分析的发现。笔者试从全球、大洲、区域、国别等四个不同的层面,来具体分析解读1995-2016年的IISSA数据。
如果把全球层面的国际安全态势分为四种状态:良好(平均IISSA<-0.1)、正面(-0.1<平均IISSA<0)、负面(0<平均IISSA<0.1)、较差(平均IISSA>0.1),那么,从IISSA课题组提供的总体数据来看,笔者发现当今全球层面的国际安全态势不容乐观。
它具体表现为:长期安全状况(1995-2015)较差,中期安全状况(2005-2015)虽有所改善,但短期安全状况(2010-2015)又呈现进一步负面化。但幸运的是2015年以来的国际安全状况又开始有所改善。同时,如果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呈现正面状态的国家数量在逐渐增多,呈现负面状态的国家数量在不断减少。这说明全球层面的国际安全态势正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参见表1)。
(一)长期指标偏高 总体国际安全状况堪忧
IISSA数据显示,近二十年(1995-2015)国际安全指数和为19.1,国别平均值为0.108,总体属于较差状态。
原因分析:这一阶段属于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高动荡期,尤其是前十年(1995-2005),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美国一超独霸,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多次肆意使用武力,导致世界局部战争不断: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同时,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民族宗教矛盾与冲突、能源与资源的争夺、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威胁等;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安全事件频发:印-巴核试验、俄罗斯车臣反恐战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九一一恐怖袭击、“朝核”危机、格鲁吉亚战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索马里海盗、“阿拉伯之春”、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也门冲突、孟买恐怖袭击、“马航事件”、“伊斯兰国”肆虐等等;除上述人祸之外,超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也频发:印度洋海啸、日本福岛地震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全球层面的总体国际安全指数,使之呈现负面化。
(二)中期指标有所降低 国际安全态势相对平稳
IISSA数据显示,近十年(2005-2015)国际安全指数和为12.31,国别平均值为0.069,虽然仍属于负面状态,但与长期指标相比,已有较明显改善。
原因分析:1995-2005年属于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的过渡期,除了冷战遗留下来的传统安全问题外,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集中爆发,如宗教矛盾、种族冲突、国际恐怖主义、能源危机、环境安全等问题凸显,因此这一段时间对国际安全影响因子比重明显偏大。与其相比,2005-2015年影响国际安全的重大事件相对较少,国际安全形势显得相对平静,所以中期指标相对平稳。
(三)短期指标有所抬头 国际安全态势下滑
IISSA数据显示,近五年(2010-2015)国际安全指数和为14.37,国别平均值为0.081,依然属于负面状态,且有下滑趋势。
原因分析:2010年以后,大国安全博弈的成分加大,尤其是美国对亚欧大陆两端同时发力,西面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中与俄罗斯全面对抗,东面强推“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作对;受其影响,欧洲出现难民危机,严重冲击了欧洲地区的社会安全与稳定;中国南海问题持续升温,美国欲借助菲律宾之力,炒作所谓的“南海仲裁”,给中国施加安全压力,南海地区出现了大国摊牌的危险;东海钓鱼岛争端问题,也因日本安倍政府日益右倾和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而日趋复杂;东北亚方向的朝鲜核危机也因金正恩政府的一意孤行而不断升级,东北亚地区安全阴霾笼罩。这些大国博弈的因素很可能是这一时期指数升高的重要原因。
(四)2015年以来国际安全局势有所改善
IISSA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的国际安全指数和为13.67,国别平均值为0.077,虽然仍属于负面状态,但与前段相比又有较大改善,而且可喜的是,从全球层面来看,显示负面状态的国家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参见表1)。这说明2015年以来整体的国际安全态势是朝着积极和正态的方向发展,而非部分媒体所炒作的所谓越来越紧张的状态。这个数据结论对我们研判未来的大国博弈走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也是国际安全研究的定量研究结果对定性判断修正的一个典型例子。
表1 全球层面国际安全指数分布情况
从IISSA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来看,无论是长期、中期、短期,还是当前,欧洲地区都是国际安全态势最好的地区,大洋洲次之,美洲第三,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尤其从中短期及当前来看,亚洲地区的安全态势更差(参见表2)。
(一)亚洲
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爆发大规模战争、冲突与危机最多的地区。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也门内战,伊朗核危机、朝鲜核危机、朝韩边界冲突、中美撞机事件,等等。显然,这些事件都极大地恶化了亚洲地区的国际安全状况。同时,亚洲还是冷战遗留问题最多的地区,而且多是涉及领土主权纠纷的复杂难解问题(如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中印边界问题、日俄北方四岛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国南海争端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亚洲地区的国际安全指数居高不下。近年来,由于美国战略力量东移,重返亚太,强推“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此背景下,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热点问题联动发酵,大国安全博弈加剧,小国任性妄为,亚洲地区的国际安全形势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二)欧洲
欧洲是冷战结束的最大受益者,苏联的解体解除了欧洲最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安全威胁基本消失了。虽然非传统安全问题有所凸显,但其对欧洲整体国际安全的影响显然微乎其微。近二十年来,欧洲保持了最好的国际安全态势,尽管巴尔干半岛出现过短暂的冲突。同时,这一时期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欧盟日益做大做强,尽管当前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等,但欧盟无疑成为了欧洲国际安全的重要稳定器。虽然英国“脱欧”,但其不能、也不可能改变欧洲一体化的整体进程,欧盟的发展前景依然是被看好的。2016年版的IISSA数据也从量化的角度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三)美洲
如果把国家数量相对稀疏的大洋洲除外,美洲的安全态势仅次于欧洲。近二十年来,美洲地区总体呈现稳定状态,除了个别南美国家内部有些动荡外,无大的国际战争和冲突,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大历史问题是英国与阿根廷有关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争端问题,但该问题在两国的有效管控下,继续蛰伏未发。这很好地降低了美洲地区的国际安全指数。另外,从美洲整体地缘安全环境来看,美洲地区也是得天独厚的,其两面向洋,外来的安全威胁相对较低,而且国家数量相对较少,强国不多,且多数国家实力相当,国家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下降,这也有效降低了美洲地区的国际安全指数。
(四)非洲
非洲地区和亚洲相似,冷战结束后,由于西方国家的不当干预,非洲传统安全问题反而开始变得突出,卢旺达内战(造成种族屠杀,民不聊生)、刚果内战、索马里内战(造成国家失败,海盗猖獗)、苏丹内战(直接导致苏丹国家分裂)、利比亚战争(直接导致利比亚政权更迭、国内动乱),都给非洲的整体安全形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以来的“阿拉伯之春”又严重冲击了北非地区,这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这些因素都使得非洲地区的某些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持续攀高,使得非洲成为世界上较多事之洲。
表2 世界各大洲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统计表
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分析区域层面的国际安全指数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与该区域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背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受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仅选取了四个热点区域: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一带一路”沿线。
(一)东北亚地区(“朝核”问题)
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安全问题是朝鲜半岛问题,而半岛问题中最影响国际安全态势的热点显然是“朝核”问题。围绕“朝核”问题展开的“六方会谈”是我们考察这一地区国际安全指数的重要线索。通过考察“六方会谈”国家的IISSA(参见表3),笔者有两个有趣的发现:第一,这个地区的总体国际安全指数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点与该地区国际安全状况日趋紧张的现实非常相符。因此,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六方会谈”机制失败了,因为它没能有效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未能有效保持半岛地区的安全稳定。第二,“六方会谈”最积极的促进方不是我们以为的中国和韩国,而应是美国和俄罗斯,因为美俄两国在这个圈内的国际安全指数最高(参见表3),国际安全感最差,应该是它们最想促进“六方会谈”,最希望能阻止朝鲜拥核。当然,如果有朝鲜的数据(因受客观条件限制,课题组未能找到朝鲜的相关数据),笔者认为朝鲜可能是很希望参加“六方会谈”的,因为该机制有助于朝鲜掩护它的核发展计划。
表3 “六方会谈”国家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二)东南亚地区(南海争端问题)
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际安全问题应该是南海争端问题。通过考察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的变化情况(参见表4),笔者有两个发现和一个困惑:
第一个发现是,这个地区的国际安全指数虽高,但整体却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除外),并非像我们所感知的越来越热。这点有助于我们修正对南海争端问题的认知,它至少表明该地区未来的安全态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并非像某些媒体所炒作的那样越来越糟。2015年指数的上升,笔者认为是因为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突然发力,其能否持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此,我们不必过分紧张,切勿因过度关注而自乱了阵脚,而应沉着应对,创造性地利用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大势与国际机制。“南海仲裁案”这场闹剧之后,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形成集体对中国不利的形势,2016年7月25日,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中国和东盟国家外交部长发表了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了该《宣言》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承诺根据国际法原则由直接有关国家通过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万象会议的成功有效地缓解了“仲裁案”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南海问题的可控性,同时也证实了这个数据的有效性。
第二个发现是,菲律宾的国际安全指数是这个地区最高的,其国际安全感最差。这个数据可以有效解释为何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争端问题不断动作。因为在多种外部因素(包括美国战略东移、中国加大南海维权力度等)的联合作用下,菲律宾显然感知到威胁,觉得不安全了,因此它要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不断折腾,试图在中美大国博弈中寻找机会。
除了这两个发现外,笔者有一个困惑是,越南的国际安全指数为何如此之低,居然在东南亚地区排第三位,国际安全感之好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这点与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的国际安全状态有较大出入。因为越南是南海争端问题的重要当事国,它与该地区其他国家有很多的重大利益冲突与矛盾,有些冲突还是很尖锐的,有些矛盾甚至是不可调和的。因此,越南的国际安全指数应该是较高的,但在2016年版的IISSA数据中却未体现,其原因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表4 东南亚地区国家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三)西亚-北非地区
西亚-北非地区也是近年来对国际安全局势变迁有很大影响的热点地区,通过考察该地区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的变化(参见表5),我们可以发现两点:一是该地区的总体国际安全指数在2010年前后有非常明显的急剧攀高现象,这点直观说明了“阿拉伯之春”问题对西亚-北非地区和平发展、安全稳定的巨大破坏作用,而非像西方国家所说的给阿拉伯国家带来了民主和自由;二是该地区受到“阿拉伯之春”冲击的国家(如埃及、突尼斯、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的国际安全指数明显高于未受冲击的国家,未受直接冲击的阿拉伯国家则相对稳定,国际安全感高。这些数据从量化的视角,直观地反驳了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之春”积极作用的肯定。
表5 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安全态势对该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大的影响。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IISSA数据来看,我们可以有以下四个发现:
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总体较高,而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具体数字参见表6的年度数字和)。这说明我们国家“走出去”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安全挑战,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与对策准备。
第二,安全风险最高的是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参见表6)。阿富汗始终未能走出国际恐怖主义的阴影,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推出的“阿富巴”战略进一步加剧了阿富汗的动荡,阿富汗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区之一。叙利亚的安全危机完全是西方不当干涉造成的,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还看不到叙利亚问题解决的机会。此外,我们尤其要重视巴基斯坦,这不仅因为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全天候战略伙伴”,更是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国家,中国将在中巴经济走廊投入460亿美元的重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巴基斯坦的国际安全风险,提前做好各种安全防范。
第三,安全风险最小的是匈牙利、卡塔尔和马尔代夫这三个国家(参见表6)。
第四,从“一带一路”沿线分区域来看,中东欧地区的国际安全风险最小,而南亚地区的安全风险最高(参见表7)。这说明“一带一路”的中间地带是最危险的,而末端相对要安全得多。这有助于提醒我们的企业要注意“一带一路”不同地域的不同风险等级。
表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安全感知指数
续表6
续表6
表7 “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一)“前三甲”与“后三甲”国家
所谓的“前三甲”,是指世界上国际安全指数最低、国际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它们是:新西兰(-8.0054675)、瑞士(-8.0041367)和瑞典(-8.0033543)。相反,所谓的“后三甲”,是指国际安全指数最高、国际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它们是:阿富汗(7.9047351)、叙利亚(6.97231)和巴基斯坦(6.3086051)(参见表8、表9)。
另外,乌克兰2015年的国际安全指数是2.0039437,居然落到了“后三甲”国家之后,成了最后一名,显然,乌克兰是2015年最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乌克兰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外来的干涉是造成国别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原因。
表8 “前三甲”国家与中国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对比
表9 “后三甲”国家与乌克兰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对比
(二)世界主要大国的国际安全态势对比
通过汇总IISSA数据(参见表10),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它们无重大的内忧外患;中国次之,美国和俄罗斯差不多。这个结果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中国的国际安全指数怎么会比美国好呢?俄罗斯的国际安全状况为何相对较差?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其国家利益遍及全世界,其国际风险与挑战也遍布全世界,因此其国际安全指数自然就高于目前还是地区性大国的中国。而俄罗斯主要是受苏联解体的震荡影响,在国内外许多领域面临较大的安全挑战,如高加索地区冲突、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安全事件都极大拉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安全指数,降低了俄罗斯的国际安全感。而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韬光养晦,国际挑战自然就少,因此国际安全指数相对其他大国来说就低得多了。
表10 世界主要大国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三)其他大国的国际安全态势对比
从其他大国的IISSA来看(参见表11),日本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南非次之,印度最差,其原因显而易见。印度是这些国家中唯一存在大面积领土主权争端的国家,其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争端非常尖锐,且解决的难度非常大;此外,印度与中国也存在领土争议,其解决难度也很高。另外印度国内社会局势相对较为动荡,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因素明显要多于其他国家,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故其国际安全指数最高。日本的指数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得益于冷战体制,受冷战体制的影响,日本得以躲在美国后面,避免了直接的大国对抗,且日本国内政治安全形势相对稳定,因此其国际安全指数就明显低于同一地区的其他国家。
表11 其他大国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
(四)中国的国际安全态势
从2016年版的IISSA数据来看,中国1995年的国际安全指数较差(0.16),世界排名第108位,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明显感知到战争的压力,即中国大陆反制李登辉“台独”的第一次台海危机。2005年中国IISSA是-0.006,世界排名第28位,有很大进步,这主要是中美关系处理好了,美国小布什总统第二任期效应显现,镇住了陈水扁的“台独”势头,同时,“六方会谈”顺利进行,东北亚局势相对稳定,东海、南海问题尚未发作。2010年IISSA是-0.001,排名世界第61位,虽有所下降,但指数还处于正面范围,这一时期主要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东海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问题开始抬头,对中国的国际安全构成巨大的挑战压力。2015年是-0.033,排名世界第23位,处于历史最好状态。
从中国的IISSA数据演变轨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是中国的国际安全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国际安全态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是与其他世界大国(美国、俄罗斯)相比,中国的国际安全状况最好。这两点可能与我们现实的主观感知有些出入,尤其是2015年以来,随着美国加大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力度,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压力日益增大,主观上给我们的感觉应该是我们的国际安全环境日益负面化,但是,这毕竟是客观统计的量化数字,也许它可以从另外一面给我们以信心,使我们可以更客观、更冷静地看待当前的大国博弈与大国关系。
通过研究2016年版IISSA原始基础数据,笔者可以得出如下四个结论:
第一,从全球层面来看,长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较差,中期的安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短期状况又呈现负面化,但幸运的是2015年以来的国际安全状况又开始有所改善。但同时,如果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呈现正面状态的国家数量在逐渐增多,负面状态的国家数量不断减少。这说明全球层面的国际安全态势正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对国际安全的未来应该充满信心。
第二,从大洲层面来看,无论是长期、中期、短期,还是当前,欧洲地区都是国际安全态势最好的地区,大洋洲次之,美洲第三,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尤其从中短期及当前来看,亚洲地区的安全态势更差一些。
第三,从区域层面来看,可以发现国际热点问题与该区域国际安全态势有很强的关联性。
在与“朝核”问题相关的东北亚地区,笔者有两个有趣的发现:(1)这个地区的总体国际安全指数不断升高,这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六方会谈”机制失败了,因为它没能有效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从而导致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安全受到严峻挑战。(2)“六方会谈”最积极的促进方不是人们以为的中国和韩国,而应是美国和俄罗斯,因为它们两国在这个圈内的国际安全指数最高,安全感最差,应该是他们最想促进六方会谈。
在与“南海争端问题”相关的东南亚地区,笔者也有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这个地区的国际安全指数虽高,但整体却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除外),并非我们所感知的越来越热。这有助于我们修正对南海问题的认知,它至少表明该地区未来安全态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2015年指数的上升是因为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突然发力,其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对此,我们不必过分紧张,切勿过度关注而自乱阵脚。第二个发现是,菲律宾的国际安全指数是这个地区最高的,其国际安全感最差,这点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何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频频动作,不断折腾。
在与“阿拉伯之春”问题相关的西亚-北非地区,笔者也有两个发现:(1)该地区的总体安全指数在2010年前后有非常明显的攀高现象,这客观说明了“阿拉伯之春”对该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巨大破坏作用。(2)该地区受到“阿拉伯之春”冲击的国家(如埃及、突尼斯、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的国际安全指数明显高于未受冲击的国家,未受直接冲击的国家相对稳定,安全感高。
在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沿线地区,笔者有四个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总体较高,而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说明我们国家“走出去”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安全挑战,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与对策准备。(2)安全风险最高的是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其中,我们尤其要重视巴基斯坦,这不仅因为巴是我们的“全天候战略伙伴”,更是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国家,因此要高度重视我们在巴基斯坦投入的安全风险。(3)安全风险最小的是匈牙利、卡塔尔和马尔代夫这三个国家。(4)从分区域来看,中东欧地区的国际安全风险最小,而南亚地区的安全风险最高,这说明“一带一路”的最大安全风险在途中。
第四,从国别层面来看,世界上国际安全指数最低、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是:新西兰、瑞士和瑞典;而国际安全指数最高、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是: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法德)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它们无重大的内忧外患;中国次之,美俄差不多。从其他大国来看,日本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南非次之,印度最差。
当然,除了上述发现外,笔者也有如下两个困惑:
困惑一:从热点区域层面来看,东南亚地区的越南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与周边国家有尖锐的矛盾与非常激烈的对抗,但其国际安全指数为何如此之低,在东南亚地区排第三位,国际安全感之好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
困惑二:从国别层面来看,2015年以来,中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安全挑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朝核问题等多点联动,大国博弈和大国矛盾凸显,有时甚至有局部战争的压力,但为何中国的IISSA却是历史上最好的?
这两个困惑还有待以后发布的IISSA数据和相关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成果来解读,笔者拭目以待。
来稿日期:2016-09-01
责任编辑:齐 琳
林宏宇,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厦门 邮编:361021)。
D815.5
A
2095-574X(2016)06-0090-17
2016-09-24
*作者感谢《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和建议,文责自负。
DO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6.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