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
传统考试的检测功能,仅仅是优异生与差等生的“甄别”与“选拔”,教师、家长、学生对考试的认识长期存在偏狭性,再加上“应试”这一错误指向,考试试题走进了机械、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来应对考试。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消散,尤其是语文学习中所必需的个性与创造力也在大幅度减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的“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一思想观点,本文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试卷命题工作展开了分析探讨。
一、试卷情景的设置
试卷实质上代表的就是一组问题设置的情景,儿童所处年龄的特征、生活经验的相似程度与试卷情景的宽松程度一起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即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等。对此,为学生设置一个宽松和谐的试卷情景成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宽松的考试氛围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答题潜能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 卷首寄语一定要温馨真诚
语文试卷的卷首往往是学生拿到试卷后关注的第一部分内容,如果卷首只是冷冰冰的“请同学们自主答题,禁止抄袭、讨论”,恐怕学生原本的紧张又会加深。不妨试一试用老朋友般真诚的语气,如:“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又掌握了很多新的知识,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要对你们自己充满信心哟!”这样的卷首语必然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安慰他们紧张的心情,同时赋予他们积极的心态。
2. 卷中设计一定要生动有趣
卷中题目的设计是整张考卷的重中之重。为了让题目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通过题目向学生传达积极的思想,教师可以在试题上下一番狠功夫,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等题目名称可改为学生比较喜欢的“基础闯关”“快乐ABC”“当回裁判员”等趣味十足的名称。
题目的设置还可以采用亲切问候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试卷的距离。以下面一题为例:“企鹅先生想要找河对岸的北极熊小姐,但是桥上有缺口,企鹅先生在河对岸急得直跺脚,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吧!只要小朋友仔细读读下面的词语并填出正确答案,就可以帮助企鹅先生过河呢。”这样的卷中设计使得紧张枯燥的考试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不会再感受到机械与单调,这正是新课标精髓所在。
3. 卷尾设计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检查
考试作为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平等对话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试卷时,教师一定要将激励学生的语言巧妙糅合进去,尤其是卷尾,可以适当添加提醒学生对试卷进行检查的语句,如“恭喜你做完整张试卷了”的鼓励,“为了不留下遗憾再检查一遍试卷”的亲切嘱咐,等等。此外,在试卷上还可以留下专门的空白栏目,供学生在拿到评分完毕的试卷后进行经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对本次考试加以反思。
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一定要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的要求。语文学习应当是生活的,语文评价也应当倾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也就意味着语文考试一定要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考查。在经过大量语文实践之后,学生才能够运用知识积累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表达出来,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三、灵活多变的命题方式
语文考试应当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尽量将人文教育性填充进试题中,多多尝试灵活多变、充满情趣的命题方式,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以二年级词语接龙的试题为例: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先对题型以及题干所举出的例子进行观察与分析以得出题目隐藏的一般规律,仔细斟酌之后才能够开始答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积极的培养与发挥。
四、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语文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进行评价,差异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前提。对此,教师在命题时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和需求差异。
1. 多项同类型同等水平试题的设计
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同角度出发,多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多样化呈现同一试题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个性化答题的需求。以一道五年级试题为例,题目要求学生将“清”和“然”这两个字分别扩充为四个词语,再从中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填充在句子中的括号里以保证语句通顺,这实际上就是同类型同等水平试题的多项设计。
2. 多项同类型不同水平试题的设计
设计多项同类型不同水平的试题,实质上就是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从本身兴趣出发自主选择与自己水平、学习方式相适应的题目,这样的命题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与考试的积极性,且能够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真正的关注与尊重。以写作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三个不同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进行写作,这样的方式十分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加入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性试题
对语文试卷进行命题时,教师应当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习个性的表现施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没有统一答案的试题能够帮助教师做到这一点。学生在解答这样的题目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小学语文试卷中,没有统一答案的试题通常为阅读题。以五年级一篇题为“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的阅读题为例,在文本后面,命题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请同学们帮助含羞草重新回到害羞的状态。这一问题在文章中其实已经给出了相应的解答,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再根据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
六、试题紧抓热点、与时俱进
在对小学语文试卷进行命题时,教师还要改变以往内容呆板、陈旧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在命题过程中学会捕捉热点、与时俱进。学生在解答新颖的题目时才能够切实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鲜活。教师在命题时,可以利用2015年8月份的“天津大爆炸”事件,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张慰问卡,寄给在爆炸事件中痛失亲人的英雄家属们。制作慰问卡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美术知识,对促进学生学科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贯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改变传统考试对“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过于重视,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将语文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从学科的整体性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