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没来繁荣村之前,商长君做了一个完美的规划:先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摸清党员所想;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摸透民情。可当他到了繁荣村后,计划全被打乱,因为村里根本就没有开会的地方——村委会办公室狭小不说,连五把椅子都凑不齐。
“谁愿意在这个没处落脚、四面透风的屋子里待着呢?党员们一听说开会学习,都直躲。”村党支部书记无奈地说。
以问题为导向,这倒让商长君找到了最该踢的“第一脚”:破解党组织缺乏凝聚力的难题。
第二天,商长君从县里要了一份先进村党组织的名单,然后领着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们逐一去参观考察。看到别的村村容明亮整洁、队伍充满活力,繁荣村的党员不禁面带愧色。
“有个词叫‘后起之秀,他们走在前面,是因为走得早。只要咱们都齐心向前跑,总有一天会追上他们。”商长君适时的一句鼓励,给干部、党员们提了气。
回到村里,商长君收到一名党员发来的短信:“商书记,今天到别的村一看,我心里真向往,也想为村里做点儿什么,不想白占了党员这个身份。”话不长,却让商长君心里有了底。
接下来的几个月,商长君积极争取资金,修整扩建村委会办公室;编排党员轮岗定责值班表,让每个党员亮身份、有任务,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内动力。过去不太露面的党员也主动到村里找事干,谁也不想落后。
人心齐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商长君提出,村里要想富,就要转变观念,调整种植结构。以往,繁荣村的主要种植作物是玉米,但去年玉米价格急转直下,村民辛苦一年也没赚多少钱。商长君在与班子成员和党员商讨时,大家也都同意转项目,但一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就在思路陷入瓶颈之际,一天,商长君在村口看到好几辆外地牌照的货车来收购村民高明占家种的菇娘,他赶紧跟着来到菇娘大棚。黄澄澄的菇娘装上车后,换来了一沓沓钞票,商长君的心一下被点亮了——“种菇娘似乎是条出路”。
于是,商长君通过朋友找到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通过测试,繁荣村的土壤果然十分适合种菇娘。随后,他又带着高明占和班子成员来到被誉为“菇娘第一村”的海伦市共合镇增产村考察,把买回的菇娘苗嫁接到高明占家的秧苗上,培育出独具特色的繁荣村菇娘新品种。
2015年12月,正值寒冬,在全体党员的示范带动下,12户村民率先加入种植菇娘的队伍。商长君抓住时机,组织成立了繁荣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桦富黄菇娘种植专业合作社。
看着村民培育的菇娘苗越长越高,商长君却高兴不起来——资金落实不到位,菇娘大棚迟迟没有建完,菇娘苗再不进棚就要被冻死。一着急,商长君患上了突发性耳聋,但好强的他没有告诉别人,依然坚持不懈地争取项目资金,终于通过省政府办公厅协调争取了20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了46栋现代化标准大棚和1栋暖棚,760平方米的晾晒库房项目也得到了落实。菇娘苗在最后关头被植入大棚,使12户村民的心血得以保全,而这时大家才知道商书记生病了。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商长君的耳朵现在时常耳鸣。“这样也好,总感觉有人在耳边督促,一刻也停不下来。”商长君嘴上说笑,但辛苦自知。
一年多来,商长君的皮肤晒得黝黑,跟工人们讨价还价时根本看不出与村民有什么差别。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用最少的钱修成了最实用的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学习再也不用打游击了。一年来,商长君和家人见面的次数用十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但是他给繁荣村留下的财富却无法估量——一颗颗香甜可口的黄菇娘正在变成金豆豆。
修第一处休闲广场,建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帮第一批贫困户脱贫……商长君在脚踏实地的拼搏中践行着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