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龄化的中国”成为骗子天堂

2016-12-14 06:01
新传奇 2016年42期
关键词:骗子老龄化天堂

警惕“老龄化的中国”成为骗子天堂

有些老人,年轻时“死奔”,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竟少得可怜。这时,骗子却递过来“关爱”的橄榄枝……

近日,一名古稀老人被引诱,“抵押”了自己的房屋去购买理财产品,岂料钱没有赚到,房子被人过户了。近年来,媒体报道过不少类似的新闻事件,老人们正成为不少骗子垂涎的肥肉。有外媒据此分析,认为“老龄化的中国”正成为骗子天堂。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呢?

欺诈陷阱

电话诈骗让无数老人吃尽苦头。图为检察官提醒老人们:通常电话诈骗的形式有买车买房退税、电话欠费、邮政取件、家人住院做手术、协查等形式,最终的目的就是骗老人讲出银行账户和密码,骗走钱财

许多人认为,老年人被骗很简单,无非就是贪小便宜。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学者们研究发现,年纪越大,人们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这样。不过,以社会学的统计研究,老年人更为谨慎的金钱观能够避免他们被骗。分析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活重心从如何将收益最大化转变到了如何将损失最小化,他们花钱更少,对金钱支出也更加地谨慎。中国老年人在花钱上也是出名地节约,所以这样的道理自然也应该是适用于他们的。然而,倘若物质、情感两大需求变扭曲,被骗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一方面是骗子利用建立情感纽带来诈骗。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人到了晚年,将和别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联系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则是建立起这种联系的前提。这是因为建立亲密联系后,老年人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协助以化解生活上因为机能衰退而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甚至喊爸喊妈的。

另一边则是骗子直接伪装成被骗者的亲人。这类诈骗案指的是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老年价值作祟

情感需求还不光是有人陪,还包括自我实现,这也是金融骗局得手的理由,对于很多要面子的老人来说,能够“挣钱”,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情况更为糟糕。农村老人的“棺材本”更少,老人越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惶恐。比方说,在一些农村,早婚现象很严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遭到儿子儿媳的冷落甚至虐待是非常普遍的。这些老人的晚年遭遇在村庄中形成了示范效应,它告诉更年轻的父母们好好思量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趁着年轻,给儿子娶媳妇。这样,自己能够提前为子女做更多的事情,比如积极地为子女看孩子、种地,以便老来还有恩情在。

亲人不给力就需社会化行动

老龄化的社会并不意味着诈骗横行,但是若是老人们不管是情感还是物质都十分空虚的话,那么,这样一个社会确实非常容易变成骗子的“天堂”。这也是在日本等地已经发生过的——老龄化的日本,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十分猖獗,乃至需要金融系统做特别的培训,帮助进行防范。而鉴于中国农村的具体问题,更加闭塞和弱势的农村老人,所面临的可能是更加险恶的诈骗问题。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变为农村老人自杀的助推器。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这种已然形成的“自杀秩序”归因为“代际剥削”: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

究竟怎么办呢?物质还是情感,都需要让老人得到更多的满足。这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极其不易。大家都知道,解决老年人被诈骗,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子女加强和老年人的联系,从而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闭塞,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

不过在独生子女时代,就会出现一人对多名老人的情况,并且子女们还有着打拼的压力,要长期地坚持下来,前景确实不能太过乐观,就算坚持下来了,疏漏之处也很可能存在。那么,社会化的努力就更重要了。

也许,如学者刘燕舞等人的建议,建立一种“新集体主义”,让老年人帮助老年人是一种办法。这样有助于填补空虚,帮助集体防范诈骗、自杀等问题。如贺雪峰在湖北洪湖、荆门等地,陆续发起、成立了4个老年人协会。协会由老人们自发推选会长和理事,村里有老人过80大寿,协会去送块长寿匾,有老人病了,协会去看望,有老人过世,协会去送花圈……据当地老人说,有了协会,村里“挂面条”(上吊)的老人少了。

(《法制日报》2016.10.20等)

猜你喜欢
骗子老龄化天堂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天堂湿地
鸟天堂
陈五:上钩吧,骗子
诚实的骗子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骗子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