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颜:古代皇帝长什么样
晚清时照相术传入中国,光绪就是第一个接受照相的皇帝,后来宫廷摄影慢慢就习以为常了。再加上报纸的传播,帝王形象就不神秘了。但在更早的时期,帝王的影像资料又是如何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呢?
清朝皇帝标准画像
在充满神话传说的上古时代,帝王或者圣贤都是天生异象的,东汉王充在《论衡·骨相篇》中议论道:“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辅主忧世,世所共闻,儒所共说,在经传者较著可信。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苍颉四目,为黄帝史。晋公子重耳仳胁,为诸侯霸。苏秦骨鼻,为六国相。张仪仳胁,亦相秦、魏。项羽重瞳,云虞舜之后,与高祖分王天下。”
由此可见,在骨相学看来,相貌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帝王贵为九五至尊,按理来说相貌必定不凡。尤其是秦始皇建立皇权制度后,围绕着皇帝的礼仪逐渐完善起来,帝王相貌如何描述、如何流传,更是重中之重。
《史记》上说,大梁人尉缭是这样描述秦王的:“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解读道:前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特别是“挚鸟膺”,现今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豺声”是表明有气管炎。软骨症患者,骨的发育反常,故尔胸形鼻形都呈变异,而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是经常并发的。有这三种征候,可以下出软骨症的诊断。
这描述与如今教科书中的伟岸形象比起来,差别还真大。那么,除了文字记载,秦始皇有没有画像、雕塑等流传下来呢?据夏玉润在《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中介绍:“关于皇帝画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北魏张彝编绘的《历帝图》,上自伏羲,下至东晋恭帝,号称历时3207年,收帝王128位,共5卷。类似《历帝图》的画卷,晚唐张彦远曾有8卷流行。惜上述《历帝图》均佚。今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古帝王图》,相传是唐人阎立本所绘,为现存最早的中国帝王肖像画。”
据说阎立本的《古帝王图》,就描绘了从汉到隋的13位帝王,依次是:前汉昭帝刘弗陵、后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陈文帝陈倩、陈废帝陈宗伯、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所以,在《历帝图》中,应该是有秦始皇的画像的,只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其实,在主要靠文字记载的时代,了了几笔,也能出神入化。以正史为例,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东汉光武帝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宋武帝刘裕“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齐太祖萧道成“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梁武帝萧衍“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陈高祖陈霸先“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隋高祖杨坚“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以下再举唐以来的正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宋太宗赵光义“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宋真宗赵恒“生于开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幼英睿,姿表特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明太祖朱元璋“及产,红光满室。……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清太宗皇太极“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
这一连串关于帝王相貌的正史记载,其实都有固定的模式,一是出生时就不同凡响,二是骨相奇特,常用的词是“龙颜”、“隆准”等等。
除了文字,随着画像的兴起,帝王相貌要怎么制作、保存呢?
帝王相貌,古代叫“御容”。王艳云在《金代御容及奉安制度》中追溯道:“古代帝王形象的御容制作,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当时的帝王御容多为雕铸的等身佛像,材质有石、铜、檀木、金和银。……逮至隋帝仍笃信佛教,在沿用以往等身佛像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写真画像。……唐代御容范围扩大,扩展至太后、太妃,甚至是少主、公主。……在供奉地点上,魏晋隋多为佛教寺庙,唐代增加至道观和景教场所,延续到宋代私人家宅中也有供奉。宋真宗以后在隋唐基础上,对御容供奉场所进行了调整归并,正式规定了御容祭拜制度,将御容祭拜列于国家宗庙制度之中。”明、清两代亦是如此,帝后画像制作、供奉有章可循。
到了乾隆年间,历朝历代积累下来的帝后、圣贤、名臣画像经过整理,被储藏到故宫南熏殿。
陈凌在《故宫旧藏帝后画像》一文中介绍了这批画像:南薰殿图像历经宋、元、明三代累积而成,凡卷、册、轴一百余件,图像五百八十余帧。上古五帝伏羲、唐尧、夏禹、商汤和西周武王五像位居南薰殿图像之首,是南宋淳元年(1241)理宗至太学,作《道统十三赞》后,命当时著名画家马麟绘像。其时所绘共十三像,虽属臆想之作,但与史实大体相近,也是极为珍贵难得的,遗憾的是现今仅存有其中五幅。唐高祖、太宗以及后唐庄宗等画像也非唐人作品,而是出自明人手笔。
蒋复璁的《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清南熏殿图像考》一文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了这批画像,其中唐太宗有3轴,宋太祖4轴,明太祖12轴。明太祖画像虽多,但大家也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有两种形象传世的。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七年级下册用了不太好看的明太祖像,而“高中必修1”课本则选用了正统的明太祖像。关于朱元璋的两种形象之争,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从文字记载来判断朱元璋长相应该是丑的,有的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明朱元璋是俊美的。夏玉润在《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中总结道:这两类画像与朱元璋的真实相貌相比,均为似像非像的写意图。因此,今人无须钻牛角尖,来考证这两类画像孰真孰伪。因为这两类不同画像,已经升华为人们认识朱元璋的文化符号,是不同利益者、不同历史观看待朱元璋相貌的不同表述。
其实,稍稍浏览一下中国古代帝王画像,就能看到,这些画像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或立或坐,都有一个标准姿势。比如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在光绪皇帝之前,都是标准的坐姿,服装当然是统一的龙袍,区别就在于脸型。
当然,帝王画像不同于一般人的自画像,它承担了更多的政治功能,因此它既要记录帝王的相貌,又要顾及帝王形象。于是,作为政治艺术品的帝王画像,有点处于虚虚实实之间。
以前的帝王画像都是供奉在宗庙里,一般百姓无法得见,民间也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所以皇上可以微服私访,没有人认得出来。而到了近代,群众、国民被纳入政治舞台,而且“主权在民”,古代的神秘主义作风已经过时,必须要让万民景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到了晚清,照相术传入中国,光绪就是第一个接受照相的皇帝,后来,宫廷摄影慢慢就习以为常了,慈禧太后留下了很多相片。再加上报纸的传播,帝王形象就不神秘了。后来袁世凯更是在银元上印制了自己的头像,“袁大头”深入民间。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像复原技术兴起,既有传统的雕刻复原法、泥塑面貌法,还有借助计算机的3D人像复原技术。包括马王堆辛追夫人、吴承恩、清代香妃、古楼兰美女、越王勾践后裔东瓯王等都用类似手段,十分引人注目。
(《文史知识》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