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雁
摘要: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校园贷的现状,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校园贷 问题 策略
自河南某大学一名在校学生以多名同学名义,在校园网络金融平台借款数十万元赌球,最终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一时间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上校园借贷平台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校园贷存在哪些风险?大学生该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校园内外的关注。
一、校园贷的现状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调查,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还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1.办理校园贷手续简单、操作方便,小广告泛滥
目前,很多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平台都以“无需任何手续、当日放款”等噱头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大学生只需要将学生证、身份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资料拍照上传,并提供借款人和父母或者教师的联系电话,无需本人到场,只需手机操作,就可以轻松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另外,以“手续简单、流程快”“利息低、无抵押”“专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分期付,分期还,期限长”等信息为主的贷款小广告常常出现在学生手机短信和QQ群中。
2.步入分期贷款的循环
2016年年初发布的《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中称,2017年,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其中,超过67%的大学生认可并接受分期消费,33%的大学生不认可分期消费,但仍有部分学生进行过分期消费。
面对如此巨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许多分期消费的购物网站便与借贷公司绑定。这些采取分期付账模式的购物网站原理如出一辙:购物网站在接到学生订单之后,首先从借贷公司借钱,然后再去品牌供应商或者线上的零售商处拿到学生订购的货品,再以分期付款(包含服务费)的方式销售给学生,购物网站从中既赚取进货的价差,又赚取放贷的利率差。
3.不良借贷平台“挖坑”
在互联网金融进入校园后,一些不良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也给大学生挖了“坑”。它们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及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贷款门槛低。但是,这些不良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在计算方式上却暗藏玄机,导致不少校园贷的年息高达20%以上,催收还款时的一些手段让大学生感到压力非常大,最终出现消失甚至自杀的情况。
二、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通过校园贷,虽然暂时解决了用钱的燃眉之急,但随之对大学生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1.滋生大学生超前消费,养成不良的理财习惯
目前,步入大学校园的许多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并且开始学习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财务开支。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理性,喜欢追求时髦,喜欢攀比,存在贪慕虚荣、超前消费等现象。因此,当大学生的个人财务状况无法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时,便容易依赖校园贷,或发生分期付款购物的行为。
2.不良校园贷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校园贷市场良莠不齐,许多大学生通过校园贷消费后,无力偿还,经常出现孩子消费、家长买单的现象。这对于经济水平一般的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3.不良校园贷给校园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大多数不良校园贷多数采取“利滚利”的方式获取收益。由于校园贷手续简捷,所以那些急需用钱的大学生便不计后果地借贷。但事实上,通过校园贷借贷消费的学生并不能在贷款到期时归还,他们作为涉世未深的群体,往往处于弱势,在贷款到期后便经常遭遇债主的恐吓催款、暴力威胁,甚至强行控制人身自由等。这给校园安全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引导大学生理性面对校园贷的策略
校园贷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能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政府必须规范校园贷市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避免依赖校园贷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甚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发生。
1.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强对校园贷的整顿力度
针对目前五花八门的校园贷市场,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集中整治不良校园贷借贷机构,采取对不良校园贷“零容忍”的态度。
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业务,政府应严格执行资格审核制度,清除不良平台,同时明确借贷平台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对于向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实施大额借贷时,借贷平台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避免因高利贷、诱导贷款以及提高授信额度而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此外,政府要将校园贷的各个平台、机构联系起来,开展校园借贷征信记录,设定大学生借贷限额。
2.学校完善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为了有效遏制不良校园贷的恶性循环,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校园贷,高校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学生工作队伍,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时了解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察觉他们的消费问题,通过谈心、谈话,以及微信、微博、qq空间、校园贴吧等方式,提醒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意识,倡导合理消费;第二,通过开设培养理财能力等内容的公共选修课或讲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高校还可以开展理财观念教育,通过开设公选课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理财知识和理性消费知识,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银行、金融机构、司法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各类借贷行为的甄别能力;第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倡导积极、健康、进步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远离赌博、游戏等不良嗜好,从源头遏制不良借贷现象的发生。
3.家庭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养成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会被孩子效仿,所以家长首先要做到理性消费,为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对财产的规划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在消费的同时学会计划,同时将理财、债务、投资等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财富观念。
参考文献:
[1]程墨.警惕高利贷潜入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8-04-04.
[2]程诚.大学生消费的同群效应[J].青年研究,2015,(2).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师范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