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苏格兰格子》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6-12-13 15:05朱丹妮祝晓燕
教育界·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格子苏格兰纹样

朱丹妮 祝晓燕

活动背景

苏格兰格子是一种常见的纹样,因其简洁而富于变化深受大家的喜爱,每当老师或者小朋友穿戴苏格兰格子纹样的衣物时都会引起孩子们的关注,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对富有规律又千变万化的彩格纹样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和设计愿望。

那么选择什么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大班幼儿的兴趣来进行彩格设计,并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多样经验呢?我和孩子们展开了大讨论。一开始,很多孩子建议用画笔、画纸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形式太单一,也比较费时,于是,我想利用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启发他们进行“立体”设计,用不同的方式带给孩子们不同寻常的设计体验。格子是由一条条的横线和一条条的竖线组成的,那么用什么材料作线呢?经过多次试验比较,最终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松紧带”作为操作材料,它取材方便,有弹力,易于操作,可以让孩子们成为彩格纹样“设计师”,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我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在用直观探究、操作体验、立体创作“彩格纹样”上。围绕此重难点,我在思考可以选择哪些立体创作方式,这些方式是否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哪种材料更适合本次活动,怎样的作品呈现方式更具有探究性、审美性,怎样的惊喜会激发孩子不断地创作激情。于是,我展开实践,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讨论苏格兰彩格纹样,感受其简洁而富于变化的美。

2. 初步尝试用立体的方式设计与众不同的苏格兰彩格纹样。

3. 乐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教学课件:各类苏格兰格子纹样物品的PPT图片(有格子纹样的布,有各种格子纹样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可以变换外观的房子,还有代表国际友谊的“中国苏格兰格子呢”)。

2. 操作材料:正方形KT板(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彩色松紧带若干(颜色、粗细不同)。

3. 其他辅材:椅套、大夹子、小箩筐等。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图片,感受彩格的美

1. 教师出示PPT课件,幼儿欣赏苏格兰格子纹样的布,教师提问。

提问:你见过什么花样的布?

提问:你见过这种布吗?这是什么花样的布?

2. 教师介绍苏格兰格子布名称的由来。

教师:这种格子纹样来自苏格兰这个国家,所以它叫苏格兰格子。

幼儿:欣赏苏格兰格子纹样。

(教师提问直入主题,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看到过的花布纹样。出示苏格兰彩格纹样,介绍它的由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 自由讨论,了解彩格的美

教师:分别出示放大的两款苏格兰彩格纹样。

提问:这款苏格兰彩格有哪些颜色?这一款呢?

(同时出示另两款苏格兰彩格纹样)

提问:这款彩格和刚才那款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提问:这两款彩格哪里不一样?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苏格兰彩格纹样的美,并讨论美在哪里。苏格兰彩格纹样有一条条的横线,有一条条的竖线,纵横交错,色彩丰富,有变化也有规律。不同大小的格子,不同的颜色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这个欣赏的环节能够让幼儿充分了解苏格兰彩格纹样的特点,启发幼儿接下来的自由创作。)

三、 尝试设计,表现彩格的美

教师:向幼儿介绍每个人座位套后面放置的材料及其特性,启发幼儿将松紧带和KT板结合,用立体的方式设计出格子纹样。

幼儿:坐在原处,人手一块KT板,用四根同色的松紧带初次尝试创作,设计一款简单的格子纹样。设计好的作品用两个大夹子夹住放置在座位前方的桌子上。

教师提供操作材料:彩色松紧带,它们可移动,可组合,使用便捷,为幼儿提供了将想法变成现实的机会。这个环节只要简单地呈现格子纹样,因此只提供了四根同样颜色的松紧带,避免干扰幼儿的创作。

四、 相互介绍,欣赏彩格的美

集体欣赏座位前方桌子上的作品,找出不是格子纹样的设计。

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哪一块纹样不是格子的?

追问:为什么说这款设计不是格子的?

追问:那么这是什么花样?

教师:你们最喜欢哪一个设计?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个环节通过孩子们介绍和讲述,梳理苏格兰格子纹样设计的要领,为接下来的二次创作做准备。此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充分地讲一讲、说一说、评一评,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和别人创作中的不同,在评价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欣赏有创造力、有表现力的作品,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参与评价,让每一位幼儿有自信。)

五、 再次创作,提升彩格的美

1. 教师用一个纸袋的小道具引起孩子们再次创作的兴趣。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法袋,它把你们的设计都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幼儿:继续欣赏PPT,感受苏格兰格子纹样的各类物品,都是熟悉的,比较常见的物品。

2. 当课件播放到一幢房子时,教师邀请“小设计师们”为这幢房子的外墙设计一款苏格兰格子纹样。

教师:这个格子外墙真美啊!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还能为这幢房子设计一款怎样的格子纹样呢?

教师:介绍材料,提出要求,给出建议。

幼儿:再次创作,为房子的外墙设计一款苏格兰格子纹样。

3. 教师邀请“小设计师”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彩格作品。

提问:你设计的这款彩格纹样美在哪儿?

教师:老师用魔法把你们的设计变到了房子上。

(这个环节让孩子们用更丰富的材料对特定对象进行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自己的设计不仅好看,而且有用,引出设计还蕴含着美好的含义。)

六、 延伸活动,延续彩格的美

1. 教师出示“中国苏格兰格子”,介绍这款设计蕴含的美好的含义。

教师:瞧,苏格兰用五种颜色为中国设计了一款美丽的彩格纹样,这款纹样的名称就叫“中国苏格兰格子”。

幼儿:欣赏彩格纹样,观察这款设计的独特之处。

2. 教师启发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中国苏格兰格子”的颜色及其分别代表的含义。

教师:这款格子呢用了五种颜色,有中国国旗的红色、黄色,苏格兰十字旗的蓝色、白色,还有代表中国苏格兰友好合作关系的绿色。

提问:你想不想为你的好朋友设计一款彩格纹样呢?以后我们可以在区角里接着设计代表友谊、代表幸福、代表更多美好含义的苏格兰格子好吗?

(这个环节可以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热情,并且再次提高了难度和深度,起到了进一步拓展幼儿想象和思维的作用,启发幼儿感受和表达美好的情感。)

活动反思

儿童时期的美术活动是他们进行的游戏,也是用来进行交流、表达认知、抒发情感的工具。活动中线条、色彩的对比及和谐运用都展现了儿童对美的敏感性,对事物的叙述表达能力和他们的审美趣味。因而,我认为美术活动应建立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也都应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构。通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帮助儿童发展自身的潜在能力。美术活动能开启儿童思维,激发儿童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与创造力。

儿童艺术创造的主要特征是情感表现,其情感的内容来源于他们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儿童表达情感所借助的形式,诸如形象、轮廓、节奏、色彩、运动这些形式要素的运用,也源于儿童生活中对美的直觉,这正是儿童美术具有原创性的源泉。

我们一方面应以儿童为主体,尊重他们,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还在于自身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修养,能在艺术的高起点上去发现和启迪儿童。本次活动以较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感知苏格兰格子作品的艺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我提前在网上寻找了大量苏格兰格子纹样的物品,为幼儿欣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较好地呈现了重点内容。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幼儿在丰富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中进行课件欣赏,并且利用课件的可控性,通过定格、重现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苏格兰格子的色与形构成的美,发现横线与竖线表现出的整齐之美的风格。教学的难点得以化解、突破,同时帮助幼儿初步建立了一些感知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很重要,特别应使幼儿的美术活动具有游戏性。要让儿童在自由、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潜性教育使儿童感受艺术、提高表现的能力。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儿童只停留在审美本能和想象力的阶段,要通过美术活动使儿童的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儿童的思维能力向前发展,审美修养得到升华,智力、情感、能力、品格得到全面提升。

活动提示

1.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块KT板,四根同色的松紧带。

2. 第二次操作,人手一块KT板,分组操作,每组几种粗细、颜色各异的松紧带。

3. 提供简单快速幼儿易操作的作品呈现材料,自己用夹子夹住作品放置在桌面上欣赏。

总评

以往,人们品评儿童美术作品常以再现性表现技能作为评价标准,并不从儿童独特的创造能力方面考虑。那些反映儿童心理特征独特独创力的、有艺术品位的好作品常被扼杀。美术教育在很多时候作为一门技能课,认为只有老师教,儿童才能学会,这种习惯于临摹的美术活动会使儿童丧失表达自我的意愿和信心,也可能扼杀他们发现与创造的天赋。

在“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已有共识:幼儿美术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是一种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更要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的满足,以及孩子个性发展的自由表现、自由探索的勇气激发,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情感发展的引导。朱丹妮老师执教的《苏格兰格子》大班教学活动,将生活常见的彩色松紧带作为美术活动材料,很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活动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了设计的简单和神奇,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了让孩子对于苏格兰彩格纹样的设计,从好奇、尝试到成功,再挑战、创作、感受神奇,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引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美的“探究旅程”。

一、 美术——“美”的呈现

作为担负儿童美育重任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把艺术表演家的浪漫情怀有效渗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具有典型性的格子样纹布,格子纹样日常生活用品,具有动画效果的格子纹样房子,代表国际友谊的“中国苏格兰格子呢”等,引导儿童欣赏,让孩子们倍感新奇;还有苏格兰纹样的教具,具有审美特质、呈现立体特效,便于儿童直观理解纵横关系、交错中的色彩叠加;教师语言也鲜活、精练、时尚、引人,让孩子在情感的体验中、实际的操作中,不仅学习和感受了彩格的审美魅力,同时也体验了艺术的生活化,感悟了生活的艺术化。

二、 游戏——“趣”的激发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艺术活动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快乐和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被儿童所接纳。”孩子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进行创作表现,用自己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其根本动机就是趣味性,有趣的、好玩的魔术般的美术游戏是孩子们需要的。在有限时间里,教师巧妙地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贯穿始终,把孩子内在美的创造力激发了出来,使其活动过程不仅高潮迭起,而且惊喜连连,情趣盎然。

三、 成长——“乐”的体验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孩子和执教者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达到互动双赢的效果。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彩格设计的本领,每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执教者在活动中,不断和孩子进行思维碰撞,并生成许多没有预设的、新的信息互动,形成真实而丰实的动态生成的活动过程,教师也在互动中得到成长,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获得了成就感。

美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类心智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应通过美术活动开启儿童思维,激发儿童自身的潜能,唤起儿童创造的活力。当我们真正了解儿童,就能把教育落到实处,开创适宜儿童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朱丹妮老师用一双慧眼在生活中去寻找有趣的素材,把它们转化为适合孩子们游戏的活动,观察、发现、交流、探究、挑战,让儿童自由发现、创造并获得成功。材料是无声的老师,引导着孩子创作游戏的层层递进,让孩子享受了美术学习的趣味与成功,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和建构性。

作者简介:

朱丹妮,江苏省无锡市胜利幼儿园教师,江苏省第十二届“蓝天杯”幼教会课一等奖获得者。

祝晓燕,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第十三批幼儿教育特级教师,宋庆龄幼儿教育奖,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系统先进个人,无锡市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得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具展评一等奖等。

猜你喜欢
格子苏格兰纹样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数格子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填出格子里的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格子间
格子龙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