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航
工地“自习室”走出企业精兵强将
□赵忠航
休息时间,四公司上海松江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部的自习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声,十余名青年职工正在这里学习。
“这是项目部为职工精心打造的工地自习室。近年来,职工们通过学习,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的还走上了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李洪亮说。
李洪亮带领的项目团队,自2015年接管项目至今,自习室的学习就从未间断过。
“这条有轨电车线路是上海市松江区的‘十三五’规划重点线路,全线各家参建单位都在发挥专长,只要发现其他建筑公司有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就要学过来。”这是李洪亮的学习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项目职工个个都成了多面手,技术员不但技术过硬而且精通计价计量,安全员安全管理能力强施工技术也不差。
项目总工张伟东说:“项目有完善的学习机制,每周三晚上6-8点,是项目职工固定学习时间,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此外,项目还举行不定期的参观交流,给每一名职工都提供学习的机会。”
现场测量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般由测量专人负责,李洪亮要求每名技术人员都掌握。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现场数据就都由技术人员来出。
“这样数据更精确,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料控制,避免了浪费。”物资部长说。
李洪亮不仅要求员工学习,他自己也钻研。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中铁二十二局项目管理手册》(试行)及《上海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实施细则》,一共1056页,被他翻得书页都卷了。
“我要求大家学以致用。”这是李洪亮的学习理念。
项目员工学以致用,为项目上带来了许多小改小革,让施工变得更顺畅。
在施工排水方面,项目团队没有照搬经验,而是利用场地特点修建了排水沉降池,将废管进行二次利用,并购置了几个水泵,制作了一套完整的水循环系统,为现场施工主干道降温除尘、道路冲洗,并为施工用水提供水源保障。
“钢筋棚、围挡等都是可拆卸的。尤其是钢筋加工棚节地效果好,能实现材料最大化周转,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琢磨出来的经验。”现场经理谢显辉说。
有一次,李洪亮安排计划部编一个投标策划,技术员高硕晨接到任务后,按照格式直接套用。李洪亮看完策划后,从标题到内容都否定了。他拿出公司那本大书告诉高硕晨:“你把这本书钻研透了再重新编写策划。”高硕晨脸一下子就红了,回去后将书翻了很多遍,发现不能直接套用格式。
经过李洪亮的调整,最终出来的商务策划书交到公司后,领导非常满意,并以此为范本组织全公司商务人员学习。
“项目团队在学习中,还善于利用BIM技术和大数据等,助力项目施工管理。”李洪亮说。
在学习中,原来的技术人员张伟东一步一步从工程部长成功转型为总工程师,并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将项目安全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实时监控,建立安全微信群,安装噪音扬尘监控器等,提高了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通过大数据,我们项目实现了半智能防尘,只要扬尘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报警,项目开启自动喷淋器系统进行喷水降尘。”李洪亮说,希望和相关单位沟通合作,真正做到智能防尘,即扬尘警报系统与自动喷淋系统结合,只要数据超标,自动开启喷淋。“这是我们的目标。”
李洪亮说:“这几年,项目人才成长迅速,向公司输送了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等管理人员十余名。项目职工120余人,人才输出率超过三分之一,项目真正成了公司的人才摇篮。”
特约栏目主持 金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