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
中国古代的笔、墨、纸、砚,尤其名笔、名墨、名纸、名砚,都是珍贵的文物,文玩,也是古代中国文人的情结所在。中国的笔、墨、纸、砚,伴随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这样的历史文化遗物,乃华夏民族所独有,确实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今天,中国古代的笔、墨、纸、砚,已为世人所瞩目,已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物之一。
中国笔墨纸砚的制作,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能流传到今天的古物,材质一般都比较珍贵,甚至是稀有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材质,工艺比较一般。但是,它流传有序,特别是刻有铭文或留下特殊标记的,非常宝贵。作为历史的载体,受到人们的重视、收藏。
笔的发展及历代名工
笔作为书写、绘画工具,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举世无双的地位,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西晋成公绥《弃故笔赋》中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及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
中国制笔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实物毛笔,是1954年6月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里的一只毛笔。毛笔出土时整体装在笔套中,笔套长23.5厘米。笔杆竹质,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笔头为优质兔箭毛(即紫豪),长2.5厘米。此笔与现在毛笔有些不同,它不是将笔头插在笔杆腔内,而是将兔箭毛包扎在竹竿的外围,裹以麻丝,髹以漆汁,笔锋坚挺,是书写竹木简牍的良好工具。(《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812页)这与东汉蔡邕在《笔赋》中所描述的“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的情况相仿。这支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战国毛笔,被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它称为“战国笔”。又由于长沙古属楚国,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笔,还被称为“楚笔”。
由于有了楚墓毛笔的发现,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至少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这样毛笔是否由蒙恬发明也就清楚了。早在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就对是否由蒙恬发明毛笔提出过质疑:“牛亨问曰‘自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笔耳。”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引《博物志》说:“蒙恬造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心柱遒劲,锋芒调利,故难乏而易使。”如此,蒙恬所造之笔,属于兼豪毛笔,这种兼豪毛笔,不可能是最原始或初期的毛笔。这样“蒙恬造笔”的传说也就搞清楚了。所谓“蒙恬造笔”的“造”字,指的是制造之“造”,而不是创造之“造”,这种说法还比较有道理。蒙恬虽不是毛笔的发明者,但他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部睡虎地11号秦墓里,曾出土了三支毛笔。这些笔和战国笔大致相同,但有所改良。秦墓出土的毛笔,笔杆为竹制,笔毛包扎在笔杆的外围,裹以麻丝,并加以髹漆。亦有毛笔的笔杆下端较粗,镂空成腔,笔头栽入腔内,这种结构很好的克服了因笔毛束缚在笔杆外围,中心有空隙,蓄墨少,笔尖容易分岔的缺点,在制笔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毛笔出土时整支毛笔装入一个和它等长的细竹筒中,竹筒中间两侧镂有8.5厘米长形空槽,以便取用毛笔,竹筒的外表髹以黑漆,并绘有朱色条纹。(《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812页)
蒙恬时代的毛笔,制作已非常精良考究,唐代韩愈《毛颖传》中说蒙将军南伐楚国,曾猎山兔而制笔,世称“蒙恬笔”。献于始皇帝,始皇帝封之管城,世遂有名。所以“管城”也就成了笔的别名。战国时,对于笔的称呼不一,楚称为“聿”,吴称为“不聿”,燕称为“弗”,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为“笔”。
进入汉代,较秦代又有进步和发展。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初期的168号墓出土一支毛笔,笔杆竹质,长24.8厘米,细端直径0.3厘米,粗端直径0.5厘米,笔头栽入粗端。与1975年在湖北省睡虎地发现的秦笔制法相同。毛笔出土时笔毛已朽,笔装在竹笔套内,笔套用细竹管制成,中部镂空8厘米,方便取笔。在同址167号墓也出土一支毛笔,与168号墓出土毛笔基本相同。此两支汉代毛笔,笔杆都较战国和秦代的毛笔为长,笔头直径也稍大。从笔头的直径上看,笔头不会比战国和秦代的笔头短。这恐怕也与汉隶的兴盛有关吧。汉隶泼磔增粗,字形疏张流放,加长笔杆,增粗笔头及长度以适合这种字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