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波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造句是常见的一种语言训练形式,看似简单,实际要造出高质量的句子,并非易事。因为我们不仅要把句子造正确,造通顺,还要造具体,造形象。以下是指导三年级学生造句的记录:
第一个:不知不觉
我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段良浚
这句话初读没问题,容易迷惑同学们。
师(开玩笑):段良浚家的电视机看来有特殊功能呀,能催眠,瞧,段良浚坐在沙发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看电视不一定出现睡着的结果,只有看得怎么样才会睡着?
生1:看很长时间。
生2:看累了。
师:谁来把改后的句子说一说?
生3:我看电视看了三个多小时,太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
生4:我看了一会儿电视,瞌睡虫钻进了我的脑子,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师:“瞌睡虫钻进了我的脑子”,这句话说得真有趣,我们造句不仅要造正确,把意思表达清楚,还要尽量造得好玩、新鲜,和人家不一样。比如“睡着”还可以说——
生5:打呼噜。
生6:进入梦乡。
师:真棒!到讲台前面来,秦老师给你们额头上各贴一枚笑脸贴纸。
第二个:总是
妈妈总是忙里忙外的。
——朱家乐
师:这句话的意思哪儿没讲明白?
生7:妈妈怎么忙?
生8:妈妈忙什么了?
师:对呀,妈妈忙成什么样了?举妈妈忙活的两三件小事就可以了。建议在前面加一句,可以用“又是……又是……”的句式。
生9:妈妈又是拖地又是擦窗户,总是忙里忙外的。
生10:妈妈又是洗衣服又是淘米,总是忙里忙外的。
生11:妈妈又是买菜又是整理房间,总是忙里忙外的。
我总是忘记把水杯带回家。
——范玉洁
师:问题看出了没有?
生12:为什么你总是忘带水杯?
师:那你给她的原句加上原因吧。
生12:放学铃一响,我急急忙忙冲出教室,总是忘记把水杯带回家。
师:其实还可以在后面补充,加上忘带水杯的后果。想一想,把你想好的句子说出来。
生13:我总是忘记把水杯带回家,总是被老妈臭骂一顿。
生14:我总是忘记把水杯带回家,然后又让爸爸到学校来讨。
第三个:已经
我已经长大了。 ——柳婉婷
师:她已经长大了,可是怎么能证明呢?句子意思表达清楚了没有?
生:没有。
生15:我已经长大了,会自己穿衣服了。
生16:我已经长大了,敢一个人睡觉了。
生17: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整天哭鼻子了。
生18:我会自己整理房间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我已经写完作业了。 ——段良星
师:写完作业有个过程。什么时间段写的,或者写了多长时间。谁会修改,把这个短句子像拉橡皮筋一样拉长?
生19:放学后,我一直在家里写作业,写呀写呀,我已经写完作业了。
师:怎么听起来有点别扭?你的句子中“已经”换成“终于”最合适。
生20:等妈妈下班回来,我已经写完作业了。
师:嗯,听起来感觉很通顺。
生21:邻居小弟弟来找我玩的时候,我已经写完作业了。
生22:奶奶喊我吃晚饭的时候,我已经写完作业了。
我以前不会打篮球,现在已经会打了。 ——颜 凯
生23:颜凯以前不会打篮球,现在怎么突然会打了?
师:不会到会有个过程,其实改起来很简单,中间加上一句。
生24:我以前不会打篮球,后来表哥教我打,现在已经会打了。
师:有个小问题,谁现在会打了?
生24:我。
师:这个字不能丢,丢了就是表哥现在已经会打了。重说一遍。
生24:我以前不会打篮球,后来表哥教我打,现在我已经会打了。
造句,是个细致活儿。只有多推敲推敲、琢磨琢磨,才能造出高质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