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炜
近期,年轻人猝死噩耗不断传来,让人们真心觉得惋惜,看似健康的人猝死,这样的例子发生得太多了,而你,离猝死又还有多远呢?你的生命是否正在无休止的加班熬夜、在无法摆脱的压力负担中、在过量的剧烈运动中饱受着侵蚀呢?如果是,请你多注意一下身体了,否则,等你的身体不堪重负时,猝死随时可能在你门外按响死亡的门铃……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多人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猝死,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现在猝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2016年10月5日,移动医疗平台春雨医生发布其创始人、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2016年10月20日,在苏大附一院胸痛抢救室里,23岁的周姓小伙身上插满了管线,一动不动。上午送到这里时已是重度昏迷,意识丧失,呼吸和脉搏也不见了。医生们竭尽全力地对他进行所有的急救措施,但仍旧为时已晚,小周的生命在11:11停止了。
小周发病前正乘坐878路公交车,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出,小周当时看上去并没有任何异常,一只手还在玩着手机。
然而公交车进入现代大道西站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小周的身体突然像散架了一样,缓缓地倒了下去,径直摔在旁边的乘客身上,驾驶员立即和乘客一起对小周进行心肺复苏。
小周此时还有一丝知觉,但过了一两分钟,他的脸部渐渐发紫,司机当即决定,直接把公交车开往苏大附一院!这期间,几位热心市民一直在帮忙照顾小周,不停在帮他做心肺复苏。仅仅20分钟后车就开到了医院,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小周的生命。
无独有偶,10月18日,苏州高新区也发生了一起猝死悲剧,同样一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10月18日下午3点多,高新区人民医院接到了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鼻孔和嘴角都有血迹,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意识。连续抢救了两半小时后,小伙子还是没能醒过来。据知情人说,这名小伙是在高新区一家网吧内被发现猝死的,此前已在网吧连续上网多天。
好端端的两个小伙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实在是令人痛心!
最近几年,有关于“猝死”的报道呈逐年增多之势,死者中不仅有迟暮之年的老年人,更有正值壮年的年轻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猝死案例,更是触目惊心。如此飞来横祸,对一个家庭的打击之大毋庸置疑。所以,小编决定带大家再好好复习一下“猝死”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尽量把悲剧扼杀在摇篮中。
什么是猝死?有哪些疾病可以引起猝死?
猝死,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发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以上,在发病后1小时内就死亡。
“发病后6小时内”是我国的规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相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还有规定为12小时、24小时的。时间不是绝对的,仅作为参考。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从上午开始发病,感到后背疼痛,直到下午6点多死亡,时间早超过6小时了,更不用说1小时了,但他依然是心源性猝死,而我们业内的人都认可这种判断,并没有为此而争论。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所谓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脏病,也可能并无心脏病史,但从发病到死亡可在1小时内瞬间毙命,这类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一般来说,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导致猝死的第一原因,占猝死总数的80%~90%;另一类是除冠心病以外的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天性与获得性Q-T综合征、Brugaba综合征……
所谓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全部猝死的10%~20%。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因
“咚哒、咚哒……”拥有健康的心跳才能有健康的心脏、健康的身体。一旦“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心跳慢到让人头晕”,可能提示心脏跳动节律或速率不正常,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也就是心律失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指出,每个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经历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是,多数人“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民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归咎原因主要有:中国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教育不完善,从而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普遍不足,并且产生了两种偏差或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过度治疗;更多、更严重的是未予足够重视,全民救治心脏性猝死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
心悸、胸闷、晕厥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和生命的临终时刻,也可伴发于常见病或出现在常规的诊疗过程中,甚至发生在健康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人尤其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目前最常见、门急诊诊治率较高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中山医院宿燕岗副教授列举,房颤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8%~1%,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损害心功能,导致脑中风,使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后,射频消融术现已成为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SCD),SCD是指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在症状发生的1小时之内死亡,如经治疗(如电除颤)后逆转而未发生死亡,称为心脏骤停(SCA)。在对死因的统计分析中提示,SCD仅次于癌症的死亡人数,其中约80%的SCD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所致。
中国每年约54万人死于SCD,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发生SCD,其救治成功率却不足1%。即使在发达国家,在有良好救治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条件下,SCD的救治成功率也低于5%,因此其预防远重于治疗。
效果最显著的预防是患者在没有遭遇心脏猝死事件前,但已被确诊是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后,就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植入ICD(体内除颤器)等;次之则是在发生心脏猝死等严重事件之后再植入ICD,这是预防心脏猝死的首选方法。
2008年公布的一系列国际指南也充分肯定了ICD作为心脏猝死一级预防的重要地位,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研究也已证实,对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可明显降低其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哪些行为会导致猝死?
连续加班
有关加班猝死的新闻最近太多了,游戏网编加班猝死、浙江电台女主播猝死、奥美中国24岁员工猝死在办公室、金山软件25岁运营部员工死亡时正在工作……网上随便一翻就是很多条让人心情沉重的新闻,这些猝死的人有大部分都是非常年轻的人,猝死前也没有任何症状,以至于家属、朋友几乎都不相信这是事实。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长期加班其实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承受巨大的压力、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心脏病等危险,这种毛病甚至没有什么警示,第一次发作就能带走你的一切!
经常熬夜
世界杯期间,有好几个球迷连续看球猝死,看球虽然没有加班这么累,但是也是连续熬夜啊!人体就像一部机器,有工作就必须有休息,否则器官功能衰竭,一旦报废就没有返修的可能。
久坐或久站
长期久坐或久站的人,血液循环不好,有些人久坐后出现憋气、口唇发紫等现象,可能是有肺栓塞!
暴饮暴食
心脏病最容易在吃饱饭后发作,切记!本来就有胸痛、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过度吃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用力排便
有些老人排便后头晕,然后很快就不行了,所以老人尽量要坐着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引发脑溢血的危险。
剧烈运动
运动会学生猝死的新闻不用说有多少了,一方面是确实是现在的孩子们身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当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的现象,立即停下来,别管什么考试和体育精神了,你要明白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气温变化
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时候,血压波动也会变大,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主动脉夹层等症导致猝死。另外,冷热交替时极易引起感冒,而感冒病毒有可能会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诱发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也是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
平常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冷热交替时及时增减衣物,不慎感冒后1~3周内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浮肿或晕厥等不适要及时就医,切勿忽视!
猝死前会有什么征兆?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可以是健康人,或患有某种疾病,但病情一般较稳定或正在康复之中。多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所有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者占10%~30%。从表面上看,猝死发生突然,但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无声无息,在猝死前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征兆。据报道,在引起猝死的常见病因中,最多的是心肌梗死,脑溢血第二,其他还有肺动脉栓塞、心脏起搏器故障等。征兆可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心绞痛、腹胀等,有的病例可有一种以上表现。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饱餐、洗澡、排便、进食呛咳等。
胸闷、心绞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心绞痛,可要当心了!这说明你有心肌梗死的隐患。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情绪激动和劳累过度,另外经常吃得太多太油腻,也有心梗的危险!
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
不是什么好兆头,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一个信号,过度疲劳也有突发心脏病的可能。
胸痛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情绪激动
记得有一个非常火的新闻,城管和小贩争执后,小贩突然死亡了。网友非常愤怒,指责城管打死人,否则争吵几句能死人吗?其实从医学角度来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不少猝死的现象中都是因为当事人情绪太激动引发心梗,特别是有这类病史的人,千万别激动啊。
头晕
久坐久站、排便用力等行为导致头晕是最危险的,因为脑溢血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多发生于老人身上,所以要多提醒家里的老人。
生活中如何预防猝死?
心脏病是猝死的第一大威胁,马季、高秀敏、侯耀文、古月、陈逸飞……他们都是因为心脏疾患导致了猝死,大多数加班猝死的年轻人也是突发心肌梗死,所以趁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要极度重视心血管健康,养成好习惯。这些好习惯不仅仅是养生,更是救命!
1,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从凌晨到上午1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2,室内外温差别太大,注意不要忽冷忽热。民众体检专家提醒说,炎炎夏日绝对不能贪凉,室内温度一定要合适,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吃冰冻食品,要避免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心源性猝死。
3,选择清淡饮食。一方面可保持合理体重,因为体重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相关因素;另一方面增加粗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便秘也是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4,戒烟限酒。大量饮酒和大量抽烟都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因此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戒烟限酒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5,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持续过大的心理压力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对于毫无症状的猝死者来说,往往伴随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聚会、出游等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
6,清楚掌握家庭周边的医疗机构分布情况,以便及时获得急救支援。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也应随身携带写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电话、病史的急救卡。
本刊给大家总结如下:
20岁少熬夜,睡眠足
这个年纪,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熬夜打游戏的现象比比皆是。习大大也说了,年轻人少熬夜,身体体质在这个时候被熬坏了,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什么病都会找上门来。
25岁要多做运动
这个时候一般开始工作了,往往疏于运动健身。其实运动健身不仅仅是体形美,对健康意义重大。经常运动的人心脏功能、抗疾病能力都远远优于不运动者。
30岁注意饮食,少吸烟喝酒
30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吃喝不愁,事业有成者还有很多应酬,对体形也不像年轻时那么在乎,其实,人到30才刚刚开始,这么早就放弃健康习惯,有没有听说过“30岁后病找人”?
40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45岁左右是心脏病最高发年龄段,这时身体各项技能都出现下滑,最易生病。发现自己有心前区疼痛的经历,别不当回事,心脏病的发病总是从稳定的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心绞痛,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急性血栓形成等导致的毫无征兆的心梗除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运动后心前区疼痛的情况,或是发现自己的活动耐量明显下降,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猝死如何急救
法国联合会杯赛喀麦隆对哥伦比亚半决赛中,喀麦隆队的球星维维安·福突然倒在绿茵场上,全世界无数球迷和电视观众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医学专家断定,维维安·福的死属于猝死。猝死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猝死发生后,争取急救时间和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据媒体报道,维维安·福在被送至体育场的医疗中心后,医生们对其进行了45分钟的救治,但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年仅28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根据电视画面提供的信息及相关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基本可以断定维维安·福的死属于医学领域的猝死范畴。
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它在我们的社会人群中并不少见。我们知道,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占80%以上。
猝死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
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干预,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对于发生于健康成人的猝死,特别是无基础心脏病的心脏性猝死,若救治及时,部分病人可获存活。而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若经及时电除颤复苏成功率可达70%~100%。
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是复苏成败的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令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在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以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从电视画面提供的图像信息上,我们可以推断,维维安·福在倒地的时候即发生了心脏停搏,不知是没有相关的医生在场还是其他原因,我们看到救助人员在经过一番呼叫、轻拍面颊等简单的检查处理后不紧不慢地将其抬出球场,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直到他被抬出场外,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成功复苏的机会一步步远离,整个过程令人扼腕。
结束语
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沉重,但绝不是在危言耸听,数据显示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已经越来越早,如果不注意,下一个心梗的也许就是你。人这一辈子已经如此辛苦,千万不要再失去最珍贵的健康,不管你多富有、多年轻漂亮,健康才是最大的资本,希望各位小伙伴能时常敲响警钟,健康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