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是谁发明了轮船(中)
○江南
轮船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轮船始于唐代。所谓轮船,是以轮式船桨驱动。一轴两轮,分别安在船体两侧,每轮8片桨叶。人在舱中踏动轮轴,使桨轮转起来。船大小不同,一条船上桨轮数目不等,2个、4个、6个,多者可达24个。桨船一齐转动,船行如飞,外面但见船行,不见人影。
宋代杨幺以太湖为基地起义,造出两三层楼的大轮船,可载1000多名士兵。战斗中撞向对方的船,对方的船皆翻。人在舱中踏轮,刀砍不到,箭射不着,官军奈何不得。后来岳飞领兵攻打,接近杨幺轮船时扔下大量水草,桨轮塞得无法转动,才把杨幺打败。欧洲到15世纪后才有轮船,比中国晚约700年。现代船是以螺旋桨驱动,但保留了“轮船”的名称。
古代轮船速度虽较快,但所费人力太多。一般船只,是以帆或橹驱动。海船主要靠帆,无风时才被迫摇橹前进。中国古代在长期航海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帆经验。宋代时已经做到“风有八面,惟当不可行”。就是说,适当调整帆的角度,除顶头风外都可前进。欧洲帆船,直到16世纪才做到这一点。那时我国帆船,已经是顶头风也可前进,方法是不断调换方向,走“之”字形路线,这要求船舵性能好,风帆性能也好。
船舵也是中国古代的发明。舵者拖也,是安装在船尾的装置。它是由橹演变而成,但作用变了。橹是动力装置,舵是为了掌控航向。船只前进时,转动船舵,航向改变。用桨或橹推进的船只可以不要船舵,桨和橹可以兼做控制船只航向的工具,但帆船就必须有舵。广州汉墓出土的一只明器陶船上有船舵,比西方早约4个世纪。起初舵杆是斜着伸入水中,与橹相似。唐代时出现舵杆竖直的同时又出现“平衡舵”,它的舵面有一部分在舵杆前面,舵杆从舵面中间通过。这样既增加了舵面积,又不增加转舵的困难。这一发明,大约在12世纪传入欧洲。以后中国又发明了可升降的舵、开孔舵、正舵和副舵等,使中国帆船控制航向的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至今,船舶仍普遍用船尾舵控制方向。
水密舱是中国造船技术上的又一重要发明。所谓水密舱,又叫水密隔舱,是把船舱分成密不透水的几个或十几个部分,若有一舱或两舱出事故进水,其他不受影响,整个船只还可继续安全向前。宋朝时,我国船只的安全性蜚声中外,外国商人都爱乘坐中国船。后来他们才知道,中国船破了洞也不沉的原因在于水密舱。18世纪,欧洲才采用水密舱结构。1787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在设计横渡大西洋的邮船时特别提出:要按照中国人的做法,把船舱分成不透水的几个区。1795年,英国本瑟姆为英国皇家海军设计舰船,采用了水密舱结构,受到称赞,有人说这是本瑟姆的一项伟大发明,但他本人诚实地说:“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造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