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西奇
怎样写《乙瑛碑》(五)
□ 滕西奇
图12-1
隶书中将那些不带波脚的短横,称为平画。
1.书写步骤
如图12-1所示,平画的写法可分解为四个步骤:
(1)向左下方逆入(也可向左上方逆入,但向左下方逆入更便捷),入笔处在顶端稍右处。《乙瑛碑》写平画下笔大多比较轻捷。
(2)向右折锋。折锋时手腕向外翻(虎口向右),笔管稍微向右倾斜。
(3)向右行笔,渐行渐把笔管竖直,并将入笔处笔锋藏住。顶端可方可圆,可介于方圆之间。
(4) 回锋收笔。实收空收皆可,初学宜实收。
2.平画的变化
(1)几个平画并列在一起,在长短、粗细、方向上加以变化。如图12-2“长(长)”字的几个平画的长短、轻重、走势各不相同。
(2)《乙瑛碑》平画入笔的轻重往往与收笔的轻重相背,即入笔重的收笔轻,入笔轻的收笔重。见图12-3中“至”字的平画,和图12-4中“奉”字的平画。
(3)《乙瑛碑》平画基本上使用圆笔,但也不乏方笔。如图12-5“先”字的第四笔平画的入笔、图12-6“言”字的平画。
3.写平画注意事项
(1)平画要保持基本水平,不能写成左低右高的斜势。
(2)入笔处不能露锋,要藏锋逆入。
(3)入笔处和收笔处,可方可圆,可介于方圆之间,不能出现斜角。
图13-1
隶书中将那些带波脚的长横称为波画,波画是非常优美和最能体现隶书特征的笔画。
1.书写步骤
如图13-1所示,波画的写法可分解为四个步骤:
(1)向左下方逆锋入笔(也可向左或左上方逆入),下笔要比写平画重,入笔处更加靠右一些。
(2)向右转锋或折锋行笔。转锋或折锋时,笔管稍微向右倾斜,渐行渐将笔管立直。转锋右行,顶端一般出现圆笔;折锋右行,顶端一般出现方笔。绝大多数情况下,顶端是圆的或介于方圆之间的蚕头形状。波画的顶端为了保持与波脚的对称,要写得比平画的顶端重一些,有的还向下低垂。《乙瑛碑》的波画中间,多数还向上微拱。
(3) 一顿之后拖、转、提,以连贯的行笔写出波脚。
顿,即顿笔,行笔至波脚处用力按笔,使笔画变粗变重。
拖,让笔锋利用惯性继续前行,不要立即向上提笔,使得波脚长一些,舒展一些。
转,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使笔锋收拢上扬。
提,向上提笔,写出波尾。
顿、拖、转、提,几个动作要协调连贯,即一顿之后,边拖、
边转、边提,一气呵成。
(4)回锋收笔。初学者宜实回,可以使波尾完整无缺;书写熟练了,可用空回,空回可使波尾劲爽峻拔。
典型的隶书的波画,称作蚕头燕尾。
2.波画的变化
(1)图13-2“可”字的波画下笔较轻,系圆笔写成。
(2)图13-3“世”字的起笔为方笔。
(3) 图13-4“三”字的波画写得很有气势,起笔为方,中腹上拱,波脚厚重。
(4) 图13-5“须(须)”字的波画上拱特别明显。
(5) 图13-6“壬”字的波脚系方笔。
3.写波画注意事项
(1) 燕不双飞。在隶书中,如果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横画,只能将其中一个写成蚕头燕尾的波画,其余都写作平画,这叫“燕不双飞”,或叫“燕不双波”。如图13-4的“三”字,由三个横画组成,只将最后一笔写成波画,上面那两横写成不带波脚的平画。
(2)波画整体要平正,与写平画一样,也不能写成左低右高的斜势。
(3)波画中腹虽然可以上拱,具有形态美,但过犹则不及,要避免写成柴担形状。
(4)下笔务必藏锋逆入,不能露锋,不能出现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