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良, 李红敬, 张永超, 廖远涛, 马庆林, 刘恩涛(.中国石化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00; .中国石油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北唐山 06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湖北 武汉 007; .中国石油 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00)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林正良1, 李红敬1, 张永超2, 廖远涛3, 马庆林4, 刘恩涛3
(1.中国石化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14; 2.中国石油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北唐山 063004;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4.中国石油 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10240)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二段泥岩中发育大面积巨厚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辉长岩具有中等TiO2含量(2.15%~2.24%), 较低MgO(5.77%~5.86%)、K2O(1.18%~1.25%), P2O5(0.36%~0.39%)含量, 且Na2O>K2O, 指示其类似于板内拉斑玄武岩。辉长岩ΣREE为105.61×10–6~111.26×10–6, 富集LREE, (La/Yb)N= 8.74~9.64, 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 与原始地幔相比, 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Zr、Hf, 呈现板内碱性玄武岩特征, 是地幔物质上涌与上覆薄而年轻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 LA-ICP-MS锆石 U-Pb测年结果显示, 辉长岩形成时间介于37~32 Ma, 代表福山凹陷古近系辉长岩的侵位年龄, 是古近纪岩石圈持续伸展环境下的产物。这对探讨福山凹陷以及中国东南部古近纪构造活动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辉长岩;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北部湾盆地属板内裂谷盆地, 由于接近板块边缘, 同时受到板块碰撞、分离的影响, 其构造活动比内陆盆地要强一些(田在艺和王善书, 1985)。而福山凹陷所处的构造位置更为特殊, 其古近系发育, 详细记录着大量新生界早期中国南海陆架区的构造事件。本文首次对北部湾盆地南缘的福山凹陷深凹区古近系中取得的辉长岩岩心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综合研究, 对确定中国东南部古近纪构造背景、岩浆演化、研究区古近纪大规模岩浆活动与福山凹陷构造演化以及与区域构造事件在时间上对应关系的厘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白垩纪晚期以来,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在整体拉伸的构造作用下发生减薄和裂陷, 形成了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以及北部湾盆地等陆缘含油气盆地, 但这些盆地的构型、构造活动特征等皆有不同(图1)。从空间上来看, 这几个盆地的断陷规模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大, 也反映了随着南海北部地区基底的拉张作用, 地壳由陆壳向着洋壳的方向逐渐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过程(Bochu and Dennis, 1998; 施小斌等, 2000)。
图1 福山凹陷构造位置及构造纲要图Fig.1 Location and structural outline of the Fushan Sag
北部湾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 并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毗邻, 在地质发展历史中, 受到中国大陆边缘、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南海洋壳形成演化的深刻影响, 是新生代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具有独特构造演化特征(田在艺和王善书, 1985; 魏春光等, 2008)。福山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边部海南隆起的北部斜坡带(图1), 新生代以来受多种构造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 形成了其特殊的三角平面几何形态以及复杂的内部地层结构(林正良等, 2015)。福山凹陷的形成演化过程与周缘地区的构造活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福山凹陷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异常频繁, 凹陷内分布大量火成岩。中生代主要以中性岩浆为主, 新生界基底发育安山岩、安山玢岩与凝灰岩等火成岩。通过钻井标定, 地震资料解释可知, 在古近纪地层中, 火成岩主要发育于流沙港组二段, 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凹陷东部地区, 单井钻遇最大累积厚度达到220 m(图2)。整体分布特征为厚层湖相泥岩中发育大量顺层侵入的火成岩体, 由北向南沿着海南隆起抬升方向, 其埋藏深度逐渐减小。
该套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强反射特征, 与上、下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垂向上位于上构造系统与下构造系统之间的流沙港组一段底界面之下, 构成上、下断层的一个分界面。在断层活动性较强的位置, 由于地层的差异沉降、差异压实等因素的影响, 侵入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进一步改造上、下部地层, 并形成明显的构造圈闭。通过钻井标定、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对各期火成岩在空间上进行追踪闭合后发现, 该套火成岩在时间上具有多期发育的特征, 并且每一期活动的规模差异性较大, 活动的位置在平面上有较大的迁移; 在空间上, 具有分布面积广、垂向上多期叠置分布、累积厚度大的特征。该套火成岩对早期沉积的流沙港组二段地层具有较强的改造作用。
图 2 福山凹陷古近系辉长岩地震剖面特征(剖面位置见图1)Fig.2 Seismic section show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Paleogene gabbros in the Fushan Sag
本次研究取样井所在位置为福山凹陷东部地区的花东地区深洼区。该取样井在古近系中共钻遇四套火成岩, 结合地震解释成果, 通过综合分析, 将取心位置选在研究区内岩浆活动性最强的第四期(顶部)(取心位置及取样位置见图3), 累计获得14 m的岩心。为保证分析测试样品新鲜并不被污染, 岩心自井下取出后一周内进行了现场采样, 并完成测试前的碎样等预处理工作。通过录井资料以及岩心观察发现所取得的该筒岩心岩性变化较小,因此经过分段取样共采集了岩心样品7件(取样位置见图 3), 其中 6件样品用于地球化学主量、微量元素测试; 1件大样品约10 kg用于LA-ICP-MS锆石U-Pb定年。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XRF-1800波长扫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 分析精度优于2%。
全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锆石的阴极发光及U-Pb同位素定年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使用 Agilent 7500a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 采用标准物质 AGV-2, BHVO-2, BCR-2, RGM-1和GSR-1做为分析样品元素浓度的校正标准, 误差介于2%~5%。
图3 取样位置及岩心照片(取心井位见图1, 图2)Fig.3 Photos of the hand specimen and their sampling positions in the drill core
基性岩样品的粉碎和锆石挑选在河北省廊坊市诚信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完成。首先按常规重力和磁选方法进行分选, 最后在双目镜下挑纯。将锆石样品置于环氧树脂中, 然后磨至约一半, 使锆石内部暴露, 用阴极发光(CL)研究锆石形态, 晶体结构和后期重结晶情况。锆石微量元素含量和 U-Pb同位素定年利用 LA-ICP-MS同时分析完成。激光剥蚀系统为 GeoLas 2005, ICP-MS型号为 Agilent 7500a。激光剥蚀过程中采用氦气作载气、氩气为补偿气体用以调节灵敏度。每个时间分析数据包括大约20~30 s的空白信号和50 s的样品有效采样信号。通过使用ICPMSDataCal 7.2软件, 对分析数据进行离线处理, 详细流程见Liu et al. (2010)。锆石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多个 USGS参考玻璃(BCR-2G, BIR-1G)作为多外标、Si作内标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U-Pb同位素定年使用标准锆石 91500作为外标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 年龄值为1064±10 Ma。每分析5个样品点, 插入2个91500标准样品。标准锆石 91500的 U-Th-Pb同位素比值的推荐值参考Wiedenbeck et al. (1995)。最终, 采用Isoplot 3.0软件完成锆石样品的 U-Pb年龄谐和图绘制以及年龄加权平均计算。
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流沙港组二段火成岩岩心样品为基性侵入岩脉, 岩性单一, 为辉长岩。岩石未发生蚀变及变质作用。手标本为灰黑、灰绿色, 具有典型的块状构造和辉绿结构(图4)。
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典型的辉长结构或者辉绿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和单斜辉石,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钾长石、紫苏辉石、磁铁矿、黑云母及石英。斜长石含量占 50%, 晶形较好, 呈长柱状, 粒度在 0.5~1.0 mm,绢云母化严重, 正低突起, 干涉色为一级灰白, 斜消光, 可见环带结构, 聚片双晶。辉石含量为30%左右,其中单斜辉石占 22%, 短柱状, 片状, 粒度在 0.5~ 1.0 mm, 正中–正高突起, 正交偏光下, 斜消光, 横剖面两组完全解理, 最高干涉色为二级蓝绿, 绿泥石化较严重的辉石, 绿泥石的干涉色掩盖了原辉石的干涉色。紫苏辉石占8%, 单偏光下呈淡紫色, 正交偏光下干涉色一级橙黄。钾长石、石英及磁铁矿含量约为10%,其中钾长石粒度在 0.5~1.0 mm, 片状, 负低突起, 正交偏光下, 近平行消光, 卡式双晶。磁铁矿和黑云母含量共为 5%, 磁铁矿单偏光及正交偏光下呈黑色不透明, 黑云母片状, 褐色, 多色性和吸收性较强单偏光下垂直方向上颜色最深, 正中突起, 正交偏光下, 近平行消光, 最高干涉色可达二级顶。
所有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图4 辉长岩(HD-2)显微照片Fig.4 Micrographs of the gabbro sample HD-2
表1 辉长岩主量元素(%)、微量和稀土元素(×10–6)组成Table 1 Major (%), trace element (×10–6) concentrations of the gabbros
4.1主量元素
扣除烧失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样品的 SiO2含量为52.12%~52.61%, MgO含量为5.77%~5.86%, Na2O+K2O含量为 4.32%~4.53%。A12O3含量较高,为14.57% ~15.10%, 与太平洋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A12O3含量(14.86%)相近, 明显不同于岛弧拉斑玄武岩, 大西洋、印度洋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 A12O3含量(平均含量分别为16.00%, 15.60%, 15.15%, Melson et al., 1976)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的A12O3含量(17.08%, Wilson, 1989)。TiO2变化在2.15%~2.24%之间, 与板内拉斑玄武岩(2.23%)十分接近, 与洋岛拉斑玄武岩值(2.63%)和板内碱性玄武岩值(2.9%)也相对接近(Pearce, 1982), 不同于低TiO2特征的岛弧钙碱性玄武岩(0.98%)。总体上,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的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 中等TiO2含量,较低MgO、K2O、P2O5含量, 且具有Na2O>K2O的特征, 指示其与板内拉斑玄武岩接近。
由TAS图解(图5a)可知, 所有样品全部落在辉长岩区域, 在 Zr/TiO2-Nb/Y分类图中(图5b)样品全部落在碱性玄武岩区域。
图5 侵入岩TAS图解(a, 据Le Maitre et al., 2002)和Zr/TiO2-Nb/Y图解(b, 据Winchester and Floyd, 1977)Fig.5 TAS (a) and Zr/TiO2vs. Nb/Y(b) diagrams for the intrusive rock
图6 侵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图(a)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b, 球粒陨石和原始地幔标准化数据引自Sun and Mcdonough, 1989)Fig.6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a) and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spider diagram (b) for the intrusive rock
4.2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105.61×10–6~111.26×10–6), 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图 6a)上, 各样品具有相似的配分模式, 都相对富集 LREE, (La/Yb)N=8.74~ 9.64, 轻重稀土分异明显, Eu正常不明显(δEu= 1.05)。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图6b)上,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Sr和高场强元素 Nb、Ta、Zr和 Hf, 与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Nb、Ta正异常反映岩浆在上涌过程中没有通过花岗质地壳, 或者是岩浆的粘度较小,在快速的上涌过程中没有来得及与花岗质陆壳发生混染。
5.1锆石特征
通过重力和磁选方法, 在 10 kg岩心样品中只挑出70粒锆石, 因为样品偏基性, 大多数锆石颗粒直径偏小在 30~120 μm。因此激光测试时采用斑束直径为24 μm, 剥蚀深度20~30 μm, 激光脉冲为10 Hz,能量为32~36 mJ, 只有10颗锆石完成有效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Table 2 LA-ICP-MS zircon U-Pb results of the Paleogene gabbros in the Paleogene of Fushan Sag
图7 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Fig.7 Cathodoluminescene (CL) images of zircon grains from the Paleogene gabbros in the Fushan Sag
5.2LA-LCP-MS锆石 U-Pb年代学研究
从所挑选锆石的阴极发光图上可以看出, 锆石的颗粒普遍较小, 粒径介于 46~160 μm之间, 晶形较差。锆石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多数自形程度高, 呈长柱状。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即弱发光效应的核部以及强发光效应的边部(图7)。根据锆石内部特征可分为以下 4类: 第一类锆石内部结构较为均一,无明显内部结构及振荡环带, 仅可以观察到明暗程度上的差异(HD4-02、HD4-06、HD4-07), 表明锆石在结晶时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类为明暗相间的条带结构(HD4-01、HD4-05); 第三类具有明显的内核, 为多期结晶的产物(HD4-03、HD4-04、HD4-10); 第四类长宽比大约 3∶1, 其核部呈暗黑色的, 具有岩浆锆石所特有的振荡环带(HD4-08、HD4-09)。岩浆中锆石的结晶作用可以贯穿整个寄主岩浆的冷凝过程(Vavra et al., 1999), 其中在寄主岩浆上升过程中形成的锆石, 由于非平衡的结晶环境,形成典型的环带结构。本次研究中获取的第四种锆石即为这种类型。
10个分析点的 Th、U含量变化较大, 分别为7.65×10–6~623×10–6(平均236×10–6)、238×10–6~2751× 10–6(平均1082.3×10–6)。Th/U比值在0.02~0.92之间,平均为 0.31, 从测试年龄数据的分布范围来看, 样品可以分为两组。其中八颗形态差异较大, Th/U比值在 0.02~0.92之间,206Pb/238U 年龄较为接近(约238~271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260±8 Ma (MSWD= 3.5), 置信度为 95%(图 8a)。结合锆石的形态特征,认为该组锆石是岩浆在上侵过程中捕获的早期围岩地质体中的岩浆锆石。年龄值与海南隆起二叠纪末期, 即晚古生代的裂谷作用相对应(夏邦栋和施光宇, 1991; 唐立梅等, 2010)。在区域上也可能是印支运动的陆内造山事件在海南隆起地区的构造记录(张业明等, 2005)。
另外两颗锆石, HD4-08和HD4-09, 其Th/U比值介于0.25~0.29之间,206Pb/238U年龄为37±1 Ma和32±1 Ma, 为始新世–渐新世(图8b)。
结合研究区的地层分布特征可知, 侵入岩的活动时间应该是流沙港组三段地层沉积(44 Ma)之后。上构造系统中的滑脱断层在活动早期, 在流沙港组二段上部地层中所形成的塑性滑动面可以为岩浆的侵入提供通道, 并控制侵入岩的就位; 而晚期随着岩浆的快速侵入, 形成大范围的片状分布后, 又会阻止上构造层中的滑脱断层向流沙港组二段地层中生长,进而形成上、下构造层之间一道天然的屏障(图 2)。综合分析可知, 这两颗锆石的年龄可以近似的代表锆石形成的年龄, 从而指示该套基性岩浆岩侵入体的结晶年龄, 接近始新世与渐新世的分界时期。
6.1岩浆源区
由于辉长岩样品的Nb/La比值(1.53)明显高于大陆地壳平均值(0.7), 而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混染作用, 说明岩浆源区曾受到过交代作用改造, 从而发生富集(李献华和胡瑞忠, 1997;葛小月等, 2003)。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消减作用对中国东南部影响较大, 俯冲流体交代地幔的现象普遍存在(Zhou and Li, 2000)。Th/Zr-Ba/Zr图解可以有效的判别蚀变洋壳与地壳物质在源区演化的作用(张贵山等, 2007)。据图9a显示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样品在MORB与蚀变洋壳流体之间演化, 因此可以判断其地幔源区发生流体交代作用, 流体应来源于俯冲大洋板块的脱水作用。
图8 辉长岩锆石U-Pb年龄谐和图Fig.8 Zircon U-Pb concordia diagrams
图9 基性岩的Th/Zr-Ba/Zr(a, 据张贵山等, 2007)和La/Yb-Sm/Yb(b, 据Xu et al., 2005)图解Fig.9 Th/Zr vs. Ba/Zr (a) and La/Yb vs. Sm/Yb (b) diagrams for the basic rock
在岩浆熔融的过程中, 一些微量元素的熔体或者矿物的分配系数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可以根据基性火成岩中这些元素成分来判断发生熔融的地幔源区的矿物组合。对于石榴子石, Yb是相容元素, 而La和Sm是不相容元素, 当熔融程度很低的情况时, La、Yb以及Sm与Yb会发生强烈分馏;而当尖晶石相地幔发生熔融时, La与Yb分异作用很小, Sm/Yb几乎不发生分异作用。因此, 通过La/Yb与Sm/Yb的交汇图分析便可以区分开尖晶石橄榄岩熔融和石榴石橄榄岩熔融(Xu et al., 2005)。在图9b中,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的分布接近于石榴石橄榄岩和尖晶岩熔融曲线(约 10.5%~11.0%),与雷琼的玄武岩(韩江伟等, 2009)以及三亚地区基性岩(葛小月等, 2003)的分布特征相似。因此, 可以认为石榴石橄榄岩地幔是福山凹陷新生界基性火成岩的一个必要源区, 但是与雷琼地区玄武岩相比, 源区的深度逐渐变浅。
6.2构造背景
高场强元素Zr、Hf、Nb、Ta在蚀变和变质作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可以作为研究岩浆岩成因和盆地物源区性质的有效示踪元素。本次所测辉长岩样品的 Zr(155×10–6~163×10–6)、Hf(3.92×10–6~ 4.17×10–6)含量, 与板内碱性玄武岩接近(板内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的 Zr、Hf平均含量分别为149×10–6~213×10–6和3.44×10–6~6.36×10–6, Pearce, 1982)。Nb(30.2×10–6~31.2×10–6), Ta(1.70×10–6~1.75× 10–6)与板内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的Nb、Ta丰度接近(Nb=13×10–6~84×10–6, Ta=0.73×10–6~5.9×10–6, Pearce, 1982), 含量高于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的Nb(1.7×10–6~2.7×10–6)、Ta(0.1×10–6~0.18×10–6)丰度。
利用微量元素丰度的比值可以对火成岩所形成的不同构造环境以及研究同源演化的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分变化趋势进行区分。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的 Nb/La比值为 1.48~1.57; Hf/Ta比值为2.31~2.38; La/Ta的比值为11.42~11.77, 也进一步表明该辉长岩具板内玄武岩特征。又据样品的 Zr/Yb值为 105.94~115.82, Ta/Yb值为 1.16~1.25等特征,以及在微量元素判别图解(图 10)中,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均落入板内玄武岩区域, 综合分析认为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形成的背景为板内环境。
中国东南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的构造年代学格架, 一直是地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白垩纪以来区域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已经形成共识(李献华和胡瑞忠, 1997; Li, 2000; 张贵山等, 2007)。到古近纪, 由于幕式伸展作用的加剧,进而导致深部以及浅部构造活动的复杂化。
依据鄢全树和石学法(2007)结合地幔柱研究所提出南海及海南岛的演化模式, 始新世–渐新世对应于区域初始伸展阶段晚期, 地幔柱上涌的早期阶段。在南海区域构造运动上对应于南海运动的早期,代表了一次区域性的构造抬升、剥蚀以及相伴生的大量岩浆活动, 形成大型的裂解不整合面, 在福山凹陷内为涠洲组底面大型不整合界面(图2), 也表示了盆地由断陷向坳陷转换, 盆地进入裂后阶段。因此, 可以认为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所侵入的基性岩浆岩为南海运动在福山凹陷的构造响应。伴随着这期强烈的构造运动, 福山凹陷在抬升过程中遭受大面积的剥蚀, 形成凹陷内大型不整合面(涠三段底界面)。同时, 由于在福山凹陷东部地区发生大面积的火成岩侵入, 进而在流沙港组二段的塑性泥岩中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使得福山凹陷形成截然不同的上、下双层结构(林正良等, 2015)。
图10 辉长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Fig.10 Teconic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for the gabbros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的岩石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锆石阴极发光结构、LA-L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多方面系统分析,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福山凹陷岩浆岩为新生代地幔熔融的产物,发育构造背景为伸展性的板内环境, 对应于新生代中国南部大陆边缘的持续拉伸减薄过程, 是岩石圈伸展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石榴石橄榄岩地幔是福山凹陷新生界基性火成岩的一个必要源区, 但是与雷琼地区玄武岩相比, 源区的深度逐渐变浅; 这些来源于石榴石橄榄岩地幔的岩浆在源区发生较弱的分异作用, 由于粘度较小, 在快速的上涌过程中没有与上部的花岗质陆壳发生混染作用。
(2) 通过微量元素丰度的比值分析可知,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二段辉长岩产出背景为板内环境, 结合LA-L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 认为该套辉长岩侵位于始新世–渐新世的分界时期。这个形成时间对应于北部湾盆地初始伸展阶段晚期, 地幔柱上涌的早期阶段。伴随着区域性的构造抬升, 在福山凹陷内形成大型的裂解不整合面的同时, 由于辉长岩在凹陷东部地区大面积的侵入, 并在流沙港组二段的塑性泥岩中形成遮挡层, 进而形成福山凹陷典型的双层结构特征。
葛小月, 李献华, 周汉文. 2003. 琼南晚白垩世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 地球化学, 32(1): 11–20.
韩江伟, 熊小林, 朱照宇. 2009. 雷琼地区晚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 EM2成分来源及大陆岩石圈地幔的贡献.岩石学报, 25(12): 3208–3220.
李献华, 胡瑞忠. 1997.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26(2): 14–31.
林正良, 王华, 李红敬, 马庆林, 李媛, 赵淑娥. 2015.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双层结构形成机制. 地球科学, 40(1): 169–178.
施小斌, 周蒂, 张毅祥. 2000. 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科学通报, 45(15): 1660–1665.
唐立梅, 陈汉林, 董传万, 沈忠悦, 程晓敢, 付璐露. 2010.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伸展作用——来自海南岛基性岩墙群的证据. 岩石学报, 26(4): 1204–1216.
田在艺, 王善书. 1985. 我国海域地质构造与含油气沉积盆地特征. 石油学报, 6(3): 1–10.
4.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目前空乘专业学生的考核还是沿袭高校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一的评估体系,不利于加强空乘专业学生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第一,所有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统一考试,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第二,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生特点不同,考核形式和内容也应体现个性化特征。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提高平时的分数比例,结合其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以提高其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魏春光, 何雨丹, 耿长波, 王震. 2008.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新生代断裂发育过程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1): 28–35.
夏邦栋, 施光宇. 1991. 海南岛晚古生代裂谷作用. 地质学报, 65(2): 103–115.
鄢全树, 石学法. 2007. 海南地幔柱与南海形成演化. 高校地质学报, 13(2): 311–322.
张贵山, 温汉捷, 胡瑞忠, 裘愉卓, 许成. 2007. 闽东南基性岩脉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研究: Sr-Nd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学报, 23(4): 793–804.
张业明, 谢才富, 付太安, 李志宏. 2005. 海南岛地质构造演化刍论. 科学技术与工程, 5(20): 1485–1487.
Bochu Y and Dennis E H. 1998.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s under the effect of an extensional stress field.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41(4): 517–534.
Le Maitre R W, Streckeisen A, Zanettin B, Le Bas M J, Bonin B, Bateman P, Bellieni G, Dudek A, Efremova S, Keller J, Lameyre J, Sabine P A, Schmid R, Sorensen H and Woolley A R. 2002. Igneous Rocks: A classification andglossary of terms (2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 subcommission on the systematics of igneous rocks.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42.
Li X H. 2000. Cretaceous magmatism and lithospheric extension in Southeast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8(3): 293–305.
Liu Y, Gao S, Hu Z, Gao C, Zong K and Wang D. 2010.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crust recycling-induced meltperidotite interactions in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U-Pb dating, Hf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in zircons from mantle xenoliths. Journal of Petrology, 51(1-2), 537–571.
Melson W G, Vallier T L, Wright T L, Byerly G and Nelen J. 1976. Chemical diversity of abyssal volcanic glass erupted along Pacific, Atlantic and Indian ocean sea floor spreading centers // The Geophysics of the Pacific Ocean Basin and its Margin.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 351–367.
Meschede M. 1986. A method of discriminat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mid-ocean ridge basalts and continental tholeiites with the Nb-Zr-Y diagram. Chemical Geology, 56(3): 207–218.
Pearce J A. 1982.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vas from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ies // Thrope R S. Orogenic Andesites and Related Rocks. Chichester, England: JohnWiley and Sons: 528–548.
Pearce J A. 1983. Role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n magma genesis at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 Hawkesworth C J and Norry M J. Continental Basalts and Mantle Xenoliths. Nantwich: Shiva Publishing: 158–185.
Sun S S and Mcdonough W F. 1989. Chemical a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oceanic basalt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42(1): 313–345.
Vavra G, Schmid R and Gebauer D. 1999. Internal morphology, habit and U-Th-Pb microanalysis of amphibolite-to-granulite facies zircons: Geochronology of the Ivrea Zone (southern Alps). Contributions to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34(4): 380–404.
Wiedenbeck M, Alle P, Corfu F, Griffin W L, Meier F, Oberli F, Von Quadt A, Roddick J C and Spiegel W. 1995. Three natural zircon standards for U-Th-Pb, Lu-Hf, trace element and REE analyses. Geostandards Newsletter, 19(1): 1–23.
Wilson B M. 1989. Igneous Petrogenesis a Global Tectonic Approach. London: Unwin Hyman: 1–300.
Winchester J A and Floyd P A. 1977. Geochemical discrimination of different magma series and their differentiation products using immobile elements. Chemical Geology, 20(77): 325–343.
Wood D A, Joron J L and Treuil M. 1979. A re-appraisal of the use of trace elements to classify and discriminate between magma series erupt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5(2): 326–336.
Xu Y G, Ma J L, Frey F A and Liu J F. 2005. Role of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in the genesis of Quaternary alkali and tholeliitic basalts from Datong, we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Chemical Geology, 224(4): 247–271.
Zhou X M and Li W X. 2000. Orgin of Lat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South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subduction and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s. Tectonophysics, 326(3–4): 269–287.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Paleogene Gabbros in Fushan Sag, Beibu Gulf Basin
LIN Zhengliang1, LI Hongjing1, ZHANG Yongchao2, LIAO Yuantao3, MA Qinglin4and LIU Entao3
(1.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2. PetroChina Jidong Oilfield Company, Tangshan 063004, Hebei, China; 3. 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4. China Souther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240, Guangdong, China)
Thick-layered gabbros were found widespread in the mudstone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Paleogene Liushagang Formation in the Fushan Sag. The rocks are of sub-alkaline series with SiO2contents of 52.12% ‒ 52.61%, MgO 5.77% ‒ 5.86%, Fe2O311.06% ‒ 11.49%, K2O 1.18% ‒ 1.25%, P2O50.36% ‒ 0.39% and relatively high TiO2contents of 2.15% ‒ 2.24%. The gabbros have high ΣREE contents (105.61×10–6‒ 111.26×10–6) showing LREE-enriched type with (La/Yb)Nratios of (8.74 ‒ 9.64), and enrichment of large iron lithophile elements (including Rb, Ba, Th, U, Sr), showing typical features of within plate basalt. The gabbros in the Fushan Sag were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and the young and thin lithospheric mantle that formed by the predated underplating.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showed that the gabbros were crystallized at 37 ‒ 32 Ma as the products of the Paleogene lithosphere extension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gabbros; Fushan Sag; Beibu gulf basin
P581; P597
A
1001-1552(2016)05-1064-011
10.16539/j.ddgzyckx.2016.05.013
2014-08-13; 改回日期: 2014-11-21
项目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239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722)联合资助。
林正良(1978–), 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盆地分析方面的研究。Email: lzl-ll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