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珍 郑拓飞(黑龙江省九0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
高桂珍郑拓飞
(黑龙江省九0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要: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所谓水工环主要是指水文、工程、环境等地质,这几类地质调查对象并不相同,但是通常联合起来一起研究。本文首先对水工环地质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希望能够为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考
1 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在最近几十年里,水文地质学发展迅速。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到模型与模拟研究,再到成果展示的数字化,使水文地质工作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野外探测和室内测试技术的提高,现代科学的新理论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2 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20年代从地质学中脱胎而出的,经过近90年的发展,而今已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坚实、研究内容丰富、与工程建设及人类环境密切相关、且具有各分支学科、应用性很强的地学学科。在大量吸取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同时,创立了自己新的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
3 环境地质研究现状: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灾害危害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今,环境地质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且环境地质工作肩负着保卫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很多国家已经把工作部署整体上向环境地质转移
虽然现代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处于国家发展前列,但是还未完全的发挥出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功能。主要的不足规之处如下:首先,缺乏储备人才。我国为了能够尽快的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专门成立了水工环部,这使得水工环地质调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现阶段进行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老一辈工作人员,缺乏中青年,尤其是缺少既具备战略分析能力,又具备足够分析能力的大调查年青人员。其次,国家层次的地调项目明显不多。现阶段我国所进行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范围非常大,几乎涵盖了全国。但是因为调查经费投入有限,有些调查项目能够反映出国家意志,并且公益性、基础性都非常强,却没有划归到国家层次,这使得很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成效都比较低。最后,成果转化效果非常不明显。有很多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理论研究也十分丰富,但是却未能转化为现实成果。这使得调查项目实效甚微,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并未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培养新人。我国老一辈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者的水平都比较高,而且工作态度值得肯定,但是目前却缺少更新换代的人选,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培养大批新人,提高这些年轻人的业务水平,以便我国的水工环地质调查事业能够后继有人,一直发展下去。
2 国家需要加大投入。有很多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对国家未来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都非常有利,为此国家一定要将这些调查项目上到国家层次,加大投入,增加调查人员,以便能够发挥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作用。
3 注重成果转化。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最终的目是为了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利,但是现阶段有很多调查项目都处于调查理论研究阶段,还未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大大降低了群众的支持力度,也降低了国家的投资热情,因此调查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将自己所做的调查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
4、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工作部署。无论哪一个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为此,水工环调查工作部署工作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遵循生态地质调查原则,调查是为了保护环境,更合理的开发;其次,要注重25°以上的斜坡地,调查过程中注重安全,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最后,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要进行重点的调查研究。
5 制定合理的规划战略。调查人员应该将水工环发展战略作为调查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调查体系,依据调查层次等级制定实施计划,并且以此为依据申请立项,立项之后,要严格按照规划战略来实施。
这个目标就是“实现水工环科技的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说法很多,国内外有不少种说法。水与土是水工环研究对象,是基础。 水工环的现代化要以为人类进步服务为目的,要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从发展角度来看,水工环工作,在认识上要有几个重大转变:一是从点的认识向区域转变――是认识在空间上的拓宽;二是要从浅部向深部转变――从地球层圈角度看问题;三是要从静态认识向动态认识转变――时间上的连续;四是要从对现在转向未来――从发展上来看问题。要广纳、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并使之转化成为水工环的理论发展的驱动力。问题就在于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理论基础。四是水工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持系统,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不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是他们依据的地学基础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是以“水土作用”作为纽带紧密相连的。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众多方面,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使水工环研究工作担负着“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
我国自然区域性水工环问题,即与区域发展建设有关的水工环科技问题的研究。我国特有的区域,既有不同的区域性水、工、环问题,又是我国独特的自然区域,这些区域性问题的系统研究,可以使我国水、工、环科技工作在国际上独树一帜,为此,更需要建立一个目标。
综上所述,可知水工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连续的纽带就是水土。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难度比较大,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对调查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由于水工环调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因此调查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学习,只有如此,水工环调查工作才会发展迅速。
参考文献
[1]于向前,袁静.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4(05).
[2]姚春梅,康凤新.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作进展[J].山东国土资源,2013(09).
[3]潘国林,吴泊人.安徽省公益性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J].安徽地质,2012(01).
[4]徐绍史.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13(04).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