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瑜 李益鼎
本科工程人才就业适用性的调查与思考——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胡超瑜 李益鼎
社会经济形态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素养构成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以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其就业情况,了解社会生产形式与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对人才知识与能力新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可能和多样化的选择,尊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因需求学。受教育者自身应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成为应用型工程人才。
社会经济形态 应用型工程人才 就业 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学家称为“后工业社会”、“后信息社会”的时期。产品特性的新变化、产品研发的新形式、产品形成的新方式等新的产业经济模式在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生产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如信息网络化,物流便利化,企业小型化,产业细分化,系统集成化,教育社会化,培训终身化……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浙江省,区域经济更呈现出以上典型特征,中小微企业成为主要的微观经济体,小、弱、散、新、低在较长时期内仍为这类企业的基本属性。
新的社会经济特点带来了对人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结构变化,引导着职业变革走向,既需要专业精尖人才,更需要大量业务应对人才,分工于研发设计、生产协作、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支持等职业领域。这些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现代人才结构中,专才和通才机会均等。而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而大学生的主观意愿更导致毕业之后眼高手低,更加加重就业负担,因此,高校树立合理的办学理念,针对当下形势因材施教,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也是当务之急。
我国大学本科生生源因学前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模式,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感性认识和基本素养,呈现不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弱、探索钻研精神欠缺、社会知识面狭窄等特点。在脱离学校后,其综合素质的表现差强人意。在有限的四年中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校教育的巨大挑战。
在国外,“宽进”的制度满足了更多人读大学的梦想,有助于各类学校得到合适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到合适的学校去学习,因此,不同高校采取不痛的招生方法,录取标准,便于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而“严出”可确保高等教育的治疗,更能约束,给学生以动力和压力。
在美国,“学界呼吁大学坚持更加严格的学术标准,重新设计本科普通教育课程,尝试通过创设与主修专业课程连贯一致的普通教育课程,来阻止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分化所导致的课程数量增加和课程的破碎,给予道德价值更多的关注,加强普通教育和公民教育。”界定了高校与企业的责任义务。“美国的高等工程院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未来工程师职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与德国相比,美国高等工程院校只负责培养工程师的毛坯,其他任务由企业继续工程教育及工程师资格认证等共同完成。”[1]
法国历来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突出体现在基础化、多样化和人文化,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一般方法论的掌握,使得我们学生的知识趋于完备,不仅要懂得科学、技术和工程,还必须懂得有关人文、社会、环境、工业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并对今后的终身学习、能力发展和个性品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
德国的高等工程院校很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新近的课程改革建议,降低了专门化程度,调整后的工程课程结构为:数理基础30%,技术基础3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科目20%以及非技术科目20%,针对工程专业的新发展,为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和跨专业知识,更新了课程内容,传授新的知识。”“从美德两国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美国的课程设置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着重拓宽知识广度,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课程都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反映了其打破学科界限的趋势;而德国课程更体现知识的深度,从两国对专业课课时比例上看,德国都要高于美国,这也体现了德国的专业教育模式”德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德国创新体系中的三大主体,“三者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均获得广泛认可。德国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并建立‘研究型校园’,不断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三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3]
综上所述,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此次课题研究,面向380位机械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实名调查,共回收问卷271份,分析结果如下:
图一表明学生对职业跨界的期望,通过图表,发现有近三成的毕业生第一年愿意考虑从事专业倚重性不高的工作,随后兴趣持续向专业宽泛岗位转移,五年时该热衷度达四成多,如图1说明了期望趋势。
毕业生对这种专业宽泛化的教育形式较为期待,表1对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度做了认同排序。
表1 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从事的职业
毕业生在大学内掌握的知识、技能、处理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在今后社会中的实用性,在大学生活中培养的自理能力则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掌握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以及处理问题能力都处在未来五年够用或者基本可以阶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在校园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只是比较片面的,需要在今后的社会中再度锻炼。
表2 技能掌握需求适应度如何
问卷同时调查了毕业生在校期间时间的分配,如下表所示,通过观察,虽然上课学习时间所得分最高,但是相较于交友娱乐和睡觉休息而言,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在学科竞赛上,比重不是很高。而在睡觉休息以及交友娱乐上,学生分配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通过考察发现,多数企业人事经理在招聘时更在意毕业生的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自身的知识水平所处的位置反而显得有些尴尬,加上公司对于毕业生的培训多数在两个月以上,能够立马上岗的就显得非常稀少了,这也侧面反映了毕业生的适用性不是很强。
毕业生自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的毕业生缺乏科学就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定位,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值过高,许多在校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一味等待大型国企或者其他上市私营企业的青睐,或者一心只想找工作轻松,待遇从优的工作,不考虑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殊不知没有,这种盲目的观望使得自己错失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自卑畏惧,许多同学在校期间没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也没有优秀的成绩,致使在毕业面试时不敢大胆地展示自己,或者在面对许多单位时,不考虑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盲目签约,改派,给自己和单位都带来许多不便。
那么如今的教学过程中的有哪些矛盾呢?
落实培养目标,确保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技能的过程是个诸多教学元素的交集,要求受教育者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也能通过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学过程难免受到短板效应约束,假如相对化地处理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可能影响教育声誉,因而施教方面临着人性化和坚持标准的两难选择。
恰当把握一般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各环节的比例侧重,施教方需要面对求全面与求专长、重基础与重专业的两难选择。
个人兴趣、特长、志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某个指定专业中发挥潜能,这种偏离成分如果过大,势必会影响个人发展,受教育方可能面对个人倾向与限定方向的两难选择。[4]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差异也会影响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技术经济发展,专业系统性与职业多样性,培养方式的局限与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增设不同专业的交叉组合的新专业,为部分志向趋异的学生提供跨专业、多专业、专业融合的选择,是破解矛盾的重要对策。
高校大多推行学分制,开设跨专业的教育模式,侧重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弱化特定专业,并且允许学生自主组合选择多专业的课程模块来完成学业,同时能跨越学科专业,这样的教学政策也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如下:
(1)打破固有的专业壁垒。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期望需求来灵活自由的选择课程模块,这种模式不仅有高专业化的专门方向的教学与实践,而且有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要素的复合专业选择。从而避免了专业单一化,减弱了转专业的矛盾。
(2)保证教学质量。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标准,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论知识。
(3)利于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是综合素养高于专业知识的,因此,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在面试时会更有竞争力。
(4)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对于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学校,不仅缓解坚持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同步了新的技术。[5]
(一)积极开展正确的就业宣传
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宣传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和感染力,对于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学校应该正确创建积极的就业舆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树立科学就业观,引导大学生远大的职业理想,尽早做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头抓起,引导他们走出眼高手低的误区,考虑自身的特点,对自身做出科学的评价。[6]
(三)高校推行新的教育模式
新的教育模式能将大学生培养出多元化发展的人才,不再局限单一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灵活多变的教学体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兴趣,扬长避短。将自己培养成复合专业、跨专业、泛专业的新人才。
[1]郭德红.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8(05).
[2]张华.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教师,2007(11):29
[3]于森.美国与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尹宁伟.培养目标——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3).
[5]顾志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2005(10).
[6]陈宇,宋艳.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基于某高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分析[J].考试周刊,2013(99):156~157.
(作者单位:1.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2015R415011)。
胡超瑜(1995-),女,汉族,浙江科技学院在读;李益鼎(1993-),男,汉族,杭州火虫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