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德强
线条的情感因素及其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体现
岳德强
随着中国当代油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画家投入到民族化的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来,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在油画发展过程中,线条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油画的发展,线条已经不止作为描述事物外形轮廓,并且还具有隐性和显性区分,成为表现油画家情感的重要寄托。本文首先概述了线条的主要特征以及表现,而后阐述了线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带有画家主观情感的线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表现。
线条 情感 当代油画
线条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有著名印象派画家提出,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线。很多时候,由于物体各个面之间的转折以及物体边缘才会形成视觉上的错觉——线条。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在数学领域中,其定义为由无数个点组成,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因而直线的长度无从测量。曲线则是空间中质点运动的轨迹[1]。在绘画领域,通常使用直线或者曲线来表现物体的形态,也可以让线条自由发挥来表现画家内心的独特审美感受与思想感情,能够独立于每一幅作品之中,这就是显性线。而除此之外,还存在隐形线,指的是隐藏在作品造型、色彩、肌理中表现绘画因素的线条,更多是事物的结构线或不同色块之间的分界线等。
在画家想要表达自身的情感或是思想时,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运用线条,线条不但可以表现事物的形态,并且还能表现绘画家的主管情感。油画发展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学习借鉴到如今独立自主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化色彩特征[2]。在中国画中,线条更多地体现一种静谧的情感,而将中国画中的线条融入油画中,更加突出表现了线条的气质美和意境美,从而超越了原本油画中线条的意蕴,让其更具有中国画的写意性与意境美。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中的意境有着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美学价值中,意境更讲究情与景的完美融合,即不仅需要有客观中的境,更需要有画家主观上的情,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而营造出画家心目中的意境。
线条作为绘画中的基本语言,在画家的笔下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情感。其中,直线通常带有正直、阳刚与理性,而曲线通常体现恬静、柔和与感性。而线条又有着长短粗细之分,轻重急徐之别,从而使得线条的变化丰富多彩,画家在绘画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与喜怒哀乐。例如下图1所示的吴冠中作品《滨海渔村》,画家就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美运用到油画中,使其不仅具有中国画的意境美,更着重表现了“吴氏线条”,从而表现了作家本身的情感。而在另一位画家苏天赐的笔下,线条感更明显。苏天赐的画大多表现江南的各种风景,重在意境营造,通常更多地运用中国画中的线条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情感与意境,如图2所示,苏天赐的《漓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充分沉醉在画家所营造的悠远恬静的意境中。
图1 吴冠中《滨海渔村》
图2 苏天赐《漓江》
油画刚刚进入中国时,因其描绘的事物相比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更加逼真,因而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接受,但并没有受到当时的文人画家的认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线条在中国油画中的应用逐步发展向多元化。例如贾涤非,通常使用杂乱与扭曲的线条来表现事物,重点突显了一种抗争、困惑,例如其作品《尴尬图》中,采用扭曲的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尴尬,并且结合荒诞,运用重浊色彩与混乱无章的线条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由于其对线条的特别情感以及其观察世界的另类角度,让他的作品具有了极大的魅力,从而在中国油画民族化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家通常会用带有主观色彩的线条来描绘对生活的感受,我国著名画家吕凤子先生曾提出:“因为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要把自己的情感即对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写形象中表达出来……一定要有某种直接抒写某种情感的线条来构成。”在油画发展中,表现派中,油画家对线条重在变形、虚构,上文所提到的吴冠中与苏天赐就是这派代表人物。
在西方油画进入中国以来,中国艺术家们逐步将我国固有的中国画魅力与油画相结合,从而使得中国油画走上了民族化发展道路。而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油画不仅需要具象的线条来表现,更需要绘画家们发挥自身的创作潜能将线条表现得更立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更多具有主观情感的线条应用到艺术创作中。
[1]王立民.中国意象油画作品中的线语言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05~108.
[2]马全社.中西油画“写意性”之探析[J].艺术百家,2008,06:257~258,274.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