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惠
走一走 停一停
胡中惠
一位老年诗友,堪称勤奋,几乎每天一首诗,已经坚持两年了。某日,这老兄携一大卷子作品拿给我看,谦称“敬请教正”。我也是“半瓶醋”,岂敢妄加评论?认真读了这老兄的大部分作品,感觉几乎在一个水平线,并且有越来越下降的趋势。按说,“勤能补拙”,写得越多写得越快应当越好才对,老兄的作品却是越写越差,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对于他来说,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勤奋”了。质量与数量,高度与宽度,是精神劳动者都要遇到的问题。一般说,量变催生质变,有一定的宽度才能产生相对的高度。对于诗词写作,显然不是这样简单。中国古代诗人,据我知道有两个是写得最多的,一个是南宋的陆游,一个是清乾隆皇帝。陆游的作品产量是比较高的,据清人赵翼《瓯北诗话》载:“古来作诗之多,莫过于放翁”,他儿子给他编的最后的诗集作品为9220首,而且是在他63岁的时候,自己做过一次淘汰,66岁的时候,自己又删订诗稿“去十之九”。乾隆皇帝,不管是不是有人捉刀代笔,这位老哥生前所作之诗是有据可查的,据孙丕任先生编的《乾隆诗选 》说,其在位60年间,创作出版了御制诗5集,共434卷,收诗41800首。当然,他们是有区别的,陆游的诗经过历史的淘洗,写得好的还是挺多;乾隆皇帝的诗写的也不是不好,是不怎么好,流传下来的也不是不多,而是几近于零。
两个人的创作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往往写得多却写得不好,一味地写开来,虽然在量的积累上日渐丰赡,可是在质的提高上仍然是原地踏步。文学艺术是质量的艺术,不是说谁写得多写得快谁就是赢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才多少字?至今仍然让众多词人奉为圭臬,“文在精,不在多,《陋室铭》,《爱莲说》”,文学作品的优劣与多少长短没有太大关系,鲁迅先生说“写不出来时不硬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诗词写作,有感而发最重要,每天写一首,哪有那么些“感”来“发”?
提高才是硬道理。写好才是硬道理。提高的方法很多,对于初学传统诗词的人来说,走一走停一停也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有点像中医讲的“饥饿疗法”,停一会儿,休整一会儿,可能会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件诗词作品完成后先不急于发表,“闲置”一段时间,过些时日一看,毛病全出来了。当然,这种“停 ”不是真正的停止,是调整创作心态和“充电”。创作心态的调整需要科学的方法,成熟的书法家在创作一幅作品之前,常常要浴手静坐,使身心调整到“临战状态”,而不成熟的书法家常常拎起笔就写。这是短期调整,长期调整有时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充电”当然更重要了,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苏东坡说“识短见狭学不足”是学习书法的三大障碍,于诗词写作,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