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岚
(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管理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黄春岚
(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管理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通过实施人文素养、职业考证与课程对接,校企合作等形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转型
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江西省教育厅启动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申报,2015年2月江西服装学院获得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而学校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到同类院校及企业调研,然后剖析总结服装设计与工程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目前国内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着眼于服装工程技术为主的人才培养,也兼顾企业人才全面性的需求.台湾实践大学、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台湾亚东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以职业岗位出发,校内专业老师必须有长达十几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校内老师和企业有密切联系,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也重视人文的修养礼仪学习.北京服装学院以“科学?艺术?时尚”为导向,探索“艺工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理念,服装设计与工程分服装产品研发、服装产品策划与买手两个方向,同样十分重视专业技术实践与营销策略方面.大连工业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重视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服装设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江西服装学院根据本身实际情况需求提出了向“应用型”转型的办学思路,突出创新创业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并在多元化课程模块的改革下继续深化.在办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密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分工程、设计、企业管理三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研究调查及调整,课程设置趋于完善,校内服装模拟工厂及校外的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
2.1 课程设置在服装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为了学校的转型发展的需要,学校组织专业负责人前往服装企业调研,调研的企业有北京汉德世缔服装有限公司、北京凯诗琳制衣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华和美服饰有限公司、山东青岛红领集团、广州摩静高服饰、虎门伊款服饰、广州百斯盾、深圳欧宝时装、福建狮牌服饰、七匹狼集团等等,并且向该企业本校毕业生发放了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50份,收回225份;问卷中专业课程包括选修课程47门课,选出对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前十门专业课程,根据调查问卷中的课程设置调研情况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设置调研情况分析表
根据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分析,服装材料的课很重要,调查原因分析是刚毕业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样的面料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造型来,不同面料搭配起来更怎样才能更漂亮;流行趋势预测、款式设计、色彩与图案课程要重视的调查原因是刚毕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把握流行趋势,对款式设计的变化,色彩的搭配及图案的运用不能够灵活运用,特别是图案在服装上运用的许多特殊工艺手法不是很清楚;男女装工艺课程要设法让学生在课外多加训练,有些服装制作工艺的特殊机器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了解各种机器的成型工艺手法,校内也可以集中训练,且按照行业标准来完成教学,特别是工艺指示书严格要求完成;陈列设计也叫视觉营销,企业的产品一定好坏要销售量来衡量,因此好的陈列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当然与企业沟通,除了对专业的要求外,对毕业生其他修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司的设计工作流程要清楚等.
2.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不同高校服装专业调研情况分析
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调研学校有北京服装学院、大连工业大学、闽江学院、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台湾亚东技术学院;其中北京服装学院在第5学期开始按照服装企业岗位群分方向开设课程,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得更精,有利于学生的爱好兴趣而学习.大连工业大学在第5学期开始按照服装企业岗位群模块化分方向开设课程,其中服装工艺基础与服装设备与认识集中性训练1周的时间设置较好,立体设计课程、女装综合设计、男装综合设计课程设置较好.闽江学院在集中性训练立体裁剪基础,传统工艺、综合设计课程较好.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在分析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较好,其中专题探讨,课程开设有利于毕业设计的优秀率,课程地图设置很直观.台湾实践大学在模块化单元性授课形式较好,其中创意原理、基本设计课程开设有特色.台湾亚东技术学院:课程设置有校方特色,比如服装材料研究课程较多与亚东集团的纺织印染企业联系紧密.
学校针对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改革,在学生就业前一学年开始进入订单班学习,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提出不同类型的订单班,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招募订单班成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例如学校与美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服装设计订单班、服装打版师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美盛公司的文化,企业设计师、版师、人力资源部经理都来校为学生授课,是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了公司文化及企业岗位所需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就能零距离就业.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例如学校与石狮政府合作建立石狮综合实训基地,在石狮聘请了二十多位企业设计师、经理、管理人员、电商人员为学生授课,企业人员带入实际项目给学生实操,让学生的作业向产品转化,甚至可以变成商品进行销售.课程设置开放化、特色化、模块化使培养的服装人才更具市场价值.
3.1 合理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勤、信、博、雅的品质;具备服装设计专业一般技能;具备服装从设计到制作到销售的整体推广能力;具有流行预测、时尚分析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适合纺织服装行业、企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面向纺织服装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群.可在服装公司、服装工作室进行设计及打版样衣开发工作,也可以在策划或企划部门从事整体策划工作,在服装零售管理及门店进行销售工作,也可以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组织与工艺管理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工程领域的各类核心模块课程,比如学校开设了女装设计模块课程,其中模块中的课程有女装面辅料设计与运用、女装CAD、女装设计、女装结构与工艺;男装设计模块课程中由男装面料设计与开发、男装设计、男装结构与工艺;营销模块的课程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品牌管理、品牌策划等等.毕业生应毕业时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并且熟悉纺织服装行业的国家、行业、企业的相关标准,了解服装发展的流行趋势及新动向;掌握各种服装面料的鉴别、开发运用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且具有独立撰写论文及申请专利的能力.
3.2 注重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人文两个字,来自于易经.易经有天文和人文,天地大自然运行的道理,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第一,要有正确的三观.其核心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二,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第三,是应对环境的问题.所谓应对环境的能力,就是潇洒地对待人生.第四,要培养内涵及文化素养,内涵表现在各方面的言行举止要有风度,文化素养体现在学生的视野宽度及文化深度上.其实人文素养要落实到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定中.作为民办服装特色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专业技能突出,而且也要有强烈的正义感.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人文素养模块课程中开设了思修及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式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语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还开设了选修课程,如: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演讲与口才、美学原理、书法、国学智慧、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等课程.通过这些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文化内涵上、审美情趣、整体素质上都有所提升.
3.3 职业考证与课程对接的人才培养构建
大学四年中学习的课程与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可以使学生毕业时既拿到毕业证又拿到行业技术资格证,也就是在校期间也可以完成基本的行业技师资格的职称考试.江西服装学院教务处专门开设了考证机构,且有考前培训,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把服装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直接进入课程模块,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实际的技术,又可以通过考试掌握一定的理论,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实际操作做服装也可以讲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理,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同步提升.学校以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证为基础,从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方法、教材选定、课程评定方法等多元化的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服装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行业、企业等职业标准尽量达到一致,最终达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课程体系的相互融合与衔接.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数量较多,服装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出现逆增长状态,整个行业也不够景气,学校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了与政府、企业的联手合作,把教学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学生作品转化为实际商品,明确培养的目标定位来突出自己的优势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实施订单班需求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在实践技能方面与企业实际需要对接、建立时效性强的质量监控体制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评价跟踪反馈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创业能力,促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健康发展.
〔1〕高宇琼,郭春喜,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育科学,2015(6).
〔2〕赵丽妍,胡蕾,张康夫.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实践 [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3).
〔3〕陈东生,甘应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2).
G642
A
1673-260X(2016)11-0248-03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