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识取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研究

2016-12-10 04:59裴旭东黄聿舟李随成
华东经济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态性互补性新创

裴旭东,黄聿舟,李随成

●中国经济新常态

资源识取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研究

裴旭东1,黄聿舟1,李随成2

(1.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2.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文章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通过将新创企业所需资源分为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探索资源识取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以及技术动态性和产品模块化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均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动态性正向调节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但对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产品模块化正向调节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但对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新创企业资源整合理论,还对我国新创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资源识取;互补性资源;相似性地位;技术动态性;产品模块化;新产品开发优势

一、引言

开发出具有市场优势的新产品或服务不仅是新创企业完成机会开发的基础,也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新进入者缺陷和外部合法性约束使得大多数新创企业都面临“资源匮乏”的难题,因此如何获取外部关键互补性资源并对其加以有效整合以维持新产品开发优势就成为新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2]。在创业研究领域,诸多学者探讨了资源整合在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验证了资源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高有正向影响效应[3-5]。但也有学者指出,资源整合包括从资源识别和获取(识取)以及配置和利用(配用)的全过程,新创企业能够优先识别和获取所需具体资源对其新产品开发活动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将资源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7]。资源识取是新创企业面向外部组织的搜寻行为,是资源整合过程的源头和触发点,也是明确新旧资源间内在关联最关键的一步,其有效性会极大地影响后期内部资源配用的效率和效果[8-9]。然而,目前针对资源识取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

基于此,本文拟整合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以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园中的185家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识取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能够推动新创企业资源整合理论和新产品开发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为新创企业制定新产品战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一)理论背景

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学者认为,创业活动中的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创业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资源整合过程。新创企业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来改善创业绩效,通过对原有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整合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系统性和价值性,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8]。

按照资源整合发生的先后顺序,Sirmon等[6-8]将其划分为资源识取和资源配用两大过程。其中资源识取指的是新创企业搜寻、识别和获取所需资源的过程,而资源配用是指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过程。马鸿佳等[10]和董保宝等[8]沿用了这一划分方法,分别研究了资源整合过程和竞争优势以及资源整合过程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关系。马鸿佳等[10]认为,资源识取与资源配用能够促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构建,并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培育,进而提高企业绩效。董保宝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外部资源识取过程完全通过动态能力影响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用过程则部分通过动态能力影响竞争优势。

这些研究结论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新创企业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启示,然而,已有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资源整合是一个资源管理过程,在进行内部资源配用之前创业企业还需要识别和获得关键资源,进而才能配用资源以产生独特的能力。因此,必须考虑新创企业所需具体资源对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效应,以提高资源获取的效率和效果。

(二)研究假设

借鉴Sirmon等[6-7]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资源整合划分为资源识取和资源配用两大过程,重点探讨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识取问题。Rothaer⁃mel和Boeker[11]认为,在初创期,新创企业亟须从外部获取所需资源以解决自身的资源瓶颈,其中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是新创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的重要标准,并最终决定其战略联盟是否能够建立。Lin等[12]的研究表明,是否具有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时参照的两大重要标准,它们对战略联盟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Chung等[12]指出,互补性资源、相似性地位和社会资本是联盟形成的基础,也是联盟伙伴的重要选择标准。基于此,本文将资源识取细分为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这两种方式[11-13]。其中,互补性资源特指那些新创企业本身不具备、能够带来差异性和竞争优势的资源。地位是一个社会网络的概念,在本文中特指新创企业的网络地位,相似性地位是指在创业网络中新创企业基于声望、荣誉和尊重等方面的相似性排序或次序[14]。

1.互补性资源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

资源依赖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互补性资源对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效应。该理论认为,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资源的互补性和相互依赖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动行为是由需要共同完成何种任务决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是一个多环节和多要素并存的复杂任务,在此过程中会涉及采购与供应、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等企业诸多内外部不同部门,对来自这些职能部门的互补性资源进行有效识取就成为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15]。然而由于大多数新创企业都面临资源约束的困境,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市场运作经验,要维持新产品开发优势,开发出新颖性程度高、成本低和开发速度快的新产品就需要其在对已有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积极从外部寻找新的互补性资源。在此基础上,新创企业通过识别、汲取、匹配、激活和融合这些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外来资源,使之更具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在此过程中新创企业重构了原有资源体系,并形成新的资源体系,为新产品开发优势提供资源保障[8]。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互补性资源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有正向影响。

2.相似性地位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企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张庞大的网络,网络地位是行动者之间关系建立的结果,企业不同的网络地位代表不同的获得新资源的机会,而获得新资源是新创企业维持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网络地位对新产品开发优势有重要影响作用。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机制不完善所引发的市场交易不确定性,使得新创企业更加依赖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关系,这种“关系”资源的禀赋决定新创企业获取的市场机会与资源种类,导致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差别[6]。处于相似性地位企业间会在信息沟通和共享方面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公平性和承诺,促使双方在合作中投入对等的资源和努力,有助于双方建立信息共享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双方互动质量,促进了技术资源的快速传播与扩散。同时,培育新产品开发优势需要投入大量的异质性技术知识和资源,处于相似性地位的企业能够提供这些互补性资源,不仅缓解了新创企业自身的资源约束问题,而且避免了技术知识来源单一化导致的能力刚性问题,提高新产品开发优势[2]。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相似性地位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有正向影响。

3.技术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技术动态性较高意味着在本行业内变革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因此环境的技术动态性越高,技术变化速度越快,研发出的新产品面临“过时”的风险也越大,这将迫使创新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从外部获取技术实现新产品开发优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在高技术动态性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加强。相对于低技术动态性环境,在高技术动态性环境中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发生快速转变,过去那种一成不变的消费模式一去不复返,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的多样化、异质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市场更具动态性,为企业新产品开发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动力[16]。这种情况下,新创企业需要与不同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寻求多样化的互补性资源,在获取和吸收这些互补性资源的基础上加深对已有客户需求的理解,积极采用先进的体验式顾客设计、领先客户消费行为分析等方法,探索和形成新技术体系以满足和超越已有客户对技术性能的需求,培育新产品开发优势[16]。因此技术动态性加强了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

其次,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在高技术动态性的环境中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技术动态性高表明技术革新变化快,新创企业为避免技术过时所造成的风险,维持其技术优势,通常会选择在创业网络中来自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的“近距离”企业作为其合作者。这些企业拥有和自身相近的技术知识簇,相互兼容性较好并且布均匀,这有利于企业间技术知识共享和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促进技术知识的相互激荡与碰撞,加速新技术的产生[15]。结果不仅可以产生新颖性程度高的新产品,还可以节省研发成本和加快新产品上市时间。有学者认为高技术动态性加速了新创企业现有技术的淘汰,导致其必须通过社会网络关系不断识别、获取、利用和创造新技术,以此奠定新创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优势。否则新创企业将会在快速的技术变革中落后并逐渐失去持续成长的潜力[5]。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a:技术动态性对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4.产品模块化的调节作用

产品模块化是指根据产品组件的功能,将产品分割成相互独立并且具有规范接口的模块,模块间用标准化接口相连,通过对模块的组合来获得最终产品,有效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7-18]。产品模块化可以使产品或复杂系统的结构更具柔性,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新性和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进而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

产品模块化按照产品结构将相互依赖的产品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将产品生产全过程分解,构成一个模块内部强连接、模块之间弱连接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产品模块间可以通过界面和标准进行沟通和互动,利用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形成知识的转移,模块的不同匹配形式也能够实现产品结构的创新[19]。因此产品模块化程度越高,产品可分性程度也越高。同时,单个企业很难拥有足够丰富且多元化的资源,从而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具有竞争力。并且各个部件的最小经济规模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20]。因此,企业需要关注内部各子生产单位专注于某些产品部件的生产,而其他合作伙伴则进行其他产品部件的生产,以资源为纽带形成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19],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资源。产品模块化程度越高,说明其外购部件的比重越大,因此所需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资源也越多,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越显著。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4。

假设4a:产品模块化对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4b:产品模块化对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为了确保研究所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课题组尽量采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被广泛认可的成熟量表。为避免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采用翻译和回译的方法,形成构念测量的初始量表。从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课题组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中的185家新创企业进行调研。为保证问卷的质量,首先选取6家新创企业进行问卷的预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征求2名创业管理研究领域专家和5名新创企业总经理的意见,最终形成用于大样本调查的正式问卷。课题组对这185家新创企业发放问卷370份,最终收回332份,回收率89.7%,剔除数据缺失的问卷16份,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共316份,占总回收问卷的85.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也是落实十八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部署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深挖“枫桥经验”精神价值,提炼其法治化的实践和做法,对于传承发展“枫桥经验”、加快法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念的测量

参考和借鉴现有研究中比较成熟有效的指标,并根据本文的具体研究特点以及结合调研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构念的测度量表[15]。

资源互补性借鉴Chung等[14]以及Lunnan和Hauglan[21]的研究成果:①该企业拥有我们自身没有且急需的资源;②该企业资源对我们新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③如果终止与该企业的合作,我们的前期投资很难收回;④如果终止与该企业的合作,我们的损失很大。从这4个方面进行测量。

地位相似性借鉴Chung等[14]以及Muthusamy和White[22]的研究成果:①我们经常组织同行企业进行经验或技术交流;②当我们需要技术帮助时,通常能够从同行企业处获得新知识或经验;③我们与许多同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④当同行企业需要技术支持时,通常向我们寻求帮助;⑤同行企业之间经常通过我们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从这5个方面进行测量。

产品模块化测量参考李随成等[17]所开发的量表:①产品可分解性;②接口兼容性;③模块通用性;④模块标准化。从这4个方面来测量产品模块化。

技术动态性借鉴冯军政[16]的研究成果:①企业所在产业内的技术变化非常快;②产业技术变化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③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很难预测行业技术在何处出现;④行业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进大量新产品创意的产生。从这4个方面进行测量。

新产品开发优势借鉴秦剑[23]的研究成果:①新颖性;②成本;③开发速度。从这3个方面进行测量。

为有效控制其他变量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本文选择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控制变量。用每个企业雇员人数衡量该企业规模;行业类型分为传统行业(取值为0),知识密集型行业(取值为1)。所有构念测量都采用李克特7级指标测量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四、实证的结果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量表信度检验方面,采用Cronbach值检验量表的信度(表1)。互补性资源、相似性地位、技术动态性、产品模块化和新产品开发优势的Cronbach值分别为0.879、0.835、0.916、0.896、0.905,均大于0.7,说明量表具有较高信度。

在量表效度检验方面,采用每个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值(AVE)和组合信度检验量表效度。互补性资源、相似性地位、技术动态性、产品模块化和新产品开发优势的AVE值分别为0.722、0.780、0.732、0.684、0.761,均大于0.5,组合信度值分别为0.912、0.946、0.916、0.896、0.905,均大于0.8,说明量表具有较高效度。

表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二)结果分析

采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研究假设。在回归前对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以减少回归方程中各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阶层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从模型1和2可知,互补性资源对新产品开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30***),故假设1成立。相似性地位对新产品开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β= 0.282**),故假设2成立。从模型3可知,技术动态性和互补性资源的乘积项对新产品开优势没有显著影响(β=0.081),故假设3a不成立,但技术动态性和地位相似性的乘积项对新产品开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62**),故假设3b成立。从模型4可知,产品模块化和互补性资源的乘积项对新产品开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01***),故假设4a成立,但产品模块化和地位相似性的乘积项对新产品开优势对新产品开优势没有显著影响(β=0.072),故假设4b不成立。

本文用图解程序分析技术动态性和产品模块化的调节作用,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调节作用示意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深入探究两种资源识取方式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通过对316份来自新创企业的调研问卷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该结论对Sirmon等[6-7]、马鸿佳等[10]和董保宝等[8]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的研究只关注了资源整合过程,通过先后顺序将资源整合过程分为资源识取和资源配用,探讨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而没有打开资源识取的“黑箱”。本文将新创企业所需资源分为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深入探究资源识取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丰富了资源整合理论。

(2)技术动态性正向调节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但是技术动态性对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表明技术的快速变化加速了新创企业现有技术的淘汰,和寻求多样化的互补性资源相比,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在创业网络中和自身处于相似性网络地位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样使得企业技术基之间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容易开发和形成新技术。

(3)产品模块化正向调节互补性资源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但对相似性地位和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表明在产品模块化高的情况下,产品可分性程度也越高,维持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组件开始增加,各组件专业化程度较高,与寻求相似性地位资源相比,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的互补性资源,以增加组件数量。现有关于技术动态性和产品模块化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成熟企业,针对新创企业的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给我国新创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新创企业开展新产品开发活动提供了一些实践启示。首先,新创企业应该重视资源整合过程的资源识取环节,通过识取新创企业所需资源类型,并与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够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有效提升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其次,新创企业需要结合具体境情境选择合适资源识取的方式,只有新创企业资源识取方式与具体境情境相匹配时才能发挥资源整合的效用,提升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具体来说,在技术动态性高的情境中,新创企业要选择在创业网络中和自身处于相似性网络地位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样才可以有效摆脱高技术动态性造成的“技术过时”困境,顺利开发出有技术、成本和上市时间优势的新产品。而在产品模块化高的情境中,新创企业要选择具有多样化互补性资源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增加产品组件数量,培育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主要表现为:第一,本文只是基于资源识取视角研究了互补性资源和相似性地位对我国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资源整合过程的从其它视角探索其对新创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机理;第二,本文问卷调查的研究样本主要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中的185家新创企业,这会对研究结论的外部信度和效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针对不同行业、在全国范围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样本,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第三,本文只是以横截面数据分析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没有表明变量之间严格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选取时间序列数据和大样本对以上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假设检验。

[1]Baker T,Nelson R E.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3):329-366.

[2]尹苗苗,王玲.创业领域资源整合研究现状与未来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8):3-12.

[3]彭学兵,陈璐露,刘玥伶.创业资源整合,组织协调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J].科研管理,2016,37(1):110-118.

[4]尹苗苗,马艳丽.不同环境下新创企业资源整合与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8):110-116.

[5]范钧,王进伟.网络能力,隐性知识获取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1,29(9):1365-1373.

[6]Sirmon D G,Hitt 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3-292.

[7]Sirmon D G,Gove S,Hitt M A.Resource management in dyadic competitive rivalry:The effects of resource bundling and deploy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5):919-935.

[8]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9]Wiklund J,Shepherd D A.The effectiveness of alliances and acquisitions:The role of resource combination activit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1):193-212.

[10]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资源整合过程,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4):71-78.

[11]Rothaermel F T,Boeker W.Old technology meets new technology:complementarities,similarities,and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9(1):47-77.

[12]Lin Z,Yang H,Demirkan I.The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ambidexterity in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s: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iz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7(10):1645-1658.

[13]Sarkar M B,Echambadi R,Cavusgil S T,et al.The influence of complementarity,compatibility,and relationship capital on allianc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1,29(4):358-373.

[14]Chung S A,Singh H,Lee K.Complementarity,status similarity and social capital as drivers of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1(1):1-22.

[15]裴旭东,李随成,黄聿舟.模糊前端参与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3):460-470.

[16]冯军政.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环境动态性和敌对性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31(9):1422-1432.

[17]李随成,黄聿舟,裴旭东.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治理机制前置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4(4):018.

[18]谢卫红,王永健,蓝海林.产品模块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4):502-509.

[19]陈建勋,张婷婷,吴隆增.产品模块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3):121-130.

[20]李晓华.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以“山寨”手机的崛起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7):136-145.

[21]Lunnan R,Haugland S A.Predicting and measuring alliance performance: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45-556

[22]Muthusamy S K,White M A.Learn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a social exchange view[J]. Organization Studies,2005,26(3):415-441.

[23]秦剑.研发/制造/营销跨职能整合与新产品开发:产品创新性的差异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1):13-15.

[责任编辑:张兵]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cquisition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New Ventures

PEI Xu-dong1,HUANG Yu-zhou1,LI Sui-che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Based on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the paper divides resources required for new ventures into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similar status,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cquisition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dynamics and product modular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similar statu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Technological dynamics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 statu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but no obvious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Product modularity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but no obvious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 statu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The conclusions not only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ory of new ventures,but also hav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new ventures.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cquisition;complementary resources;similarity status;technological dynamics;product modularity;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

F272;F273

A

1007-5097(2016)12-0035-06

10.3969/j.issn.1007-5097.2016.12.006

2016-05-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GL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17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5KRM044);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攻关项目(16J30)

裴旭东(1975-),男,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管理;

黄聿舟(1984-),男,陕西西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李随成(1962-),男,河南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动态性互补性新创
混合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管理者认知视角的环境动态性与组织战略变革关系研究
新创企业网络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战略能力的中介效应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新创企业的滞涨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