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冥王星—郑永春叔叔带你走进“太空课
小编的话:
有人说冥王星曾是太阳系的“孤儿”,也有人说冥王星是太阳系“新大陆”的“领头羊”,这些说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听一听郑永春叔叔的讲解!
郑永春:行星科学家,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
同学们:
你们好!
自发现以来,冥王星在之前九大行星中的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冥王星既不属于类地行星,也不属于类木行星,而是一颗沉浸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天空中的冰态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低至-228℃。因此,冥王星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孤儿”,被遗弃在空旷、寒冷、黑暗的太阳系边缘静静地运行。
冥王星真的是太阳系的“孤儿”吗?事情的转机源于一些科学家的新看法,他们认为:冥王星所在的太阳系空间不应如此空旷,即冥王星也会有它的同伴。
柯伊伯带—太阳系的“新大陆”
彗星内部结构的多层模型
八大行星和柯伊伯带分布区的直径不到整个太阳系直径的千分之一
1951年,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在论文中提出,冥王星以外可能存在一个由大量天体组成的带状区域,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扰动,一些彗星被驱离并飞临到太阳附近,不时光临地球的短周期彗星即来源于此。这一区域后来被命名为“柯伊伯带”。
由于柯伊伯带远离地球,太阳辐射十分微弱,沉浸在黑暗中的这些天体就像小黑屋中的煤球,很难被地面望远镜观测到。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柯伊伯带还只停留在推测阶段,缺乏实际观测证据的支持。1992年,科学家终于发现了第一个非冥王星系统的天体“1992QB1”。紧接着,天文学家在柯伊伯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此类天体。至2006年“新视野号”发射前,共发现了1000多颗柯伊伯带天体,而这一区域的天体总数可能超过10万颗。
柯伊伯带的发现使科学家不得不对经典的太阳系形成理论进行修正。以冥王星为首的柯伊伯带天体,被冰封在远离太阳的太阳系“第三区”。冥王星也从太阳系的“孤儿”,变成了这片“新大陆”的“领头羊”。
“科科熊”信箱:
如果你也想和科学家互动交流,请给“科科熊”写信吧!邮箱:jswzkxsn2011@126.com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http://www.cmse.gov.cn/)
扫我你就可以看到《飞越冥王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