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花,花样面塑
每次去订生日蛋糕,我都会想起寿桃。总幻想着,中式生日蛋糕除了寿桃的样子,也许可以有更多样式。只是,做中国式生日蛋糕拼的是手艺,可不像西式蛋糕使用的是科技。拼手艺就得细腻、精致,那得多耗费时间啊!过惯了快捷生活的人们,也许没有了等待的耐心,没有了享受的感觉,只有完成一件事的轻松。
面塑,就是这样,不在味觉,不在食用。它是一种视觉享受、一种文化沉淀;它是一件艺术品,可供欣赏!
上面的面塑,如果硬要你尝一口,也许你会勉强找个地方,在不破坏面塑模样的情况下,捏一小块下来,放在嘴里意思一下。你绝对不忍心掰一条面人的腿下来,大口嚼食……
这两幅图上的面塑,无论谁劝你,我想你都不会下手掰一块下来,放嘴里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东西,人的本能是会欣赏和保护。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原先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制作完成于街头,深受人们喜爱。
从传统面塑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长江流域细致、优美、精巧。如山西的花馍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济南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人物形象、衣饰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出色。
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那里的面塑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历史。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果食”。民间对捏面人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食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军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一些地道的农家主妇,对面塑挚爱有加,从祖母那里习得的手艺,使她们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的传承人。
在制作面塑作品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一些碎小的面花、小动物等都要用一块块面团反复搓揉,手工制作,然后蒸出来备用。
面塑的制作工序也很复杂,手法多样。一般须经和面、发面、醒面、揉面,搓、剪、压、拉等多道手工工序,费时费力,更少不了家人帮忙。
面塑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以燕子、青蛙、毛虫及十二生肖等小动物为主塑形。
民间面塑作品《爬孩孩》
民间面塑作品《莲蓬娃娃》
民间面塑作品《鸟语花香》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在民间也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汉代,人们把面粉蒸制成一定的形象,美化食物。
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独立的艺术形式。一些身背工具箱,四处奔波的面塑艺人出现在繁华闹市,他们以此为生计,进一步促进了面塑艺术水平的提高。
近代,面塑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出新,人们或作贺礼馈赠亲朋,或作陈设摆放在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转而登入殿堂,从此身价百倍,整体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现代面塑艺术以它绝美的身姿备受世人青睐。它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和创作者不断进取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
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不能不承认,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也是最值得人们去欣赏的。
(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