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中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培养中药人才应具有的特质及打造特质的有效路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载体,中药人才的培养问题日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步建立健全的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然而人才短缺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培养规模是满足人才需求的基本保障,而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弘扬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
应该说,中药人才的培养基于教育形式教育层次的不同应该具有各自的人才特征,具备不同的专业技能,满足不同的岗位需求,适于不同的职业方向,拥有不同的职业前景。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中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的中药人才应具有哪些特质?如何打造培养这些特质?怎样延长“人才产品”的生命周期?如何引导中药人才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呢?怎样是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行业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呢?基于上述思考本人尝试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高职院校培养中药人才应具有的特质
从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与普通本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性质上的区别和特质,主要反应在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及相关文件中;第二层,高职院校特殊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总是服务一定的行业或区域,那么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中,必需规定服务本区域或行业发展的特殊要求;第三层,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具体教学实践层面规定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由于不同的专业面对不同的行业或职业岗位,差异很大,不同的专业包含的内容可以有比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和理解中,要将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开来。[1]
1.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实质就是面临未来的职业岗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技能应用时的变通能力。中药以其特有的专业复杂性,确定了中药人才是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训练的专业,简言之靠书本的性状描述恐难准确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依书本的工艺流程不足以妥善处理中药制药技术中的突发问题,循炮制工艺难以应对饮片来源的多种差异,理论与实践实训的结合与循序渐进的经验积累才可能练就真正的实践能力,应对未来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其根本是指中医药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基于行业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均须以严格的高标准进行培养训练。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诚实守信的做人操守,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善学乐进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均为卫生类高职人才特有的综合素质与核心能力。
3.学贵以专技能领先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质之一,应在宽基础的前提下针对岗位需求培养一技之长。与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技术技能应用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丰富的实践能力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理论基础及素养又将指导其探究最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众所周知,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药等各门学科都有其足以研学实践一生的宝贵财富亟待挖掘,因此,高职院校的中药人才应本着立足岗位,以拥有宽广学习基础及领先的专门技能为最高目标。
二、打造培养特质的有效路径
应该说,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尽相同,校园文化环境的明显差异,使各自培养打造的“人才产品”独具风采。然而,其间培养打造的艰辛付出是相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是相近的,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目标是一致的。
1. 专兼职师资队伍合力共筑优质“生产线”
目前,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递的重要载体与路径,进入高职院校是学生接触中药事业的起点,专业引导,专业文化熏染都将引发学生对中药事业的激情与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是最好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中药事业的神奇之门,推开每个学科分支的智慧之窗,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世界里发现汲取内化成长。
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多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不仅有一技之长,还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他们带给学生的应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是日渐强化的职业能力,是不断丰满的职业素养,是学生真正进入专业领域的领航人,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就业汪洋,在开放广阔的职业世界中学习实践,探索积累,继承弘扬。
专兼职教师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唯“以爱才之心、识才之举、用才之艺,去发现、培养、凝聚人才”。[2] 识才要独具慧眼,爱才当不吝赐教,用才需知人善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在活动中学习,在参与中发现,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现专业水平技能的螺旋式上升,最终从优质的生产线“下线”成为优秀的“人才品牌”。
2.以活动为载体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院内外各级各类与中医药事业有关的活动,充当志愿者,聆听名家讲座,参观相关机构、企业、展览,从中体味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神,领略名家风采,学习借鉴优秀毕业生及从业者的成功路径。增见识、拓视野、扩思路、明方向,在活动中丰富完善自我,学会学习,学会服务,学会沟通,学会协作。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助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是了解岗位需求,提升职业能力,培植职业素养的最佳路径,然而基于中药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将为此承担风险,甚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这也是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应进一步开展培训与科研,使院校教师进企业或企业员工进校园,助力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学院师生进企业强化岗位实践技能训练,竭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双向互动,进而实现院企双赢的良性循环。
三、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开展师承教育,着力延长“人才产品”的生命周期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应对毕业后学生的继续教育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这将使院企生三方受益,共同发展。企业、毕业生带着一线最新的动态及问题返回院校,与院校一起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共同展开研究,寻找突破口。在沟通交流探讨中三方均得以全方位提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文化交融,是三方的生命周期始终处于活力旺盛期。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中药行业师徒间的“口传心授”由来已久,而今广泛开展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更是为中药人才的培养起到的强有力的助推作用。高职院校在充分运用自身院内师资人才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加开放力度,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师承教育,着力开发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平台,实现更多维度的“口传心授”——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微信平台、远程继续教育等等,都将为重要事业的继承发扬拓宽新的路径,为中药人才的不断成长成熟助力提速。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人才培养需要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职业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保障,需要常规专项的教育教学监督监控系统保驾护航,需要行业企业的全力支持与协作,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融入行业企业的洪流中搏击进取。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中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需以行业为依托做引领,充分开发院内外各种资源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质的中药人才,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我们坚信,层次分明,路径清晰,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架构必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71d750102vcu7.html2014.12.31
[2]“识才、爱才、用才”激发人才创造力http://ylxf.yn.gov.cn/NewsView.aspx?NewsID=144373 20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