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颐
陪孩子一起寻访汉字
——读《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文/林颐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作者,瑞典汉学家林西莉,2016年8月,她获得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其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汉字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笔一画都代表什么意思?它们最初的形式是怎样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习汉语,这些问题就一直吸引着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瑞典知名汉学家)。
1961至1962年,林西莉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琴,70年代初她开始从事汉语教学。长期浸淫于汉字文化、中国文化的她,
仿佛推开一扇窗户豁然开朗,得以窥见东方古国悠久的、深邃广博的大美。林西莉以她对中国的深沉热爱,历时8年凝聚成《汉字王国》,无数人因为此书而重新认识汉字、认识中国。这部初版于1988年的经典作品,最近由中信出版社重新精编成《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并于2016年8月出版。该书更加浅显易读,更贴近孩子的心灵。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出现的标志。字源研究其实就是探索一种文化的源头。源头活水成分不同,孕育出的成果也不一样。西方的文字,以英语为例,“人”是“human”,是以音符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它可以用数量极少的符号来表示无穷的声音组合,但每个单词本身却无法直观地表达意义。而我们的汉字呢?
翻开本书,序言之后、正文之前,是大大的两个字——“日”和“月”。其下附有两排小字:“这个汉字的意思是太阳,最初它是一幅画。”“这个汉字的意思是月亮,最初它也是一幅画。”亲切自然,形象生动,代入感极强。仿佛初民行走于广袤大地之上,于劳动的间歇、休息的片刻,或是月亮刚刚爬上了山岗,捡了一根枝丫,顺手在沙地上画下了太阳和月亮的图形,最初的汉字雏形便是这样出来的。何以见得呢?林西莉说:“了解汉字的起源主要有两个来源:甲骨文和金文。”
林西莉开始讲故事。她非常随和,这本讲汉字的书一点也不艰深,有着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好听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讲述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刘鹗,《老残游记》的作者,他的朋友王懿荣生病了,刘鹗给他抓了中药,突然发现,药材“龙骨”有许多刻纹。难道,这些是最早的汉字?刘鹗万分惊讶!这短短的愣神的一刹那,就此揭开中国考古史上的新篇章。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在他们成长的路程中,这是他们遇上的最好的风景之一,他们会欣喜,会感动,会好奇,会发出“哇”的一声大大的惊叹。
然后,我们一起踏上寻访之路。龙骨是什么?真的是龙的骨头吗?不是的,其实就是兽骨和龟甲。仓颉的时代离我们太远,无从考证,我们就从商代的甲骨文开始了解汉字吧。林西莉会跟我们说明甲骨文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还有商代的人喜欢用甲骨文占卜,特别是打仗之前一定要用甲骨占卜凶吉,所以造字的方法也可能和先民的神话世界观相关联。
汉字的历史藏在神话之中,藏在各种故事里。可以说仓颉造字就是一个神话,中国的原初神话往往是历史的一个佐证。当我们了解了甲骨文之后,我们再来了解金文。安阳的发掘让专家们第一次获得了大量纯正而又清楚标明年代的青铜器。这些发现不仅为我们重新确立中国古代史,而且也为确立中国文字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了甲骨文和金文之后,接下来,林西莉精心挑选了大约200个基本汉字,把它们分成十二大类:人和人类、水与山、野生动物、家畜……这样的分类系统方便,可以由一个汉字延伸出其他的相关汉字。什么?200个字太少了?林西莉能教会我们构字法。一个字是怎样产生的?一组字又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授人以渔的好方法,而且这比一个个单纯的认字有趣多了。
挑一个类别来说说林西莉是怎么讲解的。就从“人”字开始吧。“人”字并不是代表一个人大步往前走。光用文字不够形象,图片很重要。考古文物稚拙浑朴,就像“人”字,新石器时代的泥人塑像,以及古文字的图片,一目了然:一个人侧立着,微微垂着头,手伸向下前方,仿佛正在劳作,就像农民在田野里插秧的姿态。从“人”字可以创造很多新文字:两个人,一个跟着一个,组成“从”字。两个人站成一排,是“比”字。“大”字里有个“人”,叉着腿,伸着双臂,是原始人显示自己力气大吗?“大”字加一横,成了“夫”
字,那一横像不像成年人把头发别起来的簪子?我们还可以按这个方法变出“夹”、“立”、“天”等等,很好玩吧?还有跟人体相关的很多字:目、眉、面、耳、口、心、手……每个字都让人产生联想。“目”字不就是眼眶里滚着一颗眼珠子吗?“目”字上面画上几笔短短的黑线条,“眉”字就出来了。古人还真是又简单又聪明呢!
每个汉字的诞生,仿佛一个个令人遐思不尽的艺术品的创造。看看这些字的甲骨文形状吧:“见”,一只大眼睛;“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莫”通“暮”,太阳下山落进了草丛中;“众”,烈日当空,很多人在弯腰劳动……一个字,就是一幅漂亮的简笔画。活泼水灵,曼妙新鲜。甲骨文大多以象形法和会意法造字,就算隔着数千年的时光,我们依然能够一眼恍然,心领神会。它沟通了我们和祖先的心灵对话,含蓄地揭示了远古时期先民的生活风貌。不同于英文“human”的抽象性,中国的“人”更感性,更讲究意会和领悟。这也造就了中国思维和西方思维的根本区别。
具象的甲骨文渐渐步上抽象的发展路途,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大多很难再看到原初的面貌了,但这本身就是汉字发展的内在需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汉字同样不能例外。有些古汉字永远消失了,有些古汉字死而复生,更多的汉字则融进了我们的日常,与我们息息相关。比如,“囧”字,古义为“光明”,如今的网络时代却因为它的形状而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这种创造无限的想象力始终存在,亘古至今。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书封
中国台湾的廖文豪写过一套《汉字树》,是很受欢迎的讲解汉字构造法的通俗书籍。廖文豪是IT人士出身,他借用了“树群”概念,以一个基本汉字作为主干,生发出其他相关汉字。廖文豪的《汉字树》是纯粹的“汉字书籍”,它的文化意义和价值逊于林西莉的著作。这也是林西莉相比其他汉字研究专家更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林西莉谈汉字,而又不仅仅只谈汉字。林西莉讲“水与山”,她会讲到华北平原、黄河文明,最早的农耕定居的生活场景;林西莉讲“野生动物”,会提到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原始的渔业是怎样的,印第安人的“鹿”文化和蒙古萨满文化中的“鹿”形象有何不同;林西莉讲“家畜”,鸡鸭犬牛羊,各有各的传说故事,她还说起了剪纸、窗花这些民间小玩意儿;林西莉讲“农耕”,会说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会说到《诗经》里的野蔬草本,会说到“旦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话;林西莉说“竹和树”,她说,“没有任何一种植物能像竹子那样深深地感动我”,她细细地描述夏日的竹影婆娑,淡淡地叙述中国文人与竹子之间道不尽的情缘旧事;林西莉说“书籍和乐器”,中国诗托物言志歌以咏情的意境,中国画水墨丹青留白空间的意韵,中国建筑山水风光融为一体的氛围,中国音乐婉转悠扬欲说还休的旋律……全部都在她的笔下。林西莉还有一部很好的作品,叫作《古琴》,同样寄托她对中国文化的挚爱情深。
很难想象,一部薄薄的小书,怎么可以容纳如此丰富的内容;很难想象,一个瑞典人,一个外国人,怎么可以如此深刻地解读中国。我在想,林西莉,可能会让很多中国人感到羞惭。我们对于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几无了解、或者视如无睹,当我们透过林西莉的作品重新发现它的美、它的价值时,我们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复杂滋味?希望,孩子们能比我们更早、更多地体会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