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冰,陈静姝,柳 伟,舒建平
“嵌入式教学”在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探索——基于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实证研究
杨 冰,陈静姝,柳 伟,舒建平
从嵌入性视角出发,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实践”分离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嵌入式教学服务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情况,指出论证嵌入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嵌入性;教学模式;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07]4号),休闲体育专业作为试点目录外专业在《2006年度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首次出现,时至今日,国内已有73所高校在进行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公布,休闲体育(产业)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休闲体育专业的设置与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大力倡导,对该专业的建设与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相应提出巨大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目前有利发展条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就成为休闲体育专业办学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制约这一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新兴、时尚运动项目的师资队伍如何建设?实践类课程学时分配如何突破高等院校严格的培养方案制度?引入优秀外部企业资源联合办学时如何进行利益协调?鉴于此,本文以“嵌入式教学”应用于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以成都体育学院为实证分析对象,探讨相关教学改革措施,并试图构建基于外部资源整合下的、新的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框架。
1.1“嵌入式”理论来源
“嵌入”(embeddedness)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波兰尼于1944年在《大转型》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1]。从波兰尼角度而言,嵌入性概念的重点侧重于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体系的双边联系[2],然而,就当时来看,波兰尼的嵌入性观点并未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直到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格兰诺维特教授在其文章“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中指出,经济行为深入地嵌入在不断变化的具体社会关系结构中[3],并进一步丰富“嵌入”的内涵,将其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4]。由此,“嵌入”一概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标志着嵌入理论正式被引入学术界,在此基础上,学者佐京和迪马乔进一步拓展,将嵌入性分为了(1)结构嵌入;(2)认知嵌入;(3)文化嵌入;(4)政治嵌入四种类型[4],使嵌入性理论与企业、网络、文化、政治等相联系,成为连接社会学、经济学、组织学的桥梁,并在其中继续发展与演变。多年来,随着学者对嵌入性理论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其概念已经突破了经济学、社会学范畴,被进一步地广泛应用在教育、市场、科学技术等多种社会活动体系中,得到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关注。
1.2嵌入式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而言,教育中的理论化程度高于实践性,且教师在教育中占据着主体作用。由于赫尔巴特没有意识到人类经验中的“试误”特性,从而高估了理论对实践的优先性[5]。因此,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杜威指出,赫尔巴特的哲学考虑了教育的一切事情,唯独“没有注意青年具有充满活力的、寻求有效地起作用的机会的能量[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用明显突出,应强调教育的创造性与独立性,就杜威看来,教育既要重视理论,同时也不能脱离实践,且应更加注重实践对理论的优先性。由此,理论教育与实践知识的紧密结合便成为教学中的研究重点,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使实践性课程更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如何使“教”与“学”有机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促使嵌入式理论与教学服务快速形成了融合与发展的状态。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针对某一嵌入式技术或针对以某一种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来开展教学[7]。嵌入式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多地集中在图书馆与教学资源的结合、嵌入式系统在工程软件中的操作、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相互嵌入等创新型教学服务中。嵌入式教学利用结构嵌入、双向嵌入、认知嵌入等多种嵌入类型,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互嵌入。一方面,打破了目前教学僵化的学科范式,使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嵌入教学服务与组织结构,避免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减少教学知识更新慢,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有利于拓宽和丰富教学内容与结构,提供科研便利,增进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达到“教”与“学”统一。另一方面,嵌入式教学根据理论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将校外资源同校内资源有机嵌入结合,形成学校与社会、市场的融合机制,既加强了社会与学校互动的频率与深度,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通过市场需求进一步观察了解教学的不足与弱势,弥补学校办学特色匮乏的状态,迫使教师从社会市场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思考与补充。例如,武汉大学与著名企业英特尔公司开展合作,加入英特尔公司专门为嵌入式教育设立的“英特尔嵌入式大学合作计划”。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共建实验室、学生竞赛、科研项目等进行嵌入式教学模式发展[8],将科研、教学与产业发展三者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了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虽然嵌入式理论已被某些教学领域采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体育教学领域,嵌入式教学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休闲体育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无疑迫切地需要通过嵌入式教学这种新型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和理论间的融会贯通能力,开发其自主思考和创新素养,培养适宜社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我校休闲体育专业根据休闲体育娱乐性强、体验性高、社会性强、运动项目种类繁多等特点[9],将实践与教学相互嵌入,初步构建了休闲体育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
2.1“嵌入式教学”的服务模式
教学模式设计作为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着改革的传递效果。对休闲体育而言,“嵌入式”教学在其专业中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模式建立,而是在传统休闲体育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展、创新与延续。
根据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性强等特点,休闲体育专业采用认知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三大嵌入性理论在教学中的服务理念,以教学资源互嵌作为模式基础,实践与教学结合作为模式主体,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模式目标构建“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见图1),旨在改革传统教学体系,打造全面、优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1)认知嵌入教学服务:指组织的战略选择、执行及运营会受到群体认知的显著影响[10]。就休闲体育教学来看,认知嵌入教学无疑是专业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为了完成高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专业特点与未来发展的培养目标与计划。(2)结构嵌入教学服务:所谓结构嵌入主要强调主体的整体功能和结构特征,以及主体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2]。所以,以“师资”“学生”“课程”为关键任务,构建校内、校外资源互融的结构嵌入式教学服务是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设计的中心。在师资培养中,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互嵌结构模式。新型师资模式一方面引进校外的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休闲体验理论课、术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将校内教师选送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锻炼,既拓宽教师队伍资源,优化教师组织结构,又提高了新兴运动项目与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水平,形成教师双向交流的模式,打造优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学生培养方面,教学服务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既从校内角度,制定学生培养目标,也通过校外视野,打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变本领。成立校内、校外体育赛事研发团队,与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产品设计、赛事开发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以多渠道、多元化发展的角度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优化与融合多元化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体系,在引进校外课程资源的同时,将校内课程嵌入社会实践中,丰富课程教学。同时根据课程特色,分配校内、校外课程教学学时,以最大程度发挥内外课程教学效果,实现优质互补。(3)关系嵌入教学服务:指互惠预期而发生的双向关系[4],我校休闲体育专业采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双向嵌入作为关系嵌入教学服务的重点。校企结合的双向嵌入教学服务对学校而言,方便学校以师资、学生、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获得外部资源,这样不但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学生、教师学习动力,达到“教”与“学”统一,而且弥补了学校办学特色匮乏、与社会脱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教学创新意识。对企业而言,与学校的合作,既能通过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又能宣扬企业文化,扩大影响力。学校与企业关系嵌入结合,加强了社会与学校互动频率,实现了社会与教育的深度交融。
图1 “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Graph 1 The“embeddedness”recrea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毋庸置疑,休闲体育专业嵌入性教学的以上三个层次形成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服务观念,对休闲体育的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且三个层次往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单独强调其中一方面的作用对于休闲体育教学的嵌入性研究来说都是不够的。
2.2“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最首要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认知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三层面教学服务的相互联系,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整合,并使优质资源开放,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实现校内、校外资源有效、多层面的优势互补与共享;其次,“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关系嵌入为重点,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向关系嵌入式教学,校企结合的特色,不仅达成了学校、企业共赢局面,而且使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更具现实性。接着,教学实践性的提升成为其第三大特点;最后,“嵌入性”理论与休闲体育教学的结合为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开启了良好的开端。
基于以上特点,“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休闲体育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实践”分离现象形成差异,优势显而易见(见表1)。在“教”方面,“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构建校内、校外双向“嵌入式”教学交流模式,改变了传统休闲体育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教学知识更新缓慢、教学资源受限、课程设置单一等现状,改善了由于资源受限,某些实践性较强的新兴课程无法开展的局面,且双向师资结构的设置,也为“马术”“高尔夫”等新兴休闲体育课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学”方面,相较于传统休闲体育专业在“学”方面的师资与环境限制,“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促进校内、外知识的结合与内外,多方面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与思维创新。以探索问题,深入实际情景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和问题去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学习主动权,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实践层面,“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进一步从教师、学生、课程设置三方面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融合。双向师资培训、学训培养、课时分配等方式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自学意识的同时,又为企业培育后备人才,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供了帮助。无疑,“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模式设计从“教”“学”“实践”三方面极大地展示了与传统休闲体育教学的差异,达到了“校企一体,产学互动,能力为本”的创新性教学目的,使传统的闭门造车模式转变为开放创新、勇于“犯错”的教育模式,不但突显了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差别,增强了专业特色,同时,也为本专业为培育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1 “嵌入式”休闲体育教学与传统休闲体育教学模式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embeddedness”recrea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and traditional recrea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我校于2012年开始申办休闲体育专业,2013年获申办资格,2014正式开始招生,首批学生120人。同时,为加强教学效果与质量,于2014年成立了休闲体育系,开设有休闲体育、体育旅游、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三个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作为三个专业中由体育学、休闲学、旅游学等交叉学科组成的新专业,旨在从项目技术、经营管理及体育文化等层面出发,培养具有休闲体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能够从事休闲体育产品设计、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休闲体育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为达到培养目标,休闲体育专业在教学方面应显示自身特色,既区别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对运动训练人才和运动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又突出专业建设特色,从实际层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就此意义而言,这要求休闲体育专业立足于专业培养计划,满足社会实质需求,在“教”“学”“实践”方面做出新的突破改变和创新。
3.1任务革新,潜力发挥
由于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之前普遍存在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因此,我校休闲体育专业有针对性地通过师资、学生、课程三大关键任务展开结构嵌入式教学服务。
在师资培养层面,为更有效地形成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积极打造多元化双师队伍,休闲体育专业以输出与引入为重心,进行双师队伍的打造。一方面,鼓励本专业教师进行对外学习与交流:休闲体育专业多次派遣教师到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大学、宁夏大学、河北体育学院、丹麦葛莱体育学院等高校进行学习;派遣教师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就休闲体育领域中的问题与各国学者进行交流,获取国际性的前沿知识与信息;派遣教师深入实际,进行实践考察和培训,参加“中国登山协会中级户外指导员培训”“国家级定向运动裁判培训”“全国体育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等活动。另一方面,我系多次引进校外知名学者、专业技术人员进校讲座:邀请户外专家进行户外安全、野外急救、登山户外事故分析与安全防范等演讲,国际马术专业人士进行马术专题知识演讲;校外专家带领学生深入实际,参与校外攀岩实训。校内与校外知识的深度嵌入,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与课程的特征,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为多元化师资构建提供了保障。
在学生培养层面,我校休闲体育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信国安杯’2014年国际钓鱼邀请赛”“中华飞伞放飞活动”“‘康力电梯杯’中国成都·金堂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中国·成都第六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等校外活动。不仅不断促使校内体育文化教育与校外体育实践活动相互嵌入与融合,为休闲体育专业打造开放、多元化的交流平台。而且,校内与校外资源的相互交叉能提升学生专业技术,了解社会最新休闲体育势态,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代表专业的特色运动团队,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吸引力。另外,休闲体育专业还围绕教学体系开展有关户外运动项目的展示会(例如搭帐篷比赛、仿真降落伞等实践活动)以及以攀岩比赛为主题的休闲体育文化节等活动。这种紧贴教学内容的校内实践活动,彰显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嵌入式教学特色:根据自身办学优势,结合地域特色与企业实际情况,既实现教学的实践性与创新性,又通过构建主题体育文化活动,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校际、区域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形成品牌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发展休闲体育专业的项目品牌文化。
在课程层面,针对社会和休闲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把企业的实践精华嵌入到理论、技术教学之中,把学校的理论、运动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创新实践之中。在课程时间(如将课程时间根据实际调整至一学期八周校内教学,八周校外实践的方案)等安排上做出适当的规划,形成新型的休闲体育课程设置。并努力拓展学生实训空间,建立校外“教育教学实训基地”,为校企、学训进一步的无缝式对接打好基础,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3.2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休闲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有“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市场策划与营销”“高尔夫运动”“马术”等课程。如果这些课程只依赖于书本、理论知识或校内资源,极可能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单一,理论学识与实际操作无法对接的局面。因此,根据我校休闲体育专业构建的校企关系互嵌教学服务模式,结合专业特色,深入实际考察,建立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双方相互合作与渗透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2014年我校休闲体育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打造9个教学实训基地。省内实训基地包括:西岭雪山冰雪运动项目基地(滑雪、滑草等运动项目)、都江堰茶溪谷户外运动基地(徒步穿越、自行车、攀岩、定向越野等运动项目)、都江堰新体育公园时尚运动基地(小轮车、轮滑、滑板、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都江堰交通旅行社、山盛国际乡村俱乐部(高尔夫训练场)、蒲江大溪谷高尔夫乐俱部(高尔夫比赛场)以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境内的新加坡和境国际马术俱乐部。而省外实训基地则是位于海南三亚的铂尔曼酒店,并且我系已派学生前往花样年(成都)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溪谷分公司以及三亚铂尔曼酒店进行体育管理、体育营销等岗位的实习。2015年休闲体育系与四川仁智信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通过走“产、学、研”三者结合的路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建造的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园区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的新机会。同年,休闲体育系与成都宝迪凡克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高等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构建全面的嵌入式协作关系,全面打造符合学校、企业、社会发展的健身休闲型人才。此外,休闲体育系还与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通过双向嵌入的教学模式,建立“校企结合,学训培养”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式培养”。不但有利于缓解校内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解决学校资源、经费不足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专业水平。而且帮助企业储备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与企业共同并开发休闲体育专业特有的活动项目,如休闲农业与体育运动、休闲旅游与体育运动等活动为企业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开阔的平台。
3.3考评机制,科学多元
在嵌入式教学的背景下,教学质量考评不能由学校单方面决定,而需要校外机构与学校共同决定实施,才能不断完善,从而达到继续提高与促进的目的。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时,除了由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教学督导机构,通过教案、随机听课等情况给予评价外,还采取校内外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考评。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考评时,校外机构和学校共同从休闲体育产品设计、管理的理论观念与实际操作能力、运动项目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校企双方互评阶段,主要涉及体制管理、教学人员、教学开展、运动设备、实训基地、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在当今科学技术、物质精神文化高度交融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社会对教学的需求呈现复杂化与多元化的趋势,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为了适应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势必会寻求一种开放式、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变革的新途径。因此,休闲体育专业将嵌入性理论与教学服务结合,以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性“嵌入式”教学模式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重点,通过对师资培训、学生培养、课程设置三方面的系统研究,最大限度地将学校、社会资源合理利用与融合,满足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需求,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我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嵌入式教学服务还处于探索和试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问题,但无庸置疑,嵌入式教学是目前支撑科技,贴近社会的有效教学新模式。从某种程度而言,嵌入式教学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也促使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思考与构建。
[1] Polanyi K.,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M].USA:Beacon Press,1944.
[2] 杨玉波,李备友,李守伟.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4(3):172-176.
[3]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4] 兰建平,苗文斌.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09,28(1):104-108.
[5] 彭正梅.大道泛兮:赫尔巴特教育学思考的辩证特性及其与杜威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7):33-41.
[6] 王天琪.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理论诠释与价值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53-57.
[7] 柯亨玉,谢银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深入开展嵌入式系统教学[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77-80.
[8] 杨剑锋,谢银波,等.校企合作,共谱嵌入式教学新篇章[J].计算机教育,2011(15):130-132.
[9] 张建会,靳燕.我国休闲体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6):26-19.
[10] Zukin S,Dimaggio P.,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y[M].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analyzes the problem of separation of“teaching”,“learning”and“practicing”an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embeddedness in teaching.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mbeddedness teaching model and practice in the Recreational Sports Department in Chengdu Sport Institut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mbeddedness teaching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编辑 马杰华)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mbeddedness Teaching in the Reform of Recreational Sports Mjor Teaching——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al Sports Major in Chengdu Sport Institute
YANG Bing,CHEN Jingshu,LIU Wei,SHU Jianping
embeddedness;teaching model;recreational sports
G811.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6-0122-06
G811.5
A
1001-9154(2016)06-0121-06
10.15942/j.jcsu.2016.06.00
成都体育学院2015教改课题“休闲体育专业核心技能类课程“嵌入式”教学研究”15YGJ18。
杨冰,副教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与田径运动。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41
2016-01-11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