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出现一篇题为《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的博文,作者系江苏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文章披露,其有一个独生女,成绩优秀,完全有条件入读爱人任教的名校,但为了让人相信他的教育理想,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务工孩子占到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 (9月19日《现代快报》)
看过殷校长的博文后,我认为他是真诚的,丝毫没有作秀成分。天底下哪有这么傻的父亲,竟会拿独生女的前途命运来作秀?与普天下的父亲一样,在做出抉择之前,殷校长也有为人父的考虑和矛盾,故在博文中坦承了做出这一抉择时的纠结。但他之所以做出如此抉择,原因在于他是个教育理想主义者,他自信在自己任上能够把朝阳中学办成一所不错的初中,甩掉薄弱学校的帽子。
所谓名校,其实是相对的。在一名好校长的主政下,名校会变得更有名,反之,在一位平庸校长的治理下,名校有可能沦为普通学校;同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薄弱学校,在一位胸怀教育理想的卓越校长的治理下,完全有可能办成一所优秀学校,换句话说,所谓薄弱学校也是相对的。
口说无凭,就以浙江杭州的东城中学为例。该校地处杭州城乡接合部,办学条件和生源条件都一般般,学生与朝阳中学一样多是外来民工子弟,普遍缺乏理想,缺少进取心,因而成了辖区内公认的不入流学校。但自 2011年该校从绍兴引进了陈沪军校长起,短短4年间,在陈校长的治理下,东城中学就从一所平民学校蜕变成了辖区内的名校。你知道为何?就因为陈校长胸怀一腔教育理想,按照教育规律治校,确立了“人格为先,五育并进”的办学理念,从培育学生人格入手,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完成了一所平民学校的“华丽逆袭”。
朝阳中学与东城中学有一定可比性,从殷校长上任后推出的一系列教改新政可知,他与陈沪军校长一样,都心怀教育理想,都具有改革精神、有追求、有情怀,都能看到外来民工子弟的长处和优点。因而有理由让人相信,在殷校长的治理下,用不了几年,朝阳中学也会跻身优秀学校之列。
因为有自己的独生女在读,相信殷校长于公于私也更有责任要办好朝阳中学。所以说,殷校长拒为女儿择名校,表面上看,是在追求教育均衡,实则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积极信号:有我在,朝阳中学就一定会办成一所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并为从根本上消除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做出贡献。